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城市消費需要理性和耐心

當前疫情形勢下,各大城市紛紛出招提振消費經濟。北京聯合企業舉辦「防疫保供網上行」線上大促,讓消費者「雲逛街」;上海精准調整服務消費行業防控措施,創造條件儘快恢復人氣;深圳全面動員「八大電商平臺、十大優勢行業、千家頭部企業」啟動「2020深圳線上購物節」;南京更是推出總額度達3.18億元的消費券,市委書記走進飯店……

消費已經是城市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提振消費是應對疫情衝擊的最直接途徑。但要看到,只有消費本身穩定、健康、可持續,才能成為未來城市經濟穩定的核心基礎。經歷過疫情,我們都要多些理性和冷靜,苦練內功,以正確的方式重啟消費引擎。

不輕言「報復性反彈」

從個人日常消費,到各大城市打造消費中心,都離不開總供給和總需求這個總盤子。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供給側受到的衝擊會隨著復工複產逐步恢復,這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有較好體現,但需求端的恢復則相對困難。

在疫情衝擊下,城市在有效需求上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以汽車為例,2月份我國汽車銷量下降80%,已經連續20個月銷量同比下滑。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更是遭遇斷崖式下跌。汽車銷售持續負增長是2019年諸多城市消費增長「失速」的主要原因。面對當下困難,不少城市推出購車補貼、以舊換新優惠、「雲上賣車」等舉措,可謂「一頓操作猛如虎」。

但要看到,經過20年的快速增長,汽車銷量負增長有其必然的規律性。上世紀,美日韓等汽車銷量也都經歷過類似的階段。當下,無論如何「放水」和優惠,短期內恐怕也難以推動汽車消費恢復以往的增長態勢。

因此,面對疫情造成的消費斷崖式下跌,不宜輕言「報復性反彈」,理性抓好原有消費的「補償性反彈」、全面激活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的有效需求,才是推動城市消費步入新軌的第一步。

模式和重心的轉移

基於供給和需求的總盤子,城市擴大內需,首先要將因疫情「被抑制、被凍結」的原有消費儘快釋放出來,而關鍵在於,模式的推陳出新和品質的提升。

比如,防控疫情所需,人們消費習慣轉「宅」,不少消費需求由線下轉向線上。面對提振消費的迫切需求,越來越多城市也將目光鎖定於「線上消費」,加快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的應用,鼓勵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新模式、新方式快速發展;而住宿、餐飲、百貨等受衝擊嚴重的服務消費,在經歷市場出清後,則需要在服務品質方面下功夫,要打造個性化、精細化體驗。

城市擴大內需,還要儘快培育新型消費、著眼消費升級。與釋放原有消費相比,這涉及生活方式變化和消費重心轉移,難度更大。

對應人類需求和消費結構,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大致分為三類:最初要解決「吃、穿、用」,然後是「住、行、學」,最後升級到「健(康)、情(感)、社(交)」。比如,根據收入水平,實物消費會不斷出現新變化:人均收入超過1000元時,消費者開始購置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大件;超過10000元時,開始有住房、汽車、手機以及投資教育;更高水平後,消費者開始向健康、文化、娛樂、體育等方面傾斜,滿足更多情感、社交和自我認知的需求。

仔細比較不難發現,與鼓勵大家圍繞豬肉、衣服、電視、手機、房子、汽車等必需品或大件「買買買」相較,真正激活甚至引領健康、文化、娛樂、教育等各種需求,將給城市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回歸消費者本身

城市培育新型消費雖然前景廣闊,但服務消費的要求高。以前的吃、穿、住、行,消費對象多為實物,品牌好、大規模生產即可,但現在城市中的教育、健康、社交等服務消費超過50%,個性化、無形化特徵明顯,服務方式、服務主體會因服務對象的變化而千差萬別,對服務深度和品牌提出了更嚴苛要求。

此外,新型消費所需的品質消費,供給還很不足。在「住、行、學」基礎供給解決後,激活服務消費的高品質供給已是主要短板。以北京、上海為例,儘管與紐約、東京等類似,服務業占GDP比重已經超過70%,但我們內部結構仍以金融、批發零售和交通運輸等為主,與紐約等以醫療保健、教育培訓、文體旅遊等為主尚有一定差距。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領先的城市總能夠在引領消費和生活方式變革時走在前列。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深刻感受到,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信息通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參與服務、消費者需求與服務供給交互的時間、地點、方式、過程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不管是實物還是服務,提振消費最終都是由消費者來決定的。唯有以消費者為中心,才能真正迎來消費的春天。

(劉學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