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政治智慧藝術VS有台階下見好就收

  筆者日前分析說,政治學教科書有一句名言,「妥協是政治的藝術」。在這裡,「妥協」並非是屈從「跪低」。據《商務新詞典(縮印本)》的解釋,「妥協」為「用讓步的方法避免衝突或爭執」。因此,「妥協」的意思仍不單純指「放棄原則/理想」或「屈服」,它牽涉的,並非「完全放棄原則」,也非「屈服」或單純的「退讓」。所謂妥協,就是爭論中的各方通過談判、溝通互相讓步來解决分歧。沒有妥協,政治就只能以暴力衝突收場。民主政治不能杜絕衝突,但是可以化解衝突,能變惡性衝突爲良性衝突。
  筆者當時引述「妥協是政治的藝術」的命題,推出是針對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特區政府推出的「二零二一穩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中的電子消費優惠措施,遇到部分市民的質疑及批評之後,作出解釋說明,並對消費優惠計劃考慮不夠周詳,在使用方式上令市民困擾,引起社會不同的意見,而表達抱歉,及承諾特區政府會認真聽取社會意見,提出較為簡單的新計劃,以及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連日來走訪不同團體,說明特區政府推出「二零二一穩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的原意,並收集各界別的意見和建議,以便完善相關方案。因而認為特區政府當時的表現,可說是在一定角度上,體現了「妥協是政治的藝術」。
  而從特區政府這幾天化解「社區發展新動力」計劃發動組織遊行的社會危機中,所採取的方式及所獲得的預期效果,更是體現了「妥協是政治的藝術」,而且有著「深化」領悟及運用的跡象。當然,「社區發展新動力」的宣布取消遊行,也是符合「妥協是政治的藝術」的原理,在堅持初衷的同時「見好就收」,——盡管仍然有著「被迫」及「無可奈何」的心猶不甘和遺憾。
  在特區政府方面,既堅持了電子消費券並非是普及性政策,而是希望透過消費優惠振興經濟,帶動澳門市場資金循環,穩企業進而達致保就業的原意,又尊重民意,針對部分市民的意見,對電子消費券在三個方面進行靈活調整。筆者形容此新方案是「趨向消費卡」,而特區政府的正式稱謂是「消費卡模式」。正因為如此,使得「社區發展新動力」計劃進行遊行提出幾個口號的正當性和相對性,幾乎消弭殆盡。而且,因為這個新方案獲得多數市民的「收貨」,不但是各主流社團紛紛表態支持,而且在「茶餐廳政治論壇」及社交工具也普遍贊好,顯示民意已經發生了逆轉性的變化。
  機不可失,趁熱打鐵。將於幾日後退休的衛生局李展潤局長,繼續發揮其在一年多來的抗疫鬥爭中敢於擔當的精神,「站好最後一班崗」,在計劃遊行的前一天上午,約見發起遊行的區錦新議員,指出鑒於是次遊行活動人數的不可預測性和不可確定性,發起人申報的遊行人數由最初的一百五十人更改為五百人,活動發起人未能確保活動符合之前發出的各項防疫要求,故而根據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和第8199M號法令有關規定,通知發起人暫停舉辦此次活動,違反者可能導致觸犯《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條的違令罪。
  區錦新也在會晤中表示,雖然申報為五百人,但因無法阻止市民參加,故無法確定最終的人數;其次,無法確保沒有發燒的人參與遊行;第三,能確保所有參加遊行人士配戴口罩;第四,對於每個人保持一米距離的要求,只能呼籲但無法確保;第五,就如何確保圍觀人士的聚集有困難,希望警方幫忙。
  經濟財政司李偉農司長也在同一天早上約見吳國昌和區錦新兩議員聽取意見,並明確表示,政府將順應民意,保證讓希望使用消費卡的市民可以使用消費卡,保證長者或十二歲以下之澳門居民都同享此項優惠措施。當局並且會加上啟動金讓市民可直接使用,而減少市民被逼先消費才後獲優惠的不快感受。
  當天傍晚,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發出新聞稿確認,當局「將會循使用消費卡模式方向來優化電子消費優惠計劃,讓居民更便利享用今次優惠」。
  區錦新在接到衛生局的書面通知後,傍晚與吳國昌議員等人一道,以「社區發展新動力」的名義發出通告,正式宣佈由取消「三二八遊行」,並向公眾致歉。「社區發展新動力」還呼籲,由於遊行活動取消,公眾避免到塔石廣場聚集,以免引起誤會而被警方強指為非法集會。當然,「社區發展新動力」也聲稱,今次遊行雖未能進行,但民意已能較清晰地表達,也得到政府的正面回應。
  事後,區錦新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政府明顯不想見到遊行,但今次政府「好精」,由衛生局出手,從而減少政治的敏感度。「因為若是由警方出手的話,就變成是警方打壓;但用防疫為由,我們好難抗拒,因為衛生局提出的幾個要求是很難確保可以做到。」
  事實也正是如此,這才折射出特區政府的政治智慧和藝術。一方面,採用了「胡蘿蔔與棒子」雙結合的手法,及時地化解了這次遊行其實是社會危機。另一方面,即使是使用「棒子」,也講究藝術手段。由於此前治安警察局已經發出了不反對通行書,倘是由警方要求停止遊行,可能會被批評為「不守信用」。而且,由具有「政權機器」性質的警方出面制止,也容易被國外的反華勢力鑽空子,以「人權」的藉口干涉中國內政。而由衛生局出面,以防疫的理由予以制止,則是師出有名,目前正因疫情肆虐而焦頭爛額,也要採取嚴厲防疫措施的各西方國家,無話可說。
  不過,從另一角度看,治安警察局「出手」,仍具有一定的理由。那就是,當初向治安警察局提出遊行預告的,是以區錦新個人名義。但後來舉行記者會宣布舉行遊行時,卻是打出「社區發展新動力」的旗號,這並非是申請單位。如果有心「揪秤」,仍有其理由。但在現實國際大環境下,還是盡量注意避免「瓜田李下」。
  有人質疑說,為何馬拉松、大賽車卻可以進行?其實這是偷換概念。實際上,無論是馬拉松還是大賽車等,進行場域都是封閉式的,而且在入場時必須提出核酸檢測報告或進行測溫,甚至外來車手的還需按標準進行醫觀隔離。而遊行則不然,不但是塔石廣場和對外行進沿途是全開放的,而且主辦者根本不可能進行測溫。
  還有可能會發生「陰謀論」的是,最擔心競爭對手或其他甚麼人混進遊行隊伍中,故意搗亂,釀成混亂以至暴亂。這就必然會「入」主辦者的「數」。失流失支持者的選票,流到與其同質性甚高的其他參選團體,還是不算小的小事;倘因此而要負起刑責,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則是大件事。
  對此,已經參與社運三十多年的吳國昌,區錦新等人,是心中有數的,也感到承擔不起種種責任。因而宣布取消遊行,盡管是承受力此種壓力,但也可算是「見好就收」。何況,即使是沒有衛生局要求取消遊行,但由於政府計劃推出的新方案已獲市民們接受,也有不少市民呼籲「見好就收」、「不要攪亂澳門」,因而再舉行遊行就是「為遊行而遊行」,為選舉造勢的意圖更為明顯。如果參與遊行不到五百人,就認真「失威」,畫虎不成反類犬,不但未能收到為選舉造勢的效果,反而被人「睇死」,選舉結果可能無面目見江東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