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捷倘成功就是民進黨中央「惹的禍」

上周六下午,高雄市鳳山區罷免黃捷總部「鳳山清捷隊」舉辦「反萊豬、罷黃捷」大遊行,遊行隊伍超過二千人,隊伍長達三個街口。遊行隊伍從鳳山行政中心出發,終點在大東公園,路程約二點五公里,從下午二時進行到五時,算是壯觀。

本來,二千人遊行,以台灣地區動輒就是萬人以至數十萬人的大型遊行活動作比照,只能算是「小兒科」。但卻不具可比性,因為那些大型遊行,其一是由政黨發動,二是標的為「全島性」事務,其三是多在台北市軍訓。而「罷捷遊行」,到目前為止,雖然有政黨摻入,但仍是以民間團體為主導,而且罷免黃捷只是事關鳳山區的一個行政區事務的議題,而在台灣地區,有一百七十個這樣的三級行政區。再加上鳳山區原本是高雄縣的鳳山市(縣轄市),縣市合併後才升格為直轄市的市轄區,其發生的事件並沒有在台北市發動的大型群體活動那樣觸目。但卻仍然有二千多人參加,在當地來說,就是規模不小了。

本來,罷免黃捷的成功機率很低。筆者日前曾分析過,黃捷與王浩宇的個人特質並不一樣。王浩宇與黃捷的「仇恨值」不同,王浩宇是神憎鬼厭,不滿情緒超逾政黨及意識形態,連民進黨人都一樣。而黃捷則是既有人不喜歡,但也有人喜歡,而且喜歡的人佔多數。她主要是得罪韓國瑜和「韓粉」,而並沒有擴展到其他人。而且,高雄市鳳山區的選民結構,也比桃園市中壢區有利於民進黨,方便民進黨進行反動員。另外,罷免黃捷團隊的論述能力不足,操弄網絡輿論的能力也不強。現在,更多一重因素,就是黃捷本人採取「委屈說法」,如支持香港(暴徒)就要被罷免?從價值觀來看,無論藍綠都難以反駁。

但罷捷團體為何能夠動員到二千多人參與遊行?看來有以下幾個因素發揮了激勵作用:

其一、當然是桃園市民進黨籍市議員王浩宇的罷免案成功獲得通過,激勵了「罷捷」團體希望能「照板煮碗」,而且發覺並不是很困難。實際上,在「罷王」之前,普遍性的看法也認為是在複數選舉區進行罷免活動,將會很困難,但卻終於成功了。盡管黃捷的情況與王浩宇不同,而且鳳山區的藍綠政治板塊結構也與中壢區不同,但既然罷免案的頭兩個階段(即兩階段連署)都已經獲得「中選會」通過了,為何不在最後一個階段亦即投開票階段,乘著兩個熱度(另一是「罷王案」成功,趁熱打鐵放手一試?

其二、與「反萊豬」議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前日遊行的遊行會標就是「反萊豬、罷黃捷」大遊行,而且還將「反萊豬」擺在前頭。高雄雖然是直轄市,但卻是與原高雄縣合併的,與由縣升格為直轄市的桃園市一樣,都有著較多的由農業鎮鄉升格的行政區,因而「萊豬」問題就是極為容易觸動當地人神經的議題。這也是國民黨發動「反萊豬公投」,在極短時間內就已經順利徵集到二十多萬分連署書的重要原因。而國民黨徵集「反萊豬公投」連署書的行動,也間接地為這場「反萊豬、罷黃捷」大遊行鼓氣。

其三、是最重要的是,蔡英文在某件事中常會上裁示,應對罷捷案提出作戰模式並要「守住這一局」,反而把鳳山區民眾的「罷捷」熱情都激發出來了。實際上,蔡英文去年強行開放「萊豬」後,民眾對綠營執政早已一肚子氣,大家正愁沒地方發洩。現在蔡英文透過黨務系統表態護航黃捷後,「罷捷」就昇華為對民進黨執政的不信任投票,等於是把「罷捷」拉高到「討厭民進黨」對決的層次。

當然,民眾們也從民進黨對幾次罷免案的態度,看出其虛偽。在罷免韓國瑜投票前,民進黨下達了動員令,除動員高雄市的民進黨人及支持者全員出來投下同意票之外,還發動戶籍在高雄市的各地親綠青年返回高雄市投票,高鐵等公營交通工具減價優待,各公共事業給予假期。但在「罷王」後,雖然並非由國民黨發動,民進黨中央卻抨擊甚麼國民黨挑動「政黨對決」,「撕裂族群」。這次「罷捷」,卻把在幾天前才譴責的「製造政黨對立」置於腦後,而且還是由黨主席蔡英文親自在民進黨中常委上下達「護捷」動員令,這就讓人強烈地感受到民進黨的「雙標」,當然讓人反感,並成為「討厭民進黨」的催化劑。

其實,「罷捷」對當地民進黨人來說,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這與「罷免韓國瑜」不同,成功罷免韓國瑜,等於是為民進黨的陳其邁「報仇」,並讓陳其邁有機會捲土重來,奪回其「失去」的市長座椅,而且也確實是成功地實現了這個目標。

但「罷捷」呢?卻有些不妙。在鳳山區八個市議員議席中,國民黨佔四席,民進黨佔三席,另有一席就是黃捷。但她本來是以時代力量提名的,而且還是把民進黨資深市議員蘇炎城擠了下去。去年時代力量決策委員選舉時,她因不滿「人頭黨員」而宣佈退黨,被時代力量視為「叛徒」。如果罷免未獲成功,在二零二二年市議員選舉時,民進黨就必須正式提名她,而時代力量另行提名的候選人卻繼續享用黃捷原來的基本盤,這就將會進一步擠掉民進黨的一個議席。再一年多後,在「立委」選舉黨內初選中,以其旺盛的政治企圖心,可能會尋求提名,就將會把現任黨籍「立委」許智傑擠掉。這讓已在當地服務多年的許智傑及其支持者都不是味兒。實際上,作為民進黨鳳山區對「罷捷」進行反動員的責任人,許智傑昨日就講了「反話」,聲稱以他的了解,蔡英文的呼籲,是希望不同意罷免黃捷的人能站出來投票,而他也希望黨內不要在刺激同意罷免的一方,這樣才是真的黃捷好。他認為,應該避免激化,「一旦同意票傾巢而出,我們會有危險」。

也就是說,如果民進黨不進行反動員,「罷捷案」可能就連第一道「門檻」——投票率百分之二十五都跨不過。現在以黨中央及黨主席的高度進行反動員,藍綠都被激發出來投票,就很容易將會跨過第一道的投票率「門檻」。這就只能是寄望於第二道「門檻」,反對票多於同意票了。現在尚不知效果如何,但如果第一道「門檻」過關,這就蔡英文下令動員令所催化出來的後果。如果反對票多於同意票,當然是蔡英文有功;但相反呢?蔡英文就要揹上黑鍋了。

蔡英文為何會如此?本來,她已經親身經歷過多次選戰,也親自操盤過多次選戰,已琢磨出門道,而且也有一大批精尖於選戰的專業人士作智囊,應該不會不知道這個風險。但由於民進黨內「顧人厭」的民意代表實在太多,平時口無遮攔,語無倫次‘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倘連黃捷都可以罷免,就將產生連鎖反應,鼓勵這些民代所在選區的民間團體,也出來發動罷免當地的民進黨民代。這對民進黨二零二二年「九合一」選舉,以至二零二四年的大選,產生「崩盤」式的影響。尤其是在蔡英文心目中的接棒人鄭文燦,目前正受疫情擴大而影響,有些縣市發起「遊祧令」之後,影響更為深遠。因此,蔡英文必須「兩害取其輕」,先行冒險意圖火中取栗,設法阻止罷免黃捷案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