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萊豬立委」或有各種不同結果

「報復性罷免」雖然一勝一敗,但細究起來,罷免黃捷案不能說是失敗,應是「雖敗猶榮」。因此,緊接著的罷免「萊豬立委案」,正在密鑼緊鼓進行連署中。其中針對高雄市民進黨籍「立委」高閔琳的第二階段連署,罷免團體爭取在春節年假之前完成補件;而台針對中市台灣基進籍「立委」陳柏惟,和台北市民進黨籍「立委」吳思瑤的第一階段連署,已經完成。由於該階段連署的「門檻」較低,因而應是沒有問題,在過年之後就將可進入第二階段連署。

表面上看,黃捷罷免案是失敗了,但只要對比此前藍綠兩造在鳳山選區的得票率,就可發現是「綠瘦藍肥」。實際上,黃捷罷免案的同意票與不同意票的比率相對,是百分之四十五點八比百分之五十四點二。而在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藍綠兩造的得票率卻是百分之三十二點三二比百分之六十四點七七;同時進行的「立委」選舉,以泛藍對泛綠比(國民黨+親民黨VS民進黨+時代力量),則是百分之四十點零一比百分之五十八點八六。因而可以說,在黃捷罷免案中,民進黨的得票比率下跌的幅度較為明顯,而國民黨的得票比率則有較為顯著的提升。雖然因為是在民進黨的「地盤」而落敗,但畢竟藍綠兩造的消長態勢,卻足以讓民進黨心驚膽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黃捷罷免案中,民進黨是以「總統」大選級別的規格迎戰的,從黨主席蔡英文親自下達動員令,民進黨中央「全黨救一人」,還出動到「國家機器」,全軍反撲,出盡了「吃奶的力氣」,雖然保住了黃捷,但不同意票的比率卻大不如前。而國民黨出於各種考量,並未用盡「吃奶的氣力」,雖然趙少康與江啟臣在最後時刻同框拍攝有鼓動作用,但畢竟時機已經遲了,若是提早一個星期可能效果更好;再加上趙少康在最後關頭聲稱「罷免案到此為止」,等於是潑了一盤冷水,因而戰力尚未完全發揮出來,但同意票的得票比率卻有所增加。如果民進黨是像對罷免王浩宇案那麼袖手旁觀,也如果是國民黨用盡力氣的話,說不好就過關了。

值得注意的是,縣市議員選舉是「複數應選名額」,如王浩宇所在中壢區有十個應選名額,黃捷所在的鳳山選區有九個應選名額,只需一萬多票,百分之八、九的得票率就可當選。而罷免案的罷免對象卻是「單一名額」,即使是罷免「門檻」為該區選民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也能高達六、七萬票,是當選票數的數倍。而且倘是藍綠對決,就是一半對一半,難度似乎較高。

而「區域立委」選舉,是「單一選區」,每個選區只有一個應選名額,這就導致往往勝出的候選人,得票率可能超逾百分之五十,而且得票數也高達十萬票。不過,由於罷免案的被罷免人也是「單一名額」,因而選舉得票率與罷免得票比呈現正比,不像縣市議員那樣是屬於「超限比例」。當然,「區域立委」當選者的得票率往往會超逾百分之五十,但罷免「門檻」的同意票得票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只要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就被罷免成立。也就是說,與縣市議員罷免案的罷免「門檻」所需要同意票數是其人當選所獲票數的數倍相反,在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的前提下,罷免成功所需要的同意票數,只是其人當選的得票數的一半左右。因此,只要罷免案的發動者卯足勁拉票,而對方的反制力度不足,罷免案成功的機率就將會較高。

這正是民進黨擔心之所在。因而也將會吸取王浩宇罷免案的教訓,參考黃捷罷免案的經驗,進行「全黨救一人」的熱處理。尤其是對於陳柏惟的罷免案,民進黨在二零一八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失去了台中市,而目前民進黨籍的「立法院」副院長,屬於「新潮流系」的蔡其昌正在籌謀參選台中市長,爭取連任台中市長失利的「交通部長」,「正國會」會長林佳龍也要「報仇」,因而可能會出現「新潮流系」與「正國會」這兩個對頭派系聯手合作的新情況。

而國民黨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將會將此一役視為「市長選舉前哨戰」,出盡全力支持罷免團體。台中市是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的家鄉,他的「立委」選區也是在台中市。因此,就必然會出現「府黨合作」的態勢——其中的「府」是台中市政府。但在民進黨方面,同樣也將是「府黨合作」——其中的「府」是「總統府」。這場戰役,也將是空前激烈。

但更不應忽略另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陳柏惟現在的這席「立委」,是挾著「太陽花學運」的餘威,「空降」台中市,以「過江龍」的姿態挑戰「地頭蛇」顏氏家族的顏寬恆,僅以微小差距獲勝的。而顏氏父子是當地的地方派系勢力的頭頭,籍著大甲鎮瀾宮的宗教影響力,盤踞多年,顏清標即使是在參選時坐牢,由其兒女在外代其進行競選活動拉票,也能當選。因此,顏寬恆對一時大意而丟了顏氏家族的議席,必不服氣,也必將會全力支持對陳柏惟的罷免,然後再參加「立委」補選,奪回失去的議席。以顏氏家族在該選區的地方勢力,進行高度動員,從來在此選區佔不到便宜的民進黨(就是因為如此才「禮讓」陳柏惟),看來要為陳柏惟護航,並不容易。而且,陳柏惟與王浩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憎厭值」較高,也是牙尖咀利,得罪人多,稱呼人少,較無人緣。他在沒有根基的大甲選區就將會較為吃虧。

而高閔琳和吳思瑤的罷免案則不同,因為兩人所在的選區,都是綠大於藍,而且兩人的問政表現都較佳,如果是以「報復性罷免」的因由發動罷免案,可能會引發反感情緒而致反彈。而且,吳思瑤是「新潮流系」主要成員,必會得到「新潮流系」全力護航,因而罷免案可能也像黃捷罷免案那樣,未能成功,會功虧一簣。

但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發動罷免黃捷的團體,雖然打出了「反萊豬」的旗號,意圖將罷免案與「反萊豬」結合起來,但黃捷對「萊豬」議題的態度較為模糊,尤其是在高雄市議會就「反萊豬」議案進行投票時,她借故離開議場沒有投票,藍綠都不得罪。因此,罷免團體的戰術並不成功。

而陳柏惟、高閔琳和吳思瑤這三人則不同,罷免團體就是衝著他們為「萊豬」極力護航的他表現,而發動罷免案,而且還乾脆就命名為「反萊委罷免案」,可能會起到發酵效應。

尤其是,蔡英文無條件批准「萊豬」進口,卻換取不到美國應允台灣當局參與雙邊貿易效應談判的回報。以至每星期無償支援美國十萬個口罩,要求美國支援十萬劑疫苗,卻也是沒有回報。這難免會讓台灣民眾不滿,因而可能會對三名「萊委」的罷免案,產生推動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發動的「反萊豬公投」,已經徵集到五十多萬張連署書,是「門檻」二十九萬的近倍,即使是扣除其中的「水分」,也保證能夠成案,並趕及八月二十八日的「公投案」投票。如果這幾件罷免案也能趕及在同一天投票,「加疊」的效應就將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