解決居住問題宜採「兩條腿走路」方針

近日有關「澳門新街坊」的宣導活動熱烈進行。除了是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發佈「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協議出讓公示」,告示珠海市擬出讓位於橫琴的一宗面積為十九萬四千四百一十五平方米的綜合用地,用於澳門特區政府兼具住房、教育、醫療、養老於一體的綜合性民生保障項目之外,澳門立法會也就梁孫旭議員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及在橫琴興建的「澳門新街坊」項目提出的口頭質詢,舉行全體會議,邀請澳門都更董事會主席林金城回答有關「澳門新街坊」項目的完工日期、規劃內容、法制差異及交通配套等問題。此外,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會還專門為此,修改都更公司的章程。由此,由珠海市與澳門特區合作,並由澳門都更公司主導建設的「澳門新街坊」項目,即將「上馬」。

「澳門新街坊」項目的啟動,對正受「上樓難」所困,但又不符合輪候經濟房屋資格,卻又買不起價格高昂的商品房的「夾心層」澳門居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因而衷心支持這個項目,並希望其能早日動工落成,並計劃購買。由於「澳門新街坊」項目選址距離橫琴口岸僅五分鐘車程,而且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決定,授權澳門特區對橫琴口岸的澳方口岸實行澳門法律管轄,澳門特區立法會也已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進行本地立法;而澳門特區海關、移民警、治安警司法警及消防等部門也已經進駐接管了橫琴口岸的澳方口岸區域。在橫琴新口岸正式通關後,將實施「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查驗模式,並推動將更大範圍人員(即內地、香港和澳門居民)納入「自助通關」和「人工合作查驗」通關範圍,再加上在橫琴置業者的車輛可以「單牌車」的形式申請進入橫琴,因而每天跨過二十四小時通關的橫琴口岸,「在澳門上班,在橫琴居住」,就將會成為一些澳門居民的作息模式。

然而,遺憾的是,就在此時,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襲擊,導致澳門居民出入境困難,可能會令部份本來對「澳門新街坊」有濃厚興趣的人要多想一下。如果新冠肺炎演變成為流行病,盡管人們有了免疫力而減輕其危害程度,但也可能會像流行性感冒那樣經常流行,不排除還將會有口岸出入境管制。當然,在「澳門新街坊」居住,將可申領居住證,享受對十四天集中隔離的豁免權,而且單牌車也可照常進入橫琴,但畢竟其餘的申報及核酸檢驗等程序還需進行,較為麻煩。除非是退休者在此居住,較少返回澳門;如果是在澳門上班者,則不太方便。

倘若「澳門新街坊」項目是靠近澳門大學,共同使用澳門大學的隧道,或是在橫琴口岸的澳方管理區域延伸一條與內地區域隔離的封閉通道與之相連,甚至像澳門大學那樣適用澳門特區的法律,可能就將能徹底解決此類問題。

理論上,也可從橫琴口岸的澳方口岸管理區域,以架空或隧道方式修建一道與內地區域隔離的封閉通道與「澳門新街坊」相連。但成本過高,不成比例。除非面積夠大,才符合比例原則。

實際上,與澳門特區「接壤」並實行澳門特區法律,不但可以避開出入境管制的問題,還可以避免措施法律衝突的問題。比如,既然該項目的稱謂是「澳門新街坊」,就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澳門街坊總會,並猜度該項目內地物業、教育、醫療、養老等社區管理,都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街坊總會或工聯總會的廣東或珠海辦事處承辦。由於這與其他也是「澳門上班,珠海居住」的澳門居民,是分散融合在當地居民的各個小區中不同,而是高度集中地是清一色的澳門居民,很容易就被視為澳門的一個「小區」。而在這裡居住的澳門居民,按照《澳門基本法》的規定,享有澳門居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他們的選民登記,行政當局寄發與選舉有關的文件如參選人的宣傳資料及投票通知書等,是否能在此進行或寄發到他們的住址?他們應該編排在哪個堂區的投票站投票?還有倘有居住在這裡的居民參加選舉並成為候選人,是否可以在這裡進行上門「拉票」並宣傳其競選政綱的活動?按一般理解,街坊總會和工聯總會將會「近水樓台先得月」,佔盡地利之便;但反對派的候選人也將「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照辦煮碗。

當然,按照內地法規,顯然是禁止的。這就將會帶出居住在這裡的澳門居民,如何享受及行使作為澳門居民的政治權利的問題。另外,既然是「夾心層」,就具有一些文化品位,按照現在的生活水準及習慣,可能會裝修一個書房或書櫃,購買並置放的書籍,並希望能訂閱一些境外出版的報刊,其中有一些可能會抵觸海關的相關規定,如何處理?

理論上,可從橫琴口岸的澳方口岸管理區域,以架空或隧道方式修建一道與內地區域隔離的封閉通道與「澳門新街坊」相連。但成本過高,不成比例。除非面積夠大,才符合比例原則。因此,倘「澳門新街坊」是在靠近澳門,如像澳門大學那樣,實行對內地封閉,並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實行澳門特區法律,才是最適當的辦法。

本來,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橫琴新區始終要不忘初心,讓這裏充滿創新發展活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而國務院向橫琴授予特殊優惠措施,就是針對澳門在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略中,缺乏人力資源及土地資源的問題,並幫助澳門中小微企發展。但遺憾卻是「借艇割禾」,利用優惠政策搞房地產。因此,澳門中聯辦前任主任王志民,特地與珠海市長鄭人豪會面,指出中央高度重視珠海橫琴發展,多次強調橫琴新區從初期規劃、正式成立,到自貿片區掛牌、開發建設,一直是中央從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初心」和戰略高度決策部署的。無論是珠海特區還是橫琴新區,都是因「一國兩制」而設立和發展,也可以說是「因澳門而生,因澳門而興」,在豐富「一國兩制」實踐中具有天然的歷史使命和重要責任。此後,情況才好轉起來,並催生了「澳門新街坊」等項目。

前任行政長官崔世安,曾向廣東省長朱小丹提出,借用橫琴十平方公里土地以實踐「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解決澳門居民的居住問題。但朱小丹回應,必須由澳門投資,由內地填海。這與崔世安希望能在其任期內,由現成土地解決上述問題,距離太遠。

既然是必須填海,倒不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因此澳門特區政府向中央請求調撥海域。國務院批出八十五平方公里海域。現任政策研究及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曾提出發展「第四空間」的構思,可能填海。因此,要做好規劃。

倘此,就可實行「兩條腿走路」方式。安排在大灣區居住的,主要是無需經常返回澳門的退休人士,讓他們安渡晚年;而在未來澳門填海地區居住的,是在澳門工作的人士,甚至就是在填海區建設的工商文化機構工作,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上下班自由。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就職前,接受央視《面對面》董倩訪問時,正在審視新城填海區A區的地圖。其實新城填海區並未能滿足澳門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在今次新冠肺炎襲擊的教訓下,更深刻地認識到澳門經濟不能完全依賴博彩業,必須實實在在地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還有發展社會文明必須的文化設施,以及居住等。因而規劃在國務院劃撥的部分海域中進行填海工程,是應當擺放在特區政府的案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