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臺胞參與社區治理

臺灣同胞移居大陸,在基本的居住生活條件滿足之後,對社區軟環境的需求更加迫切,例如簡化繁瑣的制度程序、社區工作者的服務意識、社區環境治理等。另外,臺胞的訴求也是政府和社區工作者的困擾所在,他們會經常遇到臺胞「門難進」、參與度低、社區凝聚力差的問題。

作爲台商投資聚集地之一的厦門,具有「兩岸同根、文化同源」的優勢,最成功的就是臺胞參與的社區治理這個維度。2019年,國家民政部網站發布《民政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優秀社區工作法遴選結果的通知》,厦門湖裏區殿前街道興隆社區的「對台服務工作法」榜上有名,這也得益於厦門頒布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厦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有更多的臺灣同胞正成爲厦門社區裏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爲促進兩岸的交流合作,建設美麗家園共同努力。

從「過客」到「主人」

20世紀90年代初,台商張先生在興隆社區轄區開發大唐房地産,成爲第一家進駐S門開發房地産的台資企業。該樓盤吸引了大量臺胞購買入住,同時也帶動了台商辦企業。目前,興隆社區有台商臺胞312人,逐漸成爲臺胞居住、創業的聚集地,也是臺胞居住集中區的典型代表。

但是,早期的臺胞來大陸是基於經濟理性,整體上都是「過客」心態,歸屬感不强。

「當時覺得厦門只是一個謀生的地方,來厦門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工具,大陸還比較落後,臺灣很好,終究還是要回臺灣的。」「社區活動能不去就不去,能不理就不理,覺得麻煩。」(一名廈門台商)。

早期臺胞的大門更是鮮少主動向大陸居民敞開。

「我們以前上門拜訪,他們會禮貌地開門。但只是開了門縫,從門縫裏看我們,不願讓我們進去,對我們也是敷衍了事。」(一名社區工作人員)

「居委會只會幹行政工作,且這些行政工作大多只是管理臺胞,監測我們。居委會只有管理,沒有服務。」(一名厦門台商)

如何破解臺胞的「過客」心態,消除同胞之間的心理隔閡,提升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水平成爲興隆社區推進兩岸同胞融合亟待解决的問題。爲此,興隆社區緊抓同胞融合主綫,將關心臺胞、服務臺胞、凝聚臺胞作爲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逐步實現了從服務臺胞、凝聚臺胞到臺胞主動融入、參與社區治理、參加社區志願服務的轉變。

真正發生轉變是臺胞熊麒做了社區助理,他是大陸首位臺胞社區主任助理,也帶來了很多臺灣社區的經驗。他們結合興隆社區臺胞聚居的特點和優勢,在自組織方面的大膽創新,2014年成立了社區發展理事會,其中臺胞占三分之一,其餘是社會賢能人士、社區熱心居民。大家定期開會,共同爲社區出謀劃策。同時,臺胞還自發組織了興趣社團、設立「熊麒個人調解工作室」、成立臺胞志願服務隊等,爲臺胞融入和參與社區的生活提供了多樣的平臺。

興隆社區的工作經驗

興隆社區的工作經驗,可以分爲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把臺灣的觀念、做法、資訊帶過來,大家和社區黨委書記一起研究。厦門興隆社區與臺灣台中市興隆社區結成「姊妹社區」,雙方的互動並不停僅留於參訪、座談層面,而是以駐點的方式實際參與到社區的日常工作,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差距、學習經驗。

比如在臺灣,幾乎每個「裏」都有社區發展協會,這樣社區就可以走出去引進其他資源。相應的,興隆社區成立了社區發展理事會,將集美大學教授、火炬園企業、熱心臺灣同胞等納入理事會,有建議的提建議,有資源的出資源,借助外部的力量,來幫助社區成長。

「社區是一個小團體,我們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來幫助我們成長。我們成立社區發展理事會,將集美大學的教授、火炬園等納進來,這些人可以站在社區外的角度看怎麽讓社區更好,這是很好的方向和目標。臺灣不叫社區辦,但是他們有其他類似的理事會概念,社區和社區之間還有結盟,聯成「姐妹社區」,資源擴散,做事就比較方便。」(一名厦門台商)

第二階段是政府對基層社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原先,兩岸社區建設模式、水平、階段等結構性因素的差異限制了臺胞的融入。但是近年來,大陸社區建設迅猛發展,政府加大對基層社區各種政策和資金支持,去行政化成果顯著,同時鼓勵基層社區吸收和借鑒境內外先進社區的建設經驗、模式,社區的軟硬件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這爲縮短同胞融合的社會環境和社區建設體制結構性差距奠定基礎。

「臺灣社區因爲都是自己做,硬件設施不够,沒有政府支持。這邊因爲政府的支持,可以軟硬體非常完善,臺灣的很多社區都跟不上。」(一名厦門台商)

第三個階段是從管理到服務的心態改變。怎麽在具體工作中實現從管理到服務的改變,其實是非常有技巧和經驗的一個工作。以垃圾分類的推廣爲例,臺灣完成這件事用了20年,改變居民習慣並非一夕之功。社區如果按原有工作方法,無非是宣傳、管理、處罰「三板斧」。

在借鑒臺灣的經驗、聽取臺胞的建議後,興隆社區及時調整了工作策略,把重點放在對厨餘垃圾的管理上,並且將垃圾桶放罝在停車場出入口,同時在垃圾桶旁邊配上水管和洗手液,這樣居民既方便扔垃圾,又可以保持衛生。這就是服務理念,以這種理念來指引工作之後,社區的「老大難」問題都迎刃而解。

「垃圾分類的問題,我們社區是做得很好。書記跟我說,度門一年要把垃圾分類制度落實。我說不可能,臺灣做了20年。我提了一個想法,主妾就是厨餘垃圾,厨餘分好其他就好,因爲厨餘味道太大,這個如果成功了,就成功了80%。」(一名厦門台商)

「我們小區當初擺放垃圾桶的地點位置不理想,我就告訴他們,垃圾桶這樣放非常不合理。如果是在車子的出口就非常好,這樣他出去就很好丟,你要讓他下樓走很遠去丟,他就會亂丟。要讓居民方便,放對位置就非常好,放錯位子就非常不方便,這就是服務的理念。只要是以服務爲理念,你做出來的事情就非常好,就容易成功。所以現在很多臺灣社區過來看。」(一名厦門台商)

多元對台服務模式

興隆社區首創「五個一」創新工作模式——設立臺胞服務窗口、聘請臺胞擔任主任助理、成立「熊麒個人調解工作室」、成立社區發展理事會、派社區幹部去臺灣駐點學習社區治理之經驗,摸索出城市社區「協商民主、議治共融」新路徑,形成協商主體廣泛、協商形式多樣、協商成效顯著的基層協商民主自治新局面。

興隆社區還有便民服務大廳、興隆「四合院」——興隆之家、「晤裏悟我」「臻喜齋」「暇謐隆屋」、愛心媽媽小屋及閩台文化長廊,以相融共生謀福扯、創新發展興家園,把公益行動作爲同胞融合紐帶,調動臺胞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同胞融合社區治理創新」社區合作治理新模式,開啓臺胞融入社區之路。

「我很驕傲也很高興,我們社區辦活動都是一家人,根本看不出來是臺灣人還是大陸人。」(一名厦門台商)

習近平主席强調:「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兩岸融合發展是對「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論述的繼承和發展,它不僅是指物理距離上的單向融合,更重要的是觀念、制度、利益的融合,它體現的是大陸對台思想的深層轉換。但是兩岸融合發展並不是徹底消滅了彼此差異,而是對彼此差異的重新建構和再認知。因此,融合發展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在融合過程中互爲主體性,最終實現融合發展。

社區融合,就是讓兩岸人民走出各自的社會生活體系,通過接觸、互動、溝通,彼此合作、相互接納,最終實現生活方式的融合、文化的適應、社會的融入及身份認同。廈門興隆社區是一個很好的融合案例,他們通過大陸和臺灣之間優秀管理理念的共同借鑒、共同建設,實現了包括臺胞在內的社區廣大居民共謀共策、共治共享的美好格局,這不僅大力推動了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水平,更加强了兩岸基層民間交流往來,深厚了兩岸同胞彼此情誼。

(唐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