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別舊年,昔人何以迎新歲

古風悠悠,趣尚雅致,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今人與昔人候一方初雪、迎一國新歲,不知千百年前,我們的祖先,究竟是如何共度春節、相與慶賀的?

先秦兩漢:固定年節日期

上古干支曆法的制訂,爲節日産生提供了前決條件。立春爲「歲始」,也即「歲節」,而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的春節,蘊輪回再啓、萬象更新之義,承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願,其發展過程是潜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它的文化內涵、民俗功能存續至今,既記錄著古代的社會,也影響著現代的中華。

《詩經》的《國風•豳風•七月》雲:「……十月獲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淩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其所載下田收稻釀春酒、韭菜羊羔爲獻祭、主人廟堂敬賓客、大家高呼壽無疆的場景,若嚴格計較,並非周代歲首節俗活動(彼時十一月爲歲首),然氣質已然接近。姚際恒贊該詩:「鳥語蟲鳴,草榮木實,似《月令》;婦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風俗書》;流火寒風,似《五行志》;養老慈幼,躋堂稱觥,似庠序禮;田官染職,狩獵藏冰,祭獻執宮,似國家典制書。」

先秦時期,南北風俗迥異,「春節大一統」之態勢不可得見。待六王畢、四海一、書同文、車同軌,大秦帝國推《顓頊曆》,及至西漢初年依舊施行。此曆法以建亥孟冬之月(今農曆十月)爲歲首,以今農曆九月爲一歲之終,却因與實際農事不完全相符,故導致民間仍難廣泛開展成系統、有規模的過年活動。到了漢武帝時的《太初曆》,改夏曆正月爲歲首(夏曆即今之陰曆),使年節近於立春時節,方便各種慶典舉行,年節的日期,因而也就固定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經先秦至漢代,臘祭的傳統,通常被認爲是極重要的迎新之舉。百姓會在十二月捕獵野獸,用於祭祀先祖與家神(門神、戶神、井神、灶神、中霤神),祈求來年豐收、闔家安祥。漢時,門神更被賦予了具體的形象和姓氏,最著名的是神荼和鬱壘。傳《山海經》佚文謂「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凶魅」,足見度朔山大桃木上的二位神人,手執葦索捆縛惡鬼,並以之喂虎,實乃不可或缺的居家好保鏢。當然,除想像中的神祇能壓伏邪氣外,英氣勃勃的將軍勇士亦備受歡迎,得以享受門神待遇。如《漢書•景十三王傳》記載:「去即繆王齊太子也,……其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絝長劍,去好之,作七尺五寸劍,被服皆效焉。」漢景帝的曾孫廣川王劉去,殿門即貼有成慶的畫像,短衣大絝長劍,似驅逐邪祟。顔師古注:「成慶,古之勇士也,事見《淮南子》。」

臘祭另一項重大內容,是爲驅儺,意思大約與「送瘟神」雷同。其本系古老的巫術活動,殷周時期就在中原一帶流行,到了漢朝,則再出「創新」。《後漢書•禮儀志》對宮廷裏的驅儺儀式觀察得頗詳細:「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其儀:選中黃門子弟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爲侲子,皆赤幘皂制,執大鞀。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十二獸有衣毛角。中黃門行之,冗從僕射將之,以逐惡鬼於禁中。」

在新年第一天的元旦,古人的心情,一般總是歡悅愉快的。東漢崔實《四民月令》告訴我們:「正月之朔,是謂正旦,躬率妻孥,潔祀祖邇。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漢官儀》也佐證,「正旦飲柏葉酒上壽」。此外,《太平禦覽》引《三齊略記》《列子》《孔叢子》 《萬歲曆》內雜談若干,神神叨叨表達「鳩雀背後竟藏故事」,漢成帝詔正旦不得殺之,不啻此類小動物的年度最强福音了。

而追溯上元節的風俗,根據資料、野史、傳說,也跟老劉家密不可分——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遂將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鬧元宵,就這麽開始「京城家家張燈結彩,天下處處長治久安」起來了。漢武帝迷信神仙方術(司馬遷爲此沒少黑他),把隆重的「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史記》的《禮記•樂記》言之鑿鑿:「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漢明帝對佛教的態度甚積極,聞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令當日晚間宮城寺廟、士族庶民皆挂燈,未知算不算爲後世正月望夜「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爲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埋下伏筆。

魏晋唐宋:民俗充分發展

《藝文類聚》嘗引三國東吳裴玄《新語》曰:「正朝,縣官殺羊,懸其頭於門,又磔鶏以副之,俗說以厭癘氣。」說的還是元朔的那些事兒,若論除夕守歲語之屢見舊章,還看魏晋風流。

西晋周處《風土記》曰:「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又曰:「元日造五辛盤,正元日五葷煉形。」

周子隱是陽羨(今江蘇宜興)人,他編撰的《風土記》記錄了不少吳郡的早期風俗。而和《風土記》同樣出名的《荊楚歲時記》,爲梁人宗懍所作,在腥風血雨與杏花春雨糾結得難分難解的南北朝,這部回憶楚地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筆記體文集,亦堪稱南方民俗之光,閃爍親切動人的華彩。試看——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却鬼丸。各進一鶏子。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凡飲酒次第,從小起。

「元日鏤懸葦炭桃棒門戶上,却癘疫也。」

「元日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惡鬼也。山魈,按《神異經》在西方深山中,長尺余,犯人則病,畏爆竹聲。又俗爆竹燃草,起於庭燎。」

「元日至於月晦,民並爲醵酺飲食,名又似之矣。出錢爲醵,出食爲酺竟分明。擲樗名爲博射,《藝經》爲擲博。」

「正月七日爲人日。(董勛《問禮俗》曰:正月一日爲鶏,二日爲狗,三日爲猪,四日爲羊,五日爲牛,六日爲馬,七日爲人。)以七種菜爲羹,剪彩爲人,或鏤金薄爲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董勛《問禮俗》雲,人入新年形容改從新。)又造華勝相遺。(起於晋代,見賈充李夫人《典戒》雲,像瑞圖金勝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戴勝也。舊以正月七日爲人,故名爲人日。今北人此日亦有諱食菜者,與楚俗正反,剪彩鏤金薄爲人,皆符人日之意,與正旦鏤鶏於戶同。北人亦有至人日諱食,故歲菜唯惟新菜者。又余日不刻牛羊狗猪馬之像。而二日獨施人鶏,此則未喻。郭緣生《述征記》雲:壽張縣安民山魏東平王鑿山頂爲會望處,刻文於壁,文字猶在,所載銘辭即此處。《老子》雲:衆人熙熙,如登春台,如享太牢。《楚詞》雲:目極千里傷春心。則春日登臨自古爲通,但不知七日竟起何代。晋代桓溫參軍張望亦有正月七日登高詩。近代以來南北同耳,北人此日食煎餅,於庭中作之,雲熏大,未知所出也。)」

上文出現的「人日節」,是魏晋後逐漸受到重視的。薛道衡「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三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是記者個人最喜歡的一首人日思歸詩。而宋武帝女壽陽公主的梅花妝,亦典出人日:「……人日臥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歡度人日後,正月半還有「迎紫姑」一節,《齊諧記》《異苑》《洞覽》等皆有八卦,不過說法不一,這裏不再贅述。

現在進入夢回大唐時間。那是流淌著華麗血的天可汗時代,元日大朝會四方恭賀,凸顯中央權力的至高無上。傳言太宗曾用赤金箔做成賀卡,禦書「普天同慶」頒賜群臣,此風吹到民間,迅速普及,改梅花箋爲拜年帖,稱「飛帖」。玄宗時,《假寧令》規定「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給假七日哎,貨真料足黃金周,白樂天怎不樂上天:「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頻。」

守歲團圓,家族齊聚,「弟妹妻孥小侄甥,嬌痴弄我助歡情」。子時一到,街上便鐘鼓齊鳴,辭舊迎新。人們紛紛起身,晚輩給長輩行禮,奴僕給主人叩頭,道些「福延新日,慶壽無疆」的吉祥話。初一早,唐人喜歡在院裏竪起竹木竿,竿頂飄懸著紙或布做的長條形旗子,風來抖動,喚作「幡子」,祈求長命百歲。這兩天,出於家産流失的擔心,特別忌諱倒垃圾;倘有用壞的掃帚,子夜時分付諸庭燎,大火燒毀,即可倉廩不虛;穿破的鞋子,要在院內挖坑埋掉,則家裏會出所謂「印綬之子」。日本圓仁和尚大唐之行的年節見聞,更多佛教留痕——公元842年正月一日,他在長安見「諸寺開俗講」;俗講,是以通俗講唱形式傳播佛經奧義。民衆爭相入寺聽講,感受九天佛國的聖潔美好,驚嘆行善積德的種種神迹。

唐代的長安城有宵禁制度(中晚唐後宵禁廢弛,夜市日盛),日落以後城市居民必須返回裏坊,犯夜者往往要受極嚴厲的處分,只有上元節是個例外。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長安開坊市門,點燈慶賀,所有市民都可出門看燈,踏歌行樂,墜入帝國的夢幻仙境。在2019年爆款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裏,恐怖分子「狼衛」恰是準備挑上元節下手,「make a big news」。20年前的《大明宮詞》,也選擇了在上元節的長安夜,讓懵懵懂懂的太平公主邂逅了一張昆侖奴的面具,從此甘願套上一輩子無力掙脫不想掙脫的「長相守」枷鎖。誰讓微雲遮月,薛公子眼底盛滿笑意的星光,却連最明媚瑰異的燈會都蓋不住呢。

一念長安,再念開封。宋《東京夢華錄》是這麽講過年的:除夕,禁中呈大儺儀,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士庶不寐守歲。「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如馬行、潘樓街、州東宋門外、州西梁門外踴路,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皆結彩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之類,間列舞場歌館,車馬交馳。……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把酒相酬爾。」「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禦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裏」,什麽張九哥的口吞鐵劍、李外寧的藥法傀儡,什麽黨千的簫管、楊文秀的鼓笛,什麽猴呈百戲、魚跳刀門、使喚蜂蝶、追呼螻蟻,什麽賣藥、賣卦、沙書、地謎,統統小case。正月七日,「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綉交輝」,宣德樓上正中之位爲御座,天子駕臨,賞國都盛景;至於廣大「市民朋友們」,則於樓下露臺下觀看演出,並乖覺地在樂人引導下時不時高呼「萬歲」。自元宵至十九日收燈,五夜城門不禁;收燈畢,都人爭先出城探春;不久,清明節也快到了,適宜踏青……大宋的東京人,城會玩,太讓如今過勞的我們嫉妒了!

明清時期:已與今人近似

明清時期的春節習俗,觀二奇書《紅樓夢》與《金瓶梅》可領略大概。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的開頭,「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和鳳姐兒治辦年事」一句,拉開過年之序幕。

「賈珍那邊開了宗祠,著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又打掃上屋以備懸供遺真影像。此時榮寧二府內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一時,拿了請人吃年酒的日期單子來了,賈珍看了,命:‘交給賴升去看了,請人別重了這上頭的日子。……只見小厮手裏拿著一個禀帖,並一篇賬目,回說:‘黑山村烏莊頭來了。」

「已到了臘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挂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寧國府……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朱紅大高燭,點的兩條金龍一般。次日由賈母有封誥者,皆按品級著朝服,先坐八人大轎,帶領衆人進宮朝賀行禮。領宴畢回來,便到寧府暖閣下轎。諸子弟有未隨入朝者,皆在寧府門前排班伺候,然後引入宗祠。……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爵,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拜墊、守焚池。青衣樂奏,三獻爵,興、拜畢,焚帛,奠酒。禮畢樂止退出,衆人圍隨賈母至正堂上。……一時來至榮府,也是大門正門一直開到裏頭。……然後散了押歲錢並荷包金銀錁等物。」

「至次日五鼓,賈母等人按品上妝,擺全副執事進宮朝賀,兼祝元春千秋。領宴回來,又至寧府祭過列祖,方回來。……王夫人和鳳姐天天忙著請人吃年酒,那邊廳上和院內皆是戲酒,親友絡繹不絕。」

「至十五這一晚上,賈母便在大花廳上命擺幾席酒,定一班小戲,滿挂各色花燈,帶領榮寧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

賈府公卿之家,要辦年貨、祭祖、走親戚、請吃年酒、行禮拜夀領壓歲錢、熱熱鬧鬧過元宵。而土豪西門慶的家庭成員結構、人際關係網絡,雖相對不比那般高大上,過節該走的套路,却差不離。《金瓶梅》裏,「(除夜)置酒於後堂,合家大小——月娘等,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孫雪娥、西門大姐,並女婿陳經濟——都遞了酒,兩旁列坐」。「先是春梅……五個磕頭,然後小玉……磕頭;其次者,來昭妻一丈青惠慶……一般兒四個家人媳婦磕頭,然後才是王經……來保兒子僧寶兒、來興女孩兒年兒來磕頭。西門慶與吳月娘俱有手帕汗巾銀錢賞賜。」「到次日,重和元年新正月元旦,西門慶早起,冠冕穿大紅,天地上炷了香,燒了紙,吃了點心,備馬,就出去拜巡按賀節去了。」「那平安兒與該日節級在門首接拜帖,上門簿,答應往來官長士夫……後邊大廳,擺設錦筵桌席,單管待親朋;花園卷棚,放下氈圍暖簾,鋪陳錦裀綉毯,獸炭火盆,放著十桌,都是銷金幃,妝花椅甸,寶裝果品,瓶插金花,筵開玳瑁,專一留待士大夫官長。」

初一到初三,西門慶每日出門拜年,初四日到衙門中開印,表示年假放完了。但實際上,年節餘興悠長——清顧祿《清嘉錄》便指「(元日)薄暮至人家者,謂之拜夜節;初十日外,謂之拜燈節;故俗有,有心拜節,寒食未遲之謔」——遑論吃節酒、接路頭、破五、咬春、祭星、點灶燈等接踵而至的節令活動了。

元宵節,《金瓶梅》一大段對花燈諸品的描繪使得看客眼花繚亂:「山石穿雙龍戲水,雲霞映獨鶴朝天。金蓮燈、玉樓燈,見一片珠璣;荷花燈、芙蓉燈,散千圍錦綉。……七手八脚螃蟹燈,倒戲清波;巨口大髯鮎魚燈,平吞綠藻……轉燈兒一來一往,吊燈兒或仰或垂。琉璃瓶映美女奇花,雲母障並瀛洲閬苑。」潘金蓮「探著半截身子,口中嗑瓜子兒,把嗑了的瓜子皮兒都吐下來,落在人身上……引惹的那樓下看燈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通擠匝不開」,佻達任情的她自是故意的,名曰看燈而實欲人看。當天燃烟火、放炮仗、婦女走百病,一派綺麗穠艶風光,引人入勝、樂不思返。

上元的燈彩,具有穿越時空的魅力。在作家孟輝眼裏,此最爲春節營造氣氛。大年三十起,家家高挂花燈,兒童們提著各種燈籠到處奔跑玩耍。高潮在元宵節——並非只有正月十五日當晚賞花燈,十四日到十五日接連三晚,民衆傾巢出動遊街看燈,伴有各種隊伍表演傳統歌舞,如花籃舞、耍龍燈等。最誇張的是南宋,在臘月下旬就開始「試燈」,從官署到商鋪,一起把自家花燈挂出來檢驗效果,以便改進,同時也爲節日鋪墊氛圍,逗大家開心。另外,自冬至日的晚上起,舞隊開始上街表演歌舞,是彩排和訓練,也是滿足表演熱情,更是萬民同喜。

她不乏遺憾地對《新民周刊》表示,當代春節缺「狂歡」之感,所以普遍覺得「沒勁」。「傳統文化專家揚眉劍舞對我談到,在他的家鄉,元宵節本來一直有花燈遊行,這是每一年最盛大的活動,每個單位都要自己精心製作載著花燈的彩車。節日當晚,各單位派出一輛彩車,一輛又一輛花燈彩車列隊遊行,繞城幾圈,居民扶老携幼舉家上街觀賞。我想,這是新中國對上千年傳統風俗進行良好發揚的最好例子吧!既延續了往昔的花燈盛况,又賦予其新社會的組織形式,並且采用電力等現代技術,讓花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燦爛。可惜,據他講,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一年,該活動突然停止,此後沒有恢復。人們不適應這種缺失,於是,到了元宵節的夜晚,大家仍然要上街,在暗沉沉、空蕩蕩的街道上隨意走。」孟輝感慨,爲什麽有些地方「女人不上桌」之類的窮賤規矩倒留下來了,而不少傳統中美好的成分偏被放弃?

時代向前,中國發展,春節的形式必然會發生很多變化。孟輝指出,對於國際社會來說非常好的事情,是春節與其它文化的重要節日錯開,因此,在原本的旅遊淡季,讓世界各地區的旅遊業增多了一個營業熱點。但,這也意味著更多的中國人也許放弃老輩的過節方式,把春節視作度假,去登山、去潜水、去四處旅行……另一方面,外國的旅遊勝地爲了照顧中國遊客過節的心情,可能也會適當安排一些中國春節的內容。這樣,漸漸地,傳統的過年風俗可能會四外擴散,在其它文化中激發起奇妙的迴響。

春風送暖,自爾爲佳節;古今中外,共此欣欣意。

(孔冰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