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化資源豐富但「不經濟」 陳觀生

近年來,澳門對內重塑歷史城區,對外共襄文化盛事。國際音樂節、媽祖文化旅遊節、格蘭披治大賽車、國際幻彩大巡遊……成為澳門一張張名聞遐邇的「文化名片」,澳門年遊客量也在20年間翻了五倍。澳門文化不但承擔著將城市推出去的任務,還肩負著將客人請進來的重任。但澳門提出推動產業多元時間頗長,社會早有共識,可是礙於先天不足,始終未成氣候,遑論走向產業化。就如文化產業,但能盈利的少之又少,「不經濟」的文化活動不少。如何把「舉辦文化活動」變為「經營文化產業」 ,從「辦活動」向「辦產業」轉變。既計算投入與產出、成本與利潤,又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還是值得澳門社會深思的問題。

澳門多元文化確有獨特魅力

自澳門開埠以來,不同族群文化在此地薈萃交融、共生共存。或樸實安寧、或古老清幽、或繁華喧囂、或年輕新潮,多元的人文風貌,在這片只有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綻放出萬花筒般絢麗迷人的魅力。

2005年,澳門文物保育事業迎來了「高光時刻」:「澳門歷史城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一致通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從東望洋山到新馬路,8個廣場前地將22座歷史建築「串珠成鏈」,海絲遺珍熠熠生輝。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提出又給澳門的各項事業,包括澳門文化保育、澳門文創產業帶來巨大的新市場,為澳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澳門發展定位為「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在《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70個專案中,既有廣府地區土生土長的粵劇、詠春、魚行舞醉龍,也有充滿舶來氣息的土生土語話劇、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棲身同一屋簷下,這些來自不同族群的非遺項目,也在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

「和而不同」是澳門文化生態最難能可貴之處,無論傳統或新銳、外來或本土,每種藝術門類都能找到展現自我的一方舞臺。

回歸以來,澳門集全城之力發展大型文化盛事。從2009年開始,為更強調「藝穗」與「城市」的關係,「澳門藝穗節」升級為「澳門城市藝穗節」。泳池裡的水中音樂會、觀音堂前的「快閃劇場」、盧家大屋的新銳話劇……「全城舞臺、處處觀眾、人人藝術家」,激發著澳門城市空間無限的藝術潛能。

如今,文化已成為澳門獨特的旅遊產品。2019年澳門遊客量達到3500萬人次,持續半年的大型文化藝術盛會「藝文薈澳」首度推出,就吸引1600萬人次前來打卡。

澳門的文化產業發展優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豐富的歷史文化、方便的對外交流、獨特的一國兩制。澳門自16世紀中葉開埠以來,逐漸由一個小漁村發展為華洋聚居的移民城市。人口結構的多樣性帶來了文化的多樣性。近現代中國多災多難,但澳門社會一直沒有大的動盪,因此無論歷史建築或文化習俗都保存完好。特定的地理位置,長期的對外貿易,加以「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設計,使得澳門在對外交流方面非常便利。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給予澳門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也深深影響著澳門文化的走向。以上三個優勢,使得澳門形成本雅明所說的「多孔結構社會」,有利於澳門的穩定和繁榮。

但也應該看到,澳門面臨經濟模式單一、市場規模微小以及人才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問題。雖然坐擁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澳門文化產業發展的突出優勢,但由於各種原因,澳門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巨大壓力,非遺代際傳承與普及現狀也不容樂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澳門帶來巨大的新市場同時,也帶來新的競爭和挑戰。

文化產業須堅持文化特質

本澳每年都有很多文化活動,旅客初始新鮮,繼而便有似曾相識之感,給人的突出感覺是陷入了模式化。首先在主題選擇上未夠多元化,每年基本重複;其次,活動內容每年雷同較多,缺乏個性和特色。活動雖然熱鬧一時,但是缺少文化味,讓人覺得不倫不類。

日本學者名和太郎在《經濟與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是產業的決定因素。」文化活動要成為產業來市場運作已得到多數人的共識,但很多文化活動商業氣息過於濃重,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忽視文化內涵的挖掘。文化其實才是一個節慶的靈魂,在當今時代,人們消費需求的重點普遍轉向精神文化,即求新、求奇、求異、求美、求樂、求古成為人們主要的尋求目標。這就要求我們的文化活動主辦者要轉變觀念,不能僅僅讓文化搭台,而應讓文化滲透其中,成為活動的靈魂,這樣才能使文化活動充滿生命活力,並得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成功的文化活動,在直接經濟價值背後隱藏著巨大財富,可以為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營造出優良的環境和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巴西的狂歡節、西班牙的鬥牛節、法國的葡萄節、德國的啤酒節等之所以能聞名世界,為所在城市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就是因為這些節慶活動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取向。全球範圍內,各種文化活動都是促進文化消費的重要載體。這些文化活動各不相同,有的以公益方式扶持新產品創作,如法國巴黎秋季藝術節、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等,不僅資助新創劇碼而且以低票價培養潛在的文化消費者;有的把活動辦成一年一度的文化嘉年華,以豐富的產品直接拉動文化消費。

其中同樣是微小型經濟體的瑞士文化產業,就值得本澳參考:瑞士文化產業中最具特色的當屬豐富多彩的節慶文化活動。瑞士節慶活動一年到頭幾乎不間斷,其中既有傳統的復古節慶,也有現代音樂遊行。這些活動吸引了大批民眾和遊客參加,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節慶經濟」,成為瑞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瑞士節慶文化的主要特點是盡可能廣泛地面向民眾,吸引瑞士甚至周邊國家的大批觀眾和遊客積極參與。瑞士國家雖小,但舉辦的節慶活動動輒吸引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大大超過舉辦地人口。一年一度的「日內瓦節」吸引的遊客保持在200萬人左右,歐洲規模第二大的電子音樂街頭遊行———「蘇黎世街頭音樂遊行」參加者達80萬,歐洲最大的露天搖滾音樂節之一「尼翁帕裡奧搖滾音樂節」觀眾達到數十萬。瑞士節慶文化的另一特點是內容豐富。有四年一度的薩永古鎮「中世紀節」、一年一度的日內瓦「登城節」等再現古代生活的復古節慶,有沃韋街頭藝術節、日內瓦音樂節等街頭表演,還有納沙泰爾葡萄節遊行、夏末奶牛下山、冬季洋蔥上市等生產生活節慶。此外,還有阿爾卑斯長號、牛鈴、小手風琴、「約德爾」演唱等傳統民族音樂、樂器表演比賽節慶。

瑞士節慶文化活動主要由各地政府、旅遊局、行會、協會舉辦,很多都得到了在瑞士的著名國際企業的贊助。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加上每年上萬場的國際會議以及日內瓦汽車展、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鐘錶展等世界著名會展,引來大批外國遊客。瑞士日內瓦、蘇黎世、巴塞爾等主要城市的酒店入住率很高,與這些活動密切相關。

瑞士眾多的節慶文化活動,除了促進旅遊經濟發展之外,也為瑞士文化的傳播與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瑞士各地音樂節演奏者許多是業餘愛好者,每年8月在日內瓦普雷尼-尚貝茲鎮舉行的「阿爾卑斯節」是規模較小的音樂節,遊客觀眾不足千人,但登臺演奏的阿爾卑斯長號、瑞士小手風琴、表演的山歌「約德爾」還有台下響起的牛鈴,濃縮了瑞士傳統民間音樂的精華。瑞士節慶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民眾的參與度非常高,許多活動甚至是全民出動。除大眾化的「狂歡」之外,蘇黎世、日內瓦等城市著名的交響樂團在全國各地巡迴舉辦音樂會,每場都能吸引很多熱愛高雅藝術的觀眾。瑞士城市無論大小,都經常舉辦音樂會、展覽、民俗節慶、大眾運動比賽等活動,為人們提供了「足不出城」的休閒活動。

向「辦產業」轉變需改革創新

2020年「防疫抗疫」成了澳門的關鍵詞,踏入2021年,「復甦」是眾人期盼。經過近一年「戰疫」,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社區防線相對牢固,力減重大公共衛生危機的風險。經濟卻飽受衝擊大跌,更把積壓多年的經濟結構問題表露無遺,倒迫全城深刻認識適度多元,須一往無前,沒有退路。社會上下對推動產業多元的目標一致, 澳門發展文化產業得到國家支持,也是澳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識。國家鼓勵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大家認識到,要切實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文化產業不可或缺。2020年11月,《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2020—2024)》頒佈,明確12類文化產業,提出7項重點任務,3大支持手段。澳門政府《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也將文化基地建設、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建澳等提上議事日程。此外,澳門回歸以來高校發展迅速,在校人數不斷攀升,也將有望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一個新的行業增長點。

近年來,澳門致力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特區政府通過「文化產業基金」「文化創意產業系列補助計畫」等政策,推動企業和個人進入文創市場。但能盈利的少之又少。「不經濟」的文化活動和文化項目時時可見,一個重要原因是與強烈的補助衝動相比,制約機制明顯匱乏。對於籌辦一個重大文化活動或文化項目,常常是很小範圍內的決策,沒有嚴密的科學論證,沒有徵求專家、學者意見,沒有廣泛的民意支持。補助申請門檻較低、條件較寬鬆讓申請易如反掌,而服務經濟發展的由頭,更使文化活動或文化專案的正當性牢不可破。

如何把「舉辦文化活動」變為「經營文化產業」 ,從「辦活動」向「辦產業」轉變?舉辦文化活動的終極目的是通過活動載體,包裝和傳播傳統的精神文化,展示和傳遞當地獨具特色的地域風情、民俗民風、民間藝術等,從而打造地方品牌、城市名片,完善人文環境,挖掘文化內涵,推進經濟建設。因此,需要明確的策略,從澳門目前的狀況來看,需要進行各種制度的創新。

首先,政府職能部門,應參考內地機制,將文化局和旅遊局合併,統籌包括文化產業園區、文旅融合、文化旅遊金融、動漫、文旅科技、文旅消費包括夜遊經濟、大型文旅產業展會等,營造「詩和遠方」的融洽局面。

其次,改善文化補助機制,重點應該傾向凸顯澳門特色、具有經濟效益或者起碼經濟前景看好的活動或專案,而不是「撒胡椒粉」式的資助。

第三,本澳多個大型文化活動基本是政府相關部門主辦或全資支持,今後應考慮更多交由協力廠商獨立市場主體主辦,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