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型科企落戶促澳多元關鍵在於人才政策 陳觀生

  過去本澳博彩旅遊業迎來高速發展,連帶商界、企業、青創更多聚焦博彩旅遊相關行業,但疫情下凸顯澳門產業多元的重要性。有聲音冀政策傾斜引大型科企落戶「以大帶小」帶動本澳企業、人才和經濟邁向多元。而《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的稅務優惠制度》,將從2021年4月1日起全面生效,能否吸引科企落戶亦值得關注。
  立法給予稅收優惠仍未足夠
  新一屆政府多次表明加快經濟多元步伐。參考內地城市發展高新區、科創城市的經驗,大多先以政策傾斜引目標大企業落戶當地以加速目標實現。若可提出優惠條件,再以澳門「一國兩制」優勢,吸引大型科企巨頭如阿裡巴巴、網易落戶澳門或橫琴,又或吸引在二線城市冒起的科企落戶,其帶動技術和人才,繼而亦令本地人才、企業成長,且往多元方向發展。
  按照二零二零年財政年度特區政府施政政策,為鼓勵更多本澳企業、人才和資金投入到創新科技研發和應用領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推動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特區政府制定從事科技創新業務的稅務優惠制度法案。
  法案將「科技創新業務」定義為創新發明或以創新方式將科學知識、技術或工藝應用在產品製造或服務提供方面的業務,尤其是應用於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中醫藥、節能環保、海洋工程、營養等領域的業務或有關該等領域的創新發明。
  法案建議,在澳門已辦理商業登記、主要從事科技創新業務滿一年的所得補充稅A組納稅人中的自然人或商業企業主,可享有所得補充稅、不動產移轉印花稅、房屋稅及其雇員的職業稅稅務優惠,並適用於自2021年度起的所得補充稅及職業稅。
  為體現稅務優惠申請的公平性及專業性,法案建議設立由財政局、經濟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代表,以及屬科技範疇的工商界及學術界具聲望人士組成的科技創新業務評審委員會,對稅務優惠申請中有關科技創新的業務進行分析和認定。
  細則性審議法案時,立法會建議在標題中加入「企業」一詞,即「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從而更清晰法案規範內容。獲得稅務優惠要件方面,法案建議稅務優惠只適用於主要從事科創業務企業。政府將根據企業開業時向政府申報的公司章程、營業稅登記等資料,判斷公司是否主要從事科創企業,並會派員查核,再由評審委員會分析認定。另外,法案最初文本不包含「要求利害關係人在澳門特區庫房不存在債務」的規定,一常會認為應將規範加入法案內。政府聽取意見後,在法案最後文本第三條新增第四款,即經財政局證明不是澳門特區庫房的債務人,才能受惠法案規定稅務優惠制度。複核制度方面,法案規定評審委員會自分析認定當年起計第四年內,須複核受益人所從事科技創新業務的情況及事實,並發出具約束力的複核意見書。這種透過事先申報、認定及事後複核制度,將可避免企業假借從事科技創新業務逃稅。此外,法案最後文本規定,若政府第四年複核時發現企業不符合科技創新業務資格,有權要求企業繳回已豁免稅項。
  《從事科技創新業務企業的稅務優惠制度》已刊登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將從2021年4月1日起全面生效。但這個法案對本澳發展科創產業仍遠不足夠,新興產業發展離不開人和土地,法案在這兩個方面沒有多少涉及,需盡快出臺相關法案配套,本澳科創產業發展的基本法律架構才能建立。
  疫情後澳門必須尋找新發展方向
  疫情下再次凸顯澳門產業多元的重要性。提及澳門,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博彩,或許還有旅遊和美食。但即使沒有疫情的影響,澳門的經濟正在發生變化,而且可能是一個快速的變化。2015 年以來,澳門博彩業發展疲弱,持續多年的「博彩驅動型」增長黃金期眼見已過巔峰,曾經被快速增長掩蓋的經濟社會問題日益明顯,未來何去何從?澳門正基於現有的狀況,培育和嘗試新的發展方向。另一個原因是外部環境的變化:澳門需要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在「一國兩制」安排下,澳門將如何發揮獨特優勢,對接這兩大規劃,以提升自身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並服務國家所需?這是個緊迫的問題,同時意味著無限可能性和潛力。
  澳門人均GDP 全球排名第三,但仍然存在自身的困擾,其中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已經達到較高水準下如何持續的問題。近年來,澳門經濟發展具有如下特點:其一,持續多年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結束,經濟發展已經步入調整時期。澳門GDP 增長率在2015 年後迅速下滑,經濟發展新動力匱乏,經濟結構調整的節點已經來臨。其二,原有經濟結構高度單一、脆弱,一支獨大的博彩業佔據GDP 的80%以上,近年來,博彩業發展疲弱,對經濟增長拖累現象嚴重。發展的新動力仍處於培育期,產業結構失衡矛盾加劇。其三,在澳門傳統四大產業中,過去30 年製造業大幅萎縮,其占澳門GDP 的比重從1989 年的21% 下降到2013年的0.6%。其四,雖然澳門政府積累了較多的財政盈餘和儲備,但儲備的投資回報一般,不能為未來發展提供更多支撐。財政儲備是澳門寶貴的資源,主要目的是為澳門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支援,以及應對如今次疫情這樣的突發危機情況。但澳門外匯儲備的平均投資回報率通常為3% 左右,沒有完全承擔為澳門特區儲蓄財富的使命。澳門使用財政儲備建立的投資基金剛開始進入運作階段,對項目的選擇也非常慎重。
  為了解決澳門上述問題,中央政府提出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培育新動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發展思路。在此過程中,澳門嘗試扶植了多個新興產業方向,如會展業、文化創意產業、中醫藥產業、海洋高新技術產業、休閒購物、環保產業、電子商貿新產業,等等。不過,這些產業的發展均遇到各種問題,距離多元化、新動能的目標差距還甚遠,發展路徑需要深入探討。
  今次疫情也充分暴露出,澳門產業單一、行頭窄,工種選擇少,當經濟逆境時,更易影響就業環境,失業者轉業絕非易事。近期旅客量回升,無奈「僧多粥少」,企業仍處於水深火熱。探索更多新思路,扶助行業覓出路,推升勞動力密集行業如製造業加快升級轉型,或可為澳門經濟多元、穩定就業探索新路向。
  從發展路徑選擇看,澳門區域相對狹小、土地的承載能力有限,決定了其核心產業不應該是農業、製造業這兩類需要土地投入的行業,而應集中在服務業。澳門資源較為短缺,稟賦不足,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核心產業的選擇應是產業鏈中單位產出最高、附加值最大、利潤率最高的環節。就行業性質而言,澳門不應是提供普通的日常型消費的地方,而是提供非日常型高端服務和體驗的區域。在此前提下,澳門發展金融業和科創產業的研發中心會是好的選擇
  破解人才癥結引大型科企落戶
  對商界而言,若見到政府主力推動某產業,且該產業具有前景,相信有很大投資吸引力。過去投資多集中博彩、旅遊綜合體相關行業,主因在澳投資與回報率相符的項目不多,且在澳難見特色項目。即使新興產業潛力大,惟礙於本澳人才癥結未解、配套未完善,前景難明,不敢輕舉妄動。
  國家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目標在於支援港澳地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內地與港澳地區的交流合作。這無疑給澳門地區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澳門應緊緊把握住有利時機,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借力實現新的發展。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整體規劃下尋求自身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需要考慮資源稟賦、現有的產業結構及相應的路徑依賴、潛在的突破缺口、長期發展的定位和增長動力等。
  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大背景下,澳門應在以下方面破解人才癥結。第一,創造具有吸引創新人才的優勢和機會。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重要轉變是區域經濟發展由之前的「貿易引領經濟發展」轉向「服務業和創新引領經濟發展」。典型灣區的發展歷程分為:港口經濟-工業經濟- 服務經濟- 創新型經濟4 個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對標的三藩市灣區就是以科技創新為主要特點,位於灣區南部的矽谷聞名於世。即使是以金融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要特點的紐約灣和東京灣,也處於服務經濟向創新性經濟轉軌的過程中。
  當前,珠三角製造業比較發達,整體處於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香港、深圳已經出現一些創新型經濟的特徵。澳門受制于空間資源的約束,無法容納先進製造業,也難以從事大規模、產業化的技術創新。更好的選項是,根據已有的優勢或產業基礎,吸引幾項細分技術創新團隊入駐,如生物技術、人工智慧、互聯網和材料等領域。考慮到高端技術創新的團隊通常是人數不多的小團隊,澳門可以通過個人稅收減免、提供優越生活環境及研發基地等吸引高端技術人才,在澳門進行研發後轉讓研發成果,或對接廣東的製造業基地。對澳門而言,這是可行性較高、成本較低且收益豐厚的一個選擇。對研發人員而言,由於基礎研發耗時較長,且香港與深圳的生活成本過高,而澳門外接國際研發,內聯生產基地,加上優惠的稅收政策和其他支持措施,對研發團隊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在澳門具有吸引研發團隊的經驗後,再逐步擴展到更多產業,逐漸形成以技術研發和轉讓為目的的基地。
  第二,大力吸引和培育人才,為大灣區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個可能的瓶頸是人才的缺乏。為適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需要,澳門應當加快人才市場的開放。這方面可以參考內地多個城市的經驗,提出「來澳門的都是澳門人」的理念,本地居民和移民共用澳門的市場環境,澳門政府鼓勵在澳創新創業,提供寬鬆的市場環境,移民通過自身努力為自己創造福利。同時,澳門教育設施相對發達,本地高校資源具備為大灣區建設提供人才教育培訓的條件。國家應當積極鼓勵,允許澳門高校擴大在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招生範圍,發揮澳門的教育基地作用。澳門自身也需要更加主動,不斷充實教育內容,完善教育體系,改進教育品質,把澳門打造成為大灣區一個重要的教育基地。
  第三,打造中華文化和多元文化交流合作中心。澳門可以每年定期舉行中國文化與多元文化的交流合作活動,與此同時,澳門還可以在「大娛樂業」概念下尋找其他有潛力發展的行業。例如,依託大灣區科技企業的創新,在澳門建立多類型的VR 體驗館,航太科技和其他尖端科技的大眾消費場所等,尋找產業和消費市場之間的結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