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堅定對外開放 中美存廣泛共同利益

【香港中通社5月28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强28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這不會也不可能改變。中國會繼續擴大與世界的合作,自主出臺更多擴大開放措施。

十三届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結束後,李克强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幷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李克强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確給世界造成了嚴重衝擊,帶來了巨大影響。現在因爲疫情防控,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明顯减少,如果再持續下去,世界經濟會更加嚴重衰退,這是危險的。如果世界經濟不能够恢復增長,可能將來連疫情都很難防控。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特別需要公共產品,需要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實際上更需要開放,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戰勝疫情給世界帶來的衝擊,把損失減少到最小。

李克强指出,關起門來搞發展行不通,那就回到了農耕時代。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這不會也不可能改變。我們會繼續擴大與世界的合作,自主出臺更多擴大開放措施。開放對各國如同空氣對人一樣,須臾不可離,否則就窒息了。我們在開放當中還要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當然也有人會說,要對產業鏈、供應鏈進行調整。至于企業的調整布局,這是按市場規律辦事,市場規律本來就是進進出出、生生死死。我們不能違背市場規律,憑空做設計,而是要讓市場更加相互開放。

李克强表示,堅持雙向開放,那就要友好相處。第一,我們希望和世界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國家不管大小、貧富、强弱,都應該遵循這個規則。相處規則如果有不完善之處需要調整改革,大家一起商量著辦。第二,互利互惠。既然是合作,就要共贏,獨贏是不會長久的,吃獨食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共贏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長。再有,就是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各國都有各自的長處,都要擔負起應有的國際責任,携手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會擔負起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責任。

李克强指出,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我們推進的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的規模性舉措會進一步擴大消費市場。希望中國還是大家看好的投資沃土。我們願意進口更多國外商品,成爲面向世界的大市場。

最後,李克强說,應對疫情這場公共衛生挑戰,讓世界經濟走出困境,要同舟共濟、携手同行。我希望幷相信,各國人民共同努力,疫情之後會更開放,衰退之後會有新繁榮。(完)

香港中通社5月28日電 針對中美關係的相關提問,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强在會上回答說,中美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雙方應該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建立以協調、合作、穩定爲基調的中美關係。

李克强表示,當前中美關係的確出現一些新問題新挑戰。中美關係很重要,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應對傳統或非傳統挑戰方面都有很多可以而且應當合作的地方,如在經貿、科技、人文方面,可以說兩國之間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不僅關係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關係到世界,所以一些問題發生後引起世界的擔憂。

關於中美之間“新冷戰”的說法,李克强指出,中方從來都主張摒弃冷戰思維,兩個世界主要經濟體“脫鈎”,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中美兩國經濟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來很不容易,但雙方都從中獲益。他提到,就在幾天前,一家美國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國武漢實質性投資項目開工;這表明,中美商貿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實現合作共贏的。

李克强指出,中美之間的商貿合作應該遵循商業規則,由市場來選擇,由企業家判斷、拍板,政府起到搭平臺的作用。中美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有不同的社會制度、文化傳統、歷史背景,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問題在於怎樣對待。

“中美關係幾十年來風風雨雨,一方面合作前行,一方面磕磕絆絆,的確很複雜,這需要用智慧去擴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李克强說,“總之,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尋求合作共贏。這於己於人於世界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