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字方針」有著「八字方針」的影子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二零二零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對二零二零年施政的總體方向,提出了「抗疫情、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推改革、促發展」的十八字方針。這十八字方針,是在前兩個多月的抗疫鬥爭期間提出的「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九字方針的基礎上,予以補強及提升。在當時,主要的焦點是抗疫及賑濟,因而九字方針就是聚焦在抗疫及其衍生的民生及經濟等議題上。而施政報告則不但因為疫情尚未完成消退,其所衍生的問題也尚未完全解決,因而還必須延續此前已經被證明是有效及正確的內容,而且更因為施政報告是主導全年施政工作的「總綱」,不能只是停留於抗疫鬥爭,因而就著施政報告的特質,增加了「推改革、促發展」等重要內容,從而形成一個吧完整的政策方向,而且一節緊扣一節,一節比一節提升,組成一條完整的「政策鏈條」。

在寫作手法和精神內涵上,這「十八字方針」隱隱約約有著當年著名的「八字方針」的影子。「八字方針」是中國共產黨在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提出的恢復與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即「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在經歷「大躍進」及三年自然災害,還有蘇聯向中國「逼債」等系列挫折後,中國的經濟陷入危機,各地出現嚴重飢荒,進而導致工業發展也嚴重滯後。一九六零年七月,中共中央北戴河會議提出要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李富春副總理在研究一九六一年國民經濟計劃時,提出要以「調整、鞏固、提高」為基本精神。八月底,周恩來總理在聽取了國家計委黨組的匯報之後,提出在「調整、鞏固、提高」後面加上「充實」二字。一九六零年九月三十日,中共中央轉發的國家計委黨組《關於一九六一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的報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針」。一九六一年一月十四日至十八日,中共八屆九中全會討論批准了這個「八字方針」。

在實施「八字方針」下,適當調整國民經濟各方面的比例關係,主要是調整農、輕、重之間的比例關係,盡可能提高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速度,適當控制重工業,特別是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同時縮小基本建設的規模,使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得到統籌兼顧,全面安排。以此來鞏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成果,使其向縱深發展。並以少量的投資充實一些部門的生產能力,使其配套成龍,發揮更大的經濟效果,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到一九六二年,中國的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一九六五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一九六六年,全國基本完成了預定的國民經濟調整任務,使中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歷史往往驚人地相似,但歷史不會完全重複」。今日我們澳門特區所遇到的困難,與我國在六十年前遇到的困難,雖然性質及表現方式不同,但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程度,卻是基本相近的。而當時中央主管經濟的務實領導人,根據當時的國內外形勢及中國經濟發展所遇到的挫折及其根源,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由於實事求是,能夠「對症下藥」,而且避免在政治上「瞎折騰」,因而經過幾年艱苦的努力,終於戰勝了困難,不但恢復了經濟和民生建設,而且還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遺憾一場「文化大革命」,幾乎毀掉了「八字方針」所獲得的成果。

或許,賀一誠及其團隊無意參考六十年前的「八字方針」,但由於賀一誠在近二十年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中,接觸了內地的高層幹部,其中不少人深受「八字方針」的影響,因而在其工作經歷中,往往會歸納梳理出不是「八字方針」的各種類似的政策方向,並以形象鮮明、朗朗上口的排比句予以文字化。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來也會偷」,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這種工作文化的熏陶。因此,在賀一誠「破啼兒初啼」的首份「施政報告」中,就將其二零二零年施政的總體方向,歸納梳理為「抗疫情、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推改革、促發展」的「十八字方針」,可以與當年的「八字方針」媲美。

與六十年前的中國一樣,澳門特區今年的財政是赤字預算。但不同的是,當時中國的家底,已經被「掏空」,而澳門特區則是擁有雄厚的財政儲備。前任總理溫家寶在考察澳門時,曾經建議予以適當運用,以改善民生。但由於澳門每年的財政收入都花不完,因而不但無需動用財政儲備,都可以推出各種改善民生的措施,而且財政儲備更為豐厚。這與內地各省區市的財政收支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即使是財政狀況良好,也要編列一個赤字預算。據說這是積極財政手法,可以刺激生產,帶有「激將法」之意,而且還是以銀行借貸的方式,大搞基建。可能正因為澳門「躺著幹也會財源滾滾來」,因而久而久之,就養成一種「得過且過」,不求進取的懶政作風,以「打好呢份工」的「總經理」心態混日子,沒有充分利用豐厚的財政盈餘,進行大型基建,以至堂堂澳門特區是市容市貌,竟然連內地的二三線城市也不如。內地地方官員在手中無錢的情況下,千方百計「扮靚」城市,固然是有「政績」的考量,但卻也提高了民眾的生活品質,及增加了旅遊資源。而且,進行大型基建,也促進了就業及消費,因而促進了經濟發展。

因此,賀一誠以「董事長」的思維,擔當起「一國兩制」的事業。尤其是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襲擊時,臨危不慌,穩紮穩打,不做「守財奴」,毅然調取財政儲備進行應對疫情的各項工作。而在疫情和緩後,又策劃恢復經濟及擴大再生產的各項措施,尤其是在推動大型基建方面。這不但是在災後拉動經濟的有效方式,而且更是為此後更好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硬件條件。

此前內地的災後振興經驗,還有鼓勵消費。而繼續宅在家中,是不利於消費的。最近國際原油期貨價負數,原因很多,但與在疫情下多家航空公司這些「吃油」的「家伙」都「趴窩」有很大關係。同樣道理,仍然要人繼續宅在家中,是無法帶動消費的。但單靠澳門六十萬人的消費還不足夠,必須要有「活水」注入。昨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內有「五一」假期即將來臨,各地要加強引導,週密妥善安排,做好群眾出行、旅遊等方面疫情防控,及要加強和完善邊境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分不同情形制定應對預案的新提法,這對澳門有利,甚至有關各口岸「分不同情形制定應對預案」的新提法,就是實事求是地針對各陸地口岸的不同情況,為批准珠海口岸復關,及逐步恢復對澳自由行「吹風」並作「輿論準備」。

當然,除了內地遊客之外,香港等地的遊客對澳門消費也有重要貢獻。香港特區政府的「限關令」是在五月七日結束。在內地疫情基本放緩下,可能不會再延期了。尤其是香港有三十六名全國人大代表,二百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如果不解除這道「禁令」,他們在出席全國「兩會」返回香港後,也須「隔離」十四天,就是政治問題了。因此,相信香港特區政府將會配合全國「兩會」的開會日期,調整口岸管制政策,這就等於間接幫了澳門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