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春瑩:外交部女新聞發言人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接觸越來越緊密和廣泛,外交領域事務日益增多,外交部新聞發布成為世界了解和探尋中國的一扇「窗口」,而新聞發言人也因屢屢露面,成為海內外公眾高度關注的熱門人物。

2012年,11月19日,在北京朝陽門南大街2號的外交部大樓里,例行記者會的主席台上多了一張新面孔,甜美優雅的微笑、幹練利索的著裝、落落大方的談吐,年輕的新聞司副司長華春瑩成功上演了首次「新聞發布秀」,成為自外交部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以來第五位女性發言人。

「迎春花」主持發布會

出生於1970年4月的華春瑩,被大學同學昵稱為「迎春花」,因為這是她名字倒過來念的諧音。名如其人,華春瑩11月19日雖然第一次主持新聞發布會,但表現得鎮定和從容,臉上一直挂著淡淡的燦爛微笑,讓人想起溫暖的迎春花。

這場發布會,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里,華春瑩一共回答了10位中外記者的提問,其中不乏敏感問題,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連任後首次出訪選擇亞太地區、美國與緬甸關係改善是否威脅中國、十八大以後中國的外交政策變化、中日關係等等,華春瑩侃侃而談,從容不迫。

在此次發布會之前,華春瑩已經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在11月1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洪磊在回答完記者提問後,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秦剛對外發布了華春瑩為新任外交部發言人的消息。

秦剛介紹說,華春瑩從事外交工作20年,曾在歐洲司以及歐洲和亞洲地區工作,有著豐富外交經驗和良好溝通能力,是出任外交部發言人非常合适的人選,相信她會和媒體記者相處融洽,合作愉快。

當天,華春瑩也第一次出現在媒體面前,精幹的短髮,一襲深色的套裝。華春瑩的自我介紹,與一般發言人的首次亮相不太一樣。她說,當前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正處在一個深刻調整的時期,中國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

她深情並茂地表示:「我將竭盡全力,幫助大家及時、准確、全面地了解中國的外交政策,我也期待著與大家進行真誠的溝通、平等的交流、良好的合作,為增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信任和合作做出積極努力。」

這番真摯的話語,立刻贏得了媒體的好感,各大報章紛紛報導,很多網友也在微博等社交網站上熱議,不少人紛紛留言評價說,「氣質不錯」、「長相甜美」,期待今後能多在新聞發布場合見到她。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華春瑩成為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的第27位發言人、第五位女發言人。外交部自1983年首設新聞發言人,是最早設立固定新聞發布機制的中國政府部委之一,發言人也在不斷變換。

2009年以來,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變換比較密集,幾乎達到每年一次,今年甚至是一年兩次:2009年2月,馬朝旭接任劉建超出任發言人﹔2010年10月,洪磊接替秦剛亮相﹔2011年8月,新增發言人劉為民﹔2012年1月,馬朝旭出任外交部部長助理,秦剛回國接任新聞司司長並擔任發言人﹔4月,發言人姜瑜出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下半年,劉為民出任中國駐美國使館公使銜參贊。

隨著華春瑩的亮相,外交部發言人再度回歸3人:新聞司司長秦剛和副司長洪磊、華春瑩。

曾有外國記者分析說,女性代表中國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因為女性能給一個國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說話很軟⋯⋯長相很得體,講話很好聽,這些都是能在國際上給中國加分的。」有專家指出,選用女性新聞發言人,是中國實行「剛柔相濟」政策,加大對外溝通能力。

華春瑩是江蘇人,1992年從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外交部。在她的工作履歷中,和歐洲算是頗有緣分。早在1993年,她就進入外交部西歐司工作,之後在新加坡使館工作4年,1999年至2003年,她再度回歸外交部西歐司,擔任三祕、副處長,此後她開始了一段長長的歐洲生涯,在中國駐歐盟使團工作了7年,其間逐漸晉升至參贊。

2010年,她奉命回到北京,出任外交部歐洲司參贊﹔而今年8月,華春瑩升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接替姜瑜的工作。

有曾經和華春瑩在歐洲打過不少交道的媒體記者評價說,華春瑩雖是女士,但工作中一點不輸給男性,她特別投入、特別勤奮,兢兢業業,每有重大的中歐外交、外事訪問,她經常加班加點,屬於典型的「拼命三郎」,以至於有時候訪問一結束,她就病倒了。

學生時代就擅長主持

如今站在發布會主持台上的華春瑩,其實學生時代就常常主持和策划各種活動。她家位於淮安市淮陰區(原淮陰縣),從小學到中學,她一直踏實用功、成績不錯。

據江蘇當地媒體的報導,淮州中學副校長,曾任華春瑩高二、高三年級班主任的高從平介紹說,華春瑩父親是原淮陰縣紀委書記,母親是淮安市清河區政協原副主席,華春瑩跟媽媽姓。

高中時代的華春瑩留著短髮,任班級團支部書記,同時還是學校學生會主席,策划和主持了許多演講、朗誦比賽等活動。

不過,給高老師印象最深的,卻是華春瑩悄悄組織的一次活動。那是1988年高考前夕,當多數學生在為高考做最後沖刺時,華春瑩找到班主任,說想搞一場足球對抗賽來放鬆一下同學們緊張的氣氛,她自己也很喜歡踢足球。班主任出於各種考慮沒能同意,可是倔強的華春瑩沒有放棄,她背地里悄悄組織了那場比賽。

高從平告訴媒體,華春瑩大氣,平時做事沉穩,考慮問題周到。1988年她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被南京大學英語系錄取,大學畢業後進入外交部。不過,由於工作繁忙、常年駐外,華春瑩後來很少有時間回到家鄉和母校。

對母校來說,出了一位代表一國外交的新聞發言人,則讓人不勝欣喜,淮州中學的校園里專門挂出了「熱烈祝賀我校畢業生華春瑩成為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條幅。

安靜女生很有主見

而在綠樹成蔭、人才輩出的南京大學,華春瑩度過了4年美好的大學時光,當年的老師和同學也對她記憶深刻。

已經退休的金築雲老師,曾經在華春瑩大一的時候擔任精讀課老師。據江蘇媒體報導, 金老師說,看到報紙上登的新任女新聞發言人照片,她一眼就認出了華春瑩,覺得她笑起來還是和以前一樣,很恬靜。

「華春瑩給我印象很深,她性格安靜,很斯文,對人很有禮貌。」金老師說,任何時候看到華春瑩,她總是安安靜靜的,「我印象中,當時華春瑩的學習並不是數一數二的,也就是中上等吧,但她很有主見,獨立性很強,學習也比較用功」。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主任周丹丹老師,不僅是華春瑩的大學同班同學,還是一個宿舍的舍友。她告訴媒體,當看到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首次亮相的新聞,一眼就認出了昔日的老同學。她說:「(華春瑩)沒怎么變,比大學時更漂亮了,那時戴眼鏡,現在不戴眼鏡了,眼睛顯得更美,更有神。」

周丹丹還記得,她們當時住在南大南園的8舍。宿舍里一共8個女孩,大家都叫華春瑩為「迎春花」,因為她的名字倒過來正好是「瑩春華」,生日也正好在4月。

「我們熄燈後也經常開臥談會,交流遇到什麼感情問題啦,什麼煩惱的事啊,華春瑩總幫著分析,出點子,而且總說得頭頭是道。」周丹丹說,「當時,我們都覺得華春瑩的志向很遠大。宿舍里,她是4年中唯一沒談戀愛的。她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學習特別認真,筆記記得很細。」

周丹丹說,「我們上一屆,也就是87屆,有4個男生被招進了外交部。」但88屆就華春瑩一人進入外交部。

四朵「金花」各有千秋

據《外交十記》記載,錢其琛是外交部的首位新聞發言人。外交部發言人不是終身制,目前由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和兩位副司長兼任。

在歷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中,錢其琛、齊懷遠、馬毓真、李肇星、吳建民、陳建、沈國放、朱邦造、孔泉、秦剛、劉建超、馬朝旭是新聞司司長兼發言人。其中,秦剛是唯一先後兩次擔任過外交部發言人的。

在華春瑩之前,外交部先後有過4位女發言人,分別是李金華、範慧娟、章啟月和姜瑜。由於年代的關係,前兩位女發言人的公開資料很少。而後兩位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

李金華祖籍河北黃驊市,1932年9月生於山東省濟南市,在天津長大,曾就讀於天津耀華中學。她小時候遭遇家庭不幸,一直靠寡母、兄嫂養大。1949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1953年畢業。

22歲那年,李金華被分配到新聞司前身的外交部情報司圖書資料室工作。從那時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四十餘載的外交生涯里,李金華差不多有一半時間是在新聞司度過的。

李金華曾先後供職於中國駐巴基斯坦、智利大使館,外交部第一亞洲司。在聖地亞哥中國使館,她對調研工作的內行,對使館新聞業務的駕輕就熟,流暢的文筆,無可挑剔的口才使她深得時任大使的器重和賞識。

1987年,經過嚴格的挑選,李金華成為外交部建立發言人制度以來的第七位發言人和第一位女發言人。1987年至1991年間,李金華在外交部數十次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亮相,唇槍舌劍之中,闡明中國政府外交政策和對重大國際問題的原則立場。

告別發言人的席位之後,李金華被任命為中國駐紐西蘭大使,成為新中國第二位派駐大洋洲國家的女大使。她的丈夫袁世垠也是中國一位資深外交官。

和李金華一樣,範慧娟的一生也都獻給了外交事業。她祖籍浙江宁波,1935年生於上海。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26歲那年她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經歷了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外交部新聞司、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等工作之後,範慧娟以新聞司副司長身份,出任第11位外交部發言人,外交部第二位女發言人。1993年12月,範慧娟被任命為中國第五任駐愛爾蘭大使。

相比前兩位,第三位女發言人章啟月來自地道的外交官家庭。她1959年10月出生於北京,父親章曙曾出任過中國駐比利時、駐日本國大使,以及中國駐聯合國政務參贊,母親薛潤吾也曾在外交部幹部司工作。

章啟月於1999年1月26日接任外交部發言人,當她首次在世界各國媒體面前亮相時,人們為她的年輕和出色發出驚嘆。

第四朵「金花」姜瑜1964年出生於北京,22歲畢業於外交學院英語系,曾在中國外交部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2003年起出任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2005年底調回北京外交部新聞司任政工參贊。

2006年6月13日,42歲的姜瑜作為外交部新任女發言人首次亮相。2012年4月,姜瑜出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

(雷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