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私益最大平衡,自主推動雙管齊下

  在面對臨近澳門的廣州和佛山兩市突然爆發較為嚴重的疫情,更接近澳門的珠海和中山兩市正在部署全員檢測的高度戒備措施之下,澳門也沒有任何鬆懈,而是同步採取了必要的收緊收窄防疫措施。繼從前日起實施較為嚴謹的口岸通關檢疫措施之後,昨日在「對內」領域,也實施了進入設有堂食的飲食場所,及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還有進入公共行政部門等設施,必須出示澳門健康碼綠碼的措施。市民們基本上都能自覺遵守,「忙中不亂」,秩序井然。這除了是在得益於經過一年多的防疫工作的實踐鍛煉,尤其是去年初底嚴峻考驗,澳門居民已經建立了較為自覺的防疫意識之外,也與澳門居民雖然是利益多元化、訴求多樣化,但在關係到全澳整體切身利益的重大議題上,還是基本團結、求同存異的。這是澳門特區的「一國兩制」事業能夠獲得較佳成績的根本保證。
  即使是平時異議較多,尤其本來目前是立法會選舉呈交提名團體確認名單的最後限期,按過去慣例,可能會有參選團體藉此批評政府的施政,以爭取聲量及支持度,但這兩天卻是出奇的「平靜」,反而是在互聯網社交工具上,倘有人表達某種「不耐煩」的情緒,卻有眾多的跟進留言進行較為理性的反駁或澄清,恍似進行「網上教育活動」,這是過去想像不到的現象。
  這是行政長官賀一誠在過去的一年多,領導特區政府和全體「澳人」戰勝疫情,對比起周邊其他地區更能安心,而且獲得唯一「豁免醫觀特權」口岸等自身利益的肯定和讚賞。也因為特區政府的各種防疫措施,縝密到位得體,在嚴防死守和尊重個人自由隱私的兩者之間,取得大致上的平衡,不搞「一刀切」,更不是「朝三暮四」,保持相對穩定,只是在此次特別狀態下,才有所緊縮,因而也感覺到政府的所有防疫措施,都是出諸有據,不會「亂來」,而高度地信任及支持。
  實際上,雖然與過去一年相比,今次措施確實大幅收緊,但已經比去年初寬鬆得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微即使如此,仍帶有很大的靈活性,將澳門居民和遊客權益擺在首位。比如,對從廣州機場乘坐交通工具,直達珠海或澳門,中途沒有下車接觸來自風險區的澳門居民和遊客,或者沒有任何人士於中途上車,就被視為沒有去過相關風險地區,相關居民或旅客無需於健康申請上填寫曾經前往廣州,可以享受澳門與內地其他航點之間的入出境檢疫措施。這就是實事求是之處。另外,在仍然允許在海外的澳門居民返回澳門的同時,根據台北機場對轉機實施了高度限制的實際情況,開放了新加坡機場轉機。當然,必須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以把守好澳門「國門」,實質上是國家的「第二國門」。這正是澳門在四百多天沒有任何一例本地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病例,因而獲得國家高度信任,給予澳門口岸在履行一定防疫檢測條件下,全國對中國公民入境唯一豁免醫觀口岸的重要依據之一,澳門特區決不能「自廢武功」。
  應當說,除了普遍進行核酸檢測之外,提高疫苗接種率也是一個可行措施,而且更是在尚未成功研發特效藥之前的最佳防疫方式。此前,廣州居民對接種疫苗也是不那麼主動積極的,但在此波疫情爆發後,他們全員自主地排隊,在大太陽或暴雨下互相體諒、偕老愛幼,配合完成所有的措施,場面「虛撼」,在人民與政府的齊心協力下,三天共篩查了二千多萬人次的辛勞成果,再次體現了全民防疫的决心以及國家愛民的仁心。這個場景,可能使得澳門居民受到感染,當然有感受到了疫情「殺到埋身」的壓力,因而近日接種疫苗的自覺性有所提高。但公佈的數字仍未能盡如人意,距離建立群體免疫屏障的接種率疫情尚遠。
  有不少人提出仿效香港或其他地區方式,給予物質利誘或其他獎賞誘因。然而,香港推出物質刺激的多是私人單位,而且是地產財團推出樓宇單位為噱頭。其實這是在「補償」,因為前段時間的各種暴力「反中亂港」事件,除了是外部勢力插手,與內部「反中亂港」勢力聯手推動之外,在香港內部因素,地產財團抗拒特區政府增加公眾樓宇及土地供應,囤積惜售樓宇單位籍以抬高樓價獲取暴利,致使年青人以至中產人士無法「上樓」,而導致他們特區與特區政府失望,也有密切關係。因此,才有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國慶節假期親自探訪「劏房」住戶,及特區政府仍要堅持在填海造地,還追查某些囤地奸商。對此,這些地產財團是心知肚明,因而在「九牛」中拔出「一毛」,拿出一兩套住宅單位或相當於其首期的資金,作為「贖罪」。
  正因為如此,澳門特區政府就無須仿效此類手法。其實,澳門有自信的理由,這也是賀一誠在參訪上海時強調四百多天沒有任何一例本土確診病例的理由;也是澳門堅持與廣東省「同步」對香港實行「通關」措施的重要原因。也是對去年疫情初起時,未與澳門特區政府商量,就單方自行關閉作為澳門經濟命脈及人員對外往來通道之一的的港澳碼頭的「適當補償」。
  前日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會長吳在權主動發言稱,有人問他會否推出類似做法,他直言這類做法他很欣賞、很鼓勵;但一個社會的進步是應該用正面的教育,所以商會將會在業界更多的宣傳接種新冠疫苗「既為已,又為人」的訊息。這就是澳門地產商人的正確認知。而且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在過去,就有不少人批評,澳門人普遍有「巨嬰情結」,似是什麼事情都要依靠特區政府,頗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之態,缺乏了一種自力更生的精神。但在疫情「殺到埋身」時,即使沒有動員,也自行去接種了。當然,民間企業尤其是博彩業主所採取的鼓勵措施,是其企業行為,除了是為員工利益之外,更是要為本身商業利益著想,並非是面向社會的行為,因而不具有香港地產商的性質,這是其自主行為,不應被視為催化「巨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