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蝗蟲成災」在中國成為歷史?

前段時間,蝗災肆虐東非、印度等地的消息讓許多國人感到詫異,好像在中國很多年沒有聽說過「蝗災」兩個字了。但事實上,中國大面積的蝗災消失於我們的視野,也不過短短幾十年。

在古代,蝗災、水災、旱災,並稱為中國三大災害。由於蝗蟲能機動轉移、集團作戰,危害往往比後兩者更大。而中國恰恰是世界上遭受蟲災最嚴重的國家,根據《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為何中國的蝗災如此多?從古至今,我們又是如何對蝗災「嚴防死守」的?

「蝗蟲從東方來,蔽天」

蝗蟲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足3個月,等到在土裏產完卵生命就差不多到盡頭了。既然如此,為何從占至今蝗災都如此猖獗?

原來,蝗蟲繁殖力極强,一只蝗蟲可以產50-100個卵,只要土壤條件滿足,這批卵沒有被滅掉,14到20天,下一波幾十倍的蝗蟲就會竄出來,然後成群結隊地又去覓食。而中國南北的江湖河海灘地就是蝗蟲滋生的安樂窩,如遇乾旱季節,高溫更會促成蝗蟲瘋狂繁殖。

蝗蟲究竟厲害到什麽程度呢?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秦)始皇四年「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這是關於中國古代蝗災的較早的記載。後唐時期則記載,「夏六月,大蝗蔽日而飛,晝為之黑,庭戶衣帳悉充塞」。說的是蝗蟲遮住了太陽,白天變為黑夜,家裏的衣服和床上充難得密密麻麻,觸目驚心。

不要以為蝗蟲只吃素,餓極了也會吃人。清朝乾隆年間的蝗災,就有「人有不辨路徑為蝗蟲所食者」,晚清也有蝗蟲「食一小兒幾盡」的事情。哪怕到了民國,科技水平有所進步,但因為政府的組織能力低下,蝗災依然困擾沿這片土地。

1942年,河南發生蝗災,蝗蟲吃掉了所有的食物,每天有上千人被餓死,而這些死者大多被遺棄在路邊,任其腐爛。一位親歷者曾回憶道:「1942年,我只有8歲,我看到一隻野狗,叼了個死人頭跑過來,這慘烈的一幕,時常進入我的夢境。」

美國記者白修德得知農民大量餓死的消息,便一頭扎進河南農村一探虛實。到了災區才發現,事情比他想像的更嚴重。他用相機拍下了野狗吃人的鏡頭、棄嬰在路邊死亡的鏡頭、人形鬼貌的饑民躺在水溝等死的鏡頭、甚至人吃人的鏡頭……

人工打蝗

如此嚴重,消滅蝗蟲靠什麽手段呢?

古代歷史上,先民們總結了一套滅蝗方法——有人穿式,兩邊架起圍欄,讓人往網口裏趕;有抄袋式,一人拿個網兜到處去捕捉;有挖壕溝的,衆人抄起掃把往溝裏掃;有搞坑埋的,用網抓住蝗蟲然後埋在地下……玩法多種多樣,手段層出不窮,但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可以處理較小的蝗災,一旦蝗蟲超過一定數量,純人工的辦法顯然是捉襟見時的。

中國真正消滅為禍數千年的蝗災,是新中國成立以後。

新中國成立初期,也遭遇了好幾次較大的蝗災,糧食損失慘失早期,工業化水平較低,滅蝗只有靠基層的組織力量,一到滅蝗蟲的時候,全國都行動起來,把滅蝗當成一場戰役來打。

捕蝗不如捕蝻、捕蝻不如挖卵,最好的治理時間就是趁著蝗蟲還是蟲卵的時候把它消滅掉。為此,當時掀起了一股挖卵熱潮。人人揮動著鏟子,在田野鄉間殲滅蟲卵。單是1950年,中國就動員了493萬人,用挖卵挖溝等方法「人工打蝗」防治了近60萬公頃的蝗蟲。

隨著工業化發展滅蝗速度也相應提高。1953年起,全國開始「三查」運動,撒網排查蝗蟲卵和蝗蟲孵化,以動力機械噴灑藥粉。到了1957年以後,中國可以遢產運5飛機,就開始大規模出動飛機滅蝗蟲了,相繼對安徽、河北、湖北等省噴灑農藥,實行「飛機滅蝗」。

「飛機滅蝗」的同時,各級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視對蝗區生態環境的改造。在河南省周口蝗區、安徽省泗洪縣安河洼蝗區,政府通過興修水利和墾荒,把飛蝗的滋生地改造成良田,讓蝗蟲沒有孵化出來的條件。

正是因為在這種嚴防死守、多種手段並行的方法下,肆虐中國幾千年來的蝗災,終於在20世紀60年代得到了有效遏制。

新世紀的牧雞治蝗

進入21世紀後,中國對滅蝗的投入依然持續加大,並且發明了一些比農藥更乾淨的滅蝗辦法,比如獨門絕技——牧雞(鴨)治蝗。

2000年5月,新疆爆發了一場大規模蝗災,除了採用噴灑農藥等化學方式滅以外,還將10萬多隻浙江「鴨子大軍」分枇次運至新疆。

在草場上,這10萬多隻鴨子如神兵天降,它們如彈簧般靈活的脖頸直接在空中啄食,一隻鴨子一口氣就能吃100多隻蝗蟲,而且一天還要吃兩次。10萬隻鴨子、幾萬隻雞,搭配專吃蝗蟲的紅椋鳥,小型蝗蟲群唯一能做的只有爭先恐後投降。

從2001年開始,河北便嘗試採用牧雞滅蝗。最早採用的是普通肉雞,後來經過試驗篩選,最終決定採用華北柴雞作為牧雞培育的品種。這種雞腿細、脚大,行走矯健,奔跑迅速,戰鬥力强。

一般來說,雞在出生後的60天內還比較弱小,只能在固定的養雞場養殖。而蝗蟲每7天蛻一次殼,稱之為1齡,2~3齡的蝗蟲有一定的活動能力,但也比較年幼,是治理和消滅的最佳時機。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出生60天的牧雞拉出來訓練,以便於適應環境。等到雞出生75天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草地馴化,讓牧雞聽從指揮。

在自然條件下,雞以居所為中心,活動半徑大概是500米左右。而草地馴化,就是放牧員通過哨聲吸引雞過來,然後投食,訓練雞跟著哨聲走。這樣就可以引導牧雞在更大的範圍內活動,從而實現一次能治理1000畝草場的工作效率。等到牧雞長到90天的時候,就可以上戰場實戰了。一只訓練有素的牧雞,一天可以吃掉70多隻蝗蟲,在治蝗期可以控制5畝以上的草原蟲害。

等到一處蝗災治理完成了,牧員還會把雞引導轉移到其他牧場,再次利用。等到雞長到150天的時候,蝗災茲本已經治理結束,牧雞也拿去市場上賣掉,補貼農民收入。

為了預防蝗災,中國步履未停。從2003年開始,在山東省黃河口、河北黃驊、新疆修建了3座專門用於滅蝗任務的機場;2014年,農業部發表《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 》;2017年,我國開始試用農業植保無人機調查蝗憤,效果顯著,目前這些無人機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科學家們也一直在研究蝗蟲的基因,並依此研發出治理蝗蟲的藥物,使蝗蟲喪失聚集和遷飛的能力。

正是依靠一代代人對蝗蟲的「嚴防死守」,才使得中國古代「飛蝗蔽空曰無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的悲愴成為歷史。

(曉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