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或是「新60歲」

看看你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的照片,你會注意到他們佝僂鬆弛的軀體、滿是皺紋的臉以及他們剛60歲就似乎離不開椅子了。這與今天那些精力充沛、60多歲還在健身房舉鐵的老人家相比,反差何其大!

然而外表的差異不足以說明問題,最近一些研究深入探究了不同代際人群在衰老過程中實際的生理和心理差異。研究確認晚一輩的人相比前代人確實「老得慢」但這些優勢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它們似乎取決於社會、行爲和經濟因素。

「後浪」行動更靈活

芬蘭的兩項新研究——一項有關生理老化,另一項有關認知老化——引人注目地展示了代際變化的一些細節。這組硏究由芬蘭於吊斯屈萊大學的老年醫學專家塔伊納•蘭塔寧主持,對生於1910年和1914年的人與大約30年後出生的人進行比較。其妙處在於,兩個年齡組均分別在75歲和80歲時接受同樣的測試,包括6項生理測試和5項認知測試。大多數其他同類研究的衡量指標通常較少,且其中許多依餌研究對象的自我評估。

研究顯示,較晚出生的年齡組走路更快、握手更有力、下肢力量也較大。這些是預測老年人未來行動不便甚至死亡可能性的可靠指標。在認知測試中,較晚出生的年齡組說話更流暢(在3分鐘內可以說出更多以K開頭的單詞),在手指運動測試中反應更快,並在數字/符號匹配測試中得分更高。

但是,這兩個年齡組並非所有指標都明顯不同:他們的肺部功能指標出人意料地相似,在回憶一串數字的短時記憶任務中表現也相近——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因爲近幾十年來後者的學校和日常生活不再强調死記硬背。

該研究的許多發現與其他研究的結論相符。例如,荷蘭2018年的一項有關認知老化的研究顯示,1931年至1941年出生的老年人在一系列認知指標上超過了20世紀20年代出生的老年人在相同年齡段的表現——但兩組人群在短時記憶方面的表現同樣沒有區別。

丹麥201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此類差異會持續到非常老的階段:1915年出生的人到95歲時,在認知能力測試中的表現要優於1905年出生的人在93歲時的表現。較晚出生的丹麥老年組在步伐速度和握力方面泪比較早出生的人好不到哪里去,但他們更能處理好日常生活中的活動——比如洗澡和穿衣,這或許是因爲他們的認知狀態較好。

「新60歲」的奧秘

芬蘭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凱薩•科伊武寧說,如今老年人表現更好宵很多原因,包括醫療條件的改善和吸烟人數的減少,但生理差異的最突出表現是較晚出生的老年人精力更充沛、身體更髙大,這表明他們的營養水平更高(芬蘭在1943年成爲世界上第一個要求所有學校提供免費午餐的國家)。在認知功能差異方面,關鍵因素似乎是教育時間長短。

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科學主管路易吉•費巧奇說,教育對老齡和健康有打巨大的彤響,「隨符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你很可能會有更高的收入,這意味打你更有可能看得起病,能獲得良好的營養,並擁有一份不會讓你的,身體透支的工作」。在經濟繁榮的國家,這些優勢不僅延長了壽命,而且很可能確保了人們更長時間地保持健康狀態。

費啓奇說,在美國,經濟繁榮帶來的好處不像芬蘭或丹麥那樣均等。他指出,在像密西西比州這樣的相對貧窮州,平均壽命比加利福尼亞州這樣的富裕州短7年。他還說在我們這裏,仍有許多人因爲付不起藥費而無法服用所需藥物。」他們可能缺乏健康食物以及鍛煉和學習的機會。

簡而言之,對我們許多人來說,70歲可能是「新60歲」,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