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透過「雙循環」利「十四五」開好局 劉紹滿

  舉世矚目的今年全國「兩會」將於明後兩天在北京開幕,實在值得喜慶,不再因新冠疫情而推遲,這是標著我國已成功戰勝新冠疫情,這更是離不開中央政府的精明領導。眾所周知,今年全國「兩會」特別受到關注的就是,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兩會」的召開,相信中央當局隨即會公佈「十四五」相關的政策內容。而澳門未來的發展更是離不開國家政策上的支援,應要結合自身「一國兩制」的優勢,透過積極參與國家經濟「雙循環」發展,及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有利助力於「十四五」開好局。無疑,對於今年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一定會對澳門未來「一國兩制」事業的穩健向前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表示,「十四五」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時期。澳門將把握機遇,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筆者相信,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十四五」規劃內容亦即將公佈,對於澳門的未來發展,對澳門未來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有非常之大的作用與意義。正如,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日前所言的,今年國家將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十百周年之年。在國家新的發展階段,澳門各界必當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全面投入規劃中,積極推動工商界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參與國家經濟「雙循環」發展,務實參與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為國家發展出一分力。還如行政長官日前指出的,今年挑戰與機遇並存。面對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的影響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的緊迫形勢,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的指示精神,努力將澳門特區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為此,特區政府將團結各界人士,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堅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恢復工作,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主動對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值得指出的就是,經過今次新冠疫情考驗,我們都知道,澳門經濟過度依賴旅遊博彩業的脆弱性在疫情衝擊下更為突出,社會已深切感受到「一業獨大」帶來的巨大風險。對此,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表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澳門未來的必由之路。而在旅遊博彩業基礎上發展的縱向多元化,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業獨大’的狀況,迫切需要深入探索和開拓經濟適度多元的路子,時不我待。」 但他還指出,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實現恢覆性增長,而內地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覆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預計今年仍將是經濟表現最好的國家。國家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新的歷史機遇。此外,今年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始實施,有利於澳門主動對接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也有學者認為,澳門可以在「一國兩制」下成為「雙循环」的節點和轉換器,實現雙發展。通過「雙循環」與灣區其他城市聯手,可進一步提升澳門品牌,進而打造灣區品牌。同时,也應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抓住「一帶一路」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所帶來的新全球化機遇,抓住「雙循環」發展機遇,儘快尋找新的與大灣區經濟合作的模式。
  其實,澳門作為與葡語國家合作的「橋頭堡」,融入「雙循環」能為自身發展提供重要機遇。正如有學者所言的,澳門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點,應積極配合國家戰略部署,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以及發揮政策、區位、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打造「雙循環」戰略支點。國家因應全球形勢提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並即將開啟「十四五」規劃,為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突破性的歷史機遇和有利條件。特區政府對此需兼顧頂層設計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儘早編制好特區第二份五年規劃,出臺系列政策舉措,重點結合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服務國家新形勢下的對外開放和澳門經濟持續發展。也有建議認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到將促進綠色金融發展,與澳門的特色金融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如實現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將進一步推進澳門在債券、證券和基金方面的發展。澳門對此應把握自身優勢,在後疫情時代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澳門在新的「雙循環」格局中,需與區域內核心城市錯位發展,體現比較優勢。在特色商貿、特色金融、特色科技共同驅動下,澳門將加速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更有利於進一步發揮作為「國家開放前沿」和「國際交流樞紐」的職能型門戶城市功能。
  據瞭解,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準。對於「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涵,有幾個方面理解:第一,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必須從「以外促外、兩頭在外」外向型發展戰略為主題的發展格局轉換為「以內為主、以內促外、內外聯動」的新格局。這種轉變不僅僅是國際大循環內生動力、發展格局、發展模式發生巨大變化的產物,更是中國內部主要矛盾所呈現的新現象和新規律所決定的。從歷史來看,任何一個大國要想在國際大變局中拔得頭籌、贏得勝利,必須以內為主,必須要紮穩自身的基本盤,必須在國內大循環的基礎上實現關鍵技術、核心技術、 「卡脖子」技術的全面突破,才能夠真正實現發展與安全之間的統籌。第二,「雙循環」發展格局必須要以滿足國內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以擴大內需作為它的戰略基點。同時,要達到這樣的幾個要求所依託的必須是以國內分工體系、以國內技術動態良性發展、以國內大循環暢通為載體,而不是將運行重心依託於國際大循環,依託於世界的技術進步,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技術進步、發達國家的市場需求以及整個政治格局之上,要把目前我們面臨的發展的主要目標放在更好的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之上。因此,「雙循環」格局是國內分工體系、國內技術發展和國內市場自我良性循環三位一體的體系,是以內為主、安全為底線的內外互動的一種格局。第三,「以內為主」並不意味著內迴圈是封閉循環。內循環本質上是開放的,並且內循環必須要滿足高品質發展,它本質上要依從於更高水準的開放,更為法治化和制度化的開放,但這種開放不是為開放而開放,而是要以內部循環的暢通、以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滿足作為落腳點。因此,我們也會看到「以內為主」不僅不拒絕國際大循環,並且要求我們要以更好的、更有彈性、更為安全、更為深入的國際大循環參與作為前提、補充和有機的組成部分來進行展開。
  此外,內循環必須以突破「卡脖子」技術,全面實行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作為它的動力源。目前處於大國博弈的關鍵期、民族復興的視窗期,最為重要的關鍵是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的發展主要來源於高水準人才的創新力以及整個技術創新和要素生產力的提升。「雙循環」不是靜止的循環,而是一種動態的循環,它不僅要滿足靜態資源配置的有效,更要滿足跨期資源配置的有效,這一點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技術創新、技術革命上的顯著制度優勢。「雙循環」新發展戰略檢驗的根本標準依然在於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在未來5年期間就體現為是否能夠有效突破卡脖子問題,實現創新驅動。第五,我們參與國際大循環必須以內為主,必須以內生技術發展突破「卡脖子」問題為基礎來進行重構國際合作的新平臺和國際競爭力的新基礎。我們要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但是必須要有自身的能力、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不是來源於簡單地參與國際,而是來源於內部大循環的暢通,來源於自我生產力的快速突破。當然,另一方面,新的國際大循環也要適應國際分工在新形勢特別是在國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格局、新規律下的一種狀況。因此,我們在「一帶一路」的佈局,在進出口戰略上的安排,在資本輸入輸出上的定位,在一系列的對外政策上要有一個新的定位、新的佈局,不是簡單地依託於美國市場,簡單地依託於美國技術。我們要順應目前這種全球化週期性、趨勢性、結構性的變化,在洞悉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新的佈局,通過新的國際佈局進一步助推國內大循環的暢通,進一步形成我們利用國際資源、國際市場的這種新的制度基礎、新的戰略舉措。
  可見,目前社會對於「雙循環」的意義、內涵、概念已經作了很多的解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思想將成為「十四五」規劃的核心主導理論和主導思想。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因應新形勢,國家提出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這對於澳門來說既是機遇與優勢,也是責任與擔當。正如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所指的,澳門將繼續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立足國家發展戰略大局,充分利用澳門的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發揮平臺作用,積極參與國家「雙循環」以及「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深化並擴大與內地和國際經貿科技交流與合作,持續推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可見「十四五」時期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時期。澳門應把握機遇,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在國家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澳門需要準確把握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利用特殊地位,發揮獨特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經濟「雙循環」。筆者也相信,對於即將開啟「十四五」規劃,將為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突破性的歷史機遇和有利條件。未來應用開放和創新的思維,打造結合「一國兩制」優勢,與國際規則高度銜接,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因此,本澳未來在「十四五」規劃期間,特別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應繼續緊密跟隨國家政策,善用機遇,未來更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尤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各項建設,引領澳門更好更快發展。開創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新局面。未來,本澳應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雙循環」戰略部署,充分發揮並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及「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定位,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載體,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把握國家「雙循環」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