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嘉林:再現一個真實的臺灣歷史

近日,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知名學者戚嘉林率臺灣《祖國文摘》雜志參訪團一行到訪全國台聯。有幸,我們得以與之交流。說是交流,大多時候都是聽戚教授說,從明清到現代,從兩岸到國際……仿佛沒有什麽事是他不知道的,兩個小時飛快地過去了,我們好似坐著時光機和他一起重走了那段屬於兩岸以至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的時光,也分享了他此次帶來的最新出版的、展現其30多年研究成果的《臺灣史》一書創作過程。

30多年苦心專研臺灣歷史

戚嘉林,1951年出生在臺灣,品學兼優的他一路順暢地考進了被視為當時臺灣最好的私立綜合大學之一的輔仁大學,隨後,又進入臺灣中國文化學院(現為臺灣中華文化大學)研究所,攻讀經濟學。畢業後,經過台灣地區公務人員考試,遂進入臺灣外事部門任職,曾在阿根廷、新加坡、南非等國工作。正是由於多年在外工作的經歷,使得他更好地瞭解了國際社會複雜多變的局勢,也越發覺得需要為中華民族的融合做一些事情。

「30多年前,大約上世紀70年代末期,島內出現國民黨當局政權松動,出現分離主義思潮。其中有一段時間,臺灣流行一批反對當局統治的黨外雜志,在國民黨的高壓統治下,辦了兩三期後就都被迫停刊了。但是在那個時代分離主義已經萌芽。」戚嘉林指出,「當時的雜志,對原來的清政府、兩岸關係已經提出了超越歷史的抨擊和論述,他們妖魔化清朝和大陸的統治」。

由於多年廣泛的閱讀和見聞,在當時,戚嘉林比一般的年輕人多了一份博學和閱歷,他深知什麽是真正的歷史,也堅信歷史不應該被篡改、被歪曲。帶著這份執著,1980年前後,在工作之餘,他開始投身於對歷史真相的研究,他不斷翻閱大量古今中外的書籍,希望能够透過大量的文字記錄,看到歷史的真泪。「當時我認為,歷史被歪曲,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這會影響到國族認同、歷史記憶。」所以在研究臺灣歷史的時候,戚嘉林格外的認真。

由於工作需要,他常常被派往海外工作,出發前,他一定會帶上大量可供研究的歷史書籍,有些還會提前複印好,以保證用最嚴謹、最真實的態度去正視歷史。

不管外出時間有多長多短,只要有一絲空閑,他都將其用於對兩岸,特別是臺灣歷史的研究。多年來,日積月累,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出版發行«臺灣史》是重要成果之一。此次最新發行的《臺灣史》已是增訂三版。剛開始的《臺灣史》,只是薄薄的一本,隨後改為上下兩册,慢慢增至一套5册。為了確保真實性,每册中,戚嘉林都添加了非常詳細的注解,標明來源。

「我們必須彰顯真實的歷史,這是我一直强調的,必須要經得起讀者的考驗,甚至是那些‘台獨’史觀學者的抨擊和檢驗。所以我每一次下筆都非常的慎重,原稿我都有保留。」戚嘉林說,這也是我的《臺灣史》一步步推出還備受大家喜愛的主要原因。

面對被扭曲了的臺灣歷史

雖然一套5册的《臺灣史》銷路不錯,但是由於記錄太詳細,導致書籍過厚,可能使得一部分讀者喪失閱讀的興趣。於是,戚嘉林興起了將書濃縮的念頭。他删掉了大量的注解,又將書還原為一册,方便大家携帶、閱讀。同時,回憶起在臺灣輔仁大學讀書時,自己比較愛看的一些海外歷史書,其精美的印刷常常吸引著他的眼球。「上大學時,連初級教科書微積分、經濟學等書,都比較愛看外國的,漂亮的印刷常常會導致我感覺他們的書更具有真實性,但其實這些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全世界基本都是相同的。」戚嘉林笑著說,這說明書與人一樣,第一印象至關重要。

借鑒了前人的經驗,在《臺灣史》一書上,戚嘉林也採用了彩色印刷和高質量的紙張。編排的時候,更是圖隨文走,大大方便了讀者閱讀。但由於是受自身使命感的驅使,出書的所有費用都是戚嘉林自己支付的,精美的印刷又增加了成本,雖銷路還不錯,但到目前為止,書籍還沒有為他賺取資金,還要靠之前工作所得支持這項還原歷史真相的工作。

「我本來做這些,就不是為了賺錢。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深深有感歷史遭到了雙重的曲解。一方面是台灣一些分離主義者,對臺灣歷史和史觀進行曲解;另外一方面就是日本人對殖民統治的美化,這些都是錯誤而危險的。」說到激動處,戚教授給我們講起了那些年被臺灣人民誤解的史

「1980年左右,一些分裂主義分子開始妖魔化大陸,稱由於看不起台灣,當年清朝政府派來臺灣的官員都是貪官污吏。其實並不然,這是對歷史的想像。清朝官員都是經過層層科舉考試選拔而來的,都是社會的精英。他們在來到臺灣後,大興土木。現在還保留了很多當時一些官員離開臺灣後寫的書、畫的圖,這些我的書中都有記錄,是真實歷史存在過的痕迹。當然,清朝200多年的統治,一定會有一些社會問題,但不能以點概面,要從全面的角度去看待歷史。」

「對於臺灣,乾隆皇帝還曾特意批文表示『民番皆吾赤子』,而在科舉制度中,清朝與現在大陸一樣,對臺灣有優惠,以表示對臺灣學子的重視。」

「日本從1895年5月30日開始登陸臺灣,一直從北邊殺到台南,當時清朝留下來的官兵和臺灣人民一起奮勇抵抗,4個半月,死亡將近一萬人。兩岸人民用鮮血在捍衛自己的國族認同,這不應該被遺忘。」

「『台獨』分子為了凸顯大陸的落後,常常誇贊日據時期日本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事實上,我們土地被日本人占據之前,清政府官員劉銘傳在臺灣已經建了90多公里的鐵路,並且在營運了;在土地被割讓的前10年,臺灣也已經有電綫、電報了。我們沒有他們說的那麽落後,我們也有自己地現代化建設。‘台獨’不斷地淡化清政府的建設,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對其統治的殘忍性一筆帶過,歷史真相被埋沒,這很讓人傷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整個臺灣島內歡呼聲一片,大家都自動恢復中國人身份,歡迎臺灣回歸祖國大陸的懷抱,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日本人在臺灣殖民統治的最後,知道要敗了,立刻放開之前一直嚴管的物價。同時,在戰敗後兩個星期裏,至少運了兩架飛機的鈔票來臺灣,這件事我查到了有兩處對其有記載:一個是日本官員回憶錄中記載的,還有一個是飛行員記載的。他們把這些錢給了當時在臺灣的30萬日軍和16萬僞軍。鈔票是一張紙,在物價匱乏的情况下,搶購物資,導致短短幾個月間,物價漲了70倍,這個數字是驚人的。臺灣很多民衆不瞭解,以為是國民黨官員貪污腐化導致的。」「1946年,全島鬧饑荒。期間,還有謠言傳說國民黨官員來到臺灣後,運走了臺灣15萬噸大米回大陸。我和學生說,仔細想想,當時臺灣光復時,碼頭上的工人、領班都是臺灣人,在臺灣物資那麽缺乏的情况下,要運走15萬噸的大米,這些人絕對不答應。退一萬步,換到經濟角度說,糧荒時,這些米在臺灣能够出售很高的價格,但是回到大陸可能還賺不到那麽多錢,何必呢!」

這些鐵一般的事實,却被歪曲,讓戚嘉林備感心痛。

為今天的臺灣開始憂心忡忡

臺灣,是戚教授今生繞不過去的結。面對歷史的臺灣,為了使臺灣歷史不再被誤解、曲解,甚至人為地歪曲,戚教授30多年來一直堅持數年如一日,高舉還原歷史真相的旗幟;面對今天的臺灣,何去何從,戚教授更是關心有加,也憂心忡忡。

此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陳建仁當選。對此,戚嘉林指出,國民黨之所以敗選,主要是在其執政期間的失職,導致臺灣出現低薪、减俸、漲價等現象。具體來說包括幾個方面:

首先是臺灣當局在面臨全球金融海嘯時,當局為挽救日益擴大的失業率,補助中小企業每人1萬元新臺幣,要他們以22K(22000元新臺幣)去聘請一名人員,其副作用是造成臺灣上班族低薪資的開始。這也是造成臺灣「青年新貧族」的主要成因之一;其次,2012年,馬英九在連任後,沒有考慮到臺灣社會並沒有從金融海嘯中恢復過來,此時沒有求穩,反而以改革為名,減去廣大退休人員的收入,然後却把這些從退休人員身上所省的經費,用來向美國購買所謂的「巨額武器」。這更讓廣大深藍陣營人員備感心寒;

再來,為了彌補臺灣「中油」和「台電」公司的巨額虧損,當局突然一次性宣布,一次漲足油電。這一雙漲,使得已經飈升的房價與物價繼續上揚,由此産生了更多的「青年新貧族」。「有經濟學常識的都知道,漲價以後,價格不會再降下來。我也不知道當時臺灣經濟學家為什麽沒有告訴他們,導致大失人心。」戚嘉林說。

「我覺得這次的臺灣大選結果,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取决於蔡英文上臺後的態度。」戚嘉林表示,蔡英文首先要正視的是「九二共識」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繞來繞去。

他指出,蔡英文在確選後召開的國際記者會上,反復提出所謂的「民主」等詞,還要求被「充分尊重」,這是非常危險的,其前提條件較李登輝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他希望蔡英文能針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等問題講清楚,並形成文字。

如今,退休後的戚嘉林因緣際會,加人了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並擔任主席一職,他深深地被團體中熱心統一人士的精神所感動,將祖國統一奉為自己的理想。同時,他還呼籲大陸民衆,有時間可以來臺灣走走,因為這裏也無處不透露著濃濃的中華文化氣息。

(章漣漪、鄭宏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