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鄭家大屋外牆屢被刮花說開去

  從由中央出手,幫助「澳門歷史城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之後,如何在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遺產」促進澳門旅遊業發展的同時,更應維護保育好「澳門歷史城區」,就是一個切身的辯證話題。在此前的「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世界遺產中心亮出「黃牌」的問題尚未能獲得安全妥善決之前,又發生了新情況,就是鄭家大屋的外牆屢被刮花的問題。
  實際上,六月間,鄭家大屋的圍墻再次被車輛刮花,受損壞的外墻位於媽閣街七號至十三號之間。據文化局表示,六月下旬巡查時,已發現鄭家大屋夯土墻有被明顯刮損情况,刮痕長約三至四米,預計修復費用需要一萬四千元。這已是近日第二次發生此類情況,文化局已就事件報案,幷會盡快開展後續的修復工作,持續與相關部門研究改善措施,幷已增設包括路面减速墊、路緣石、限速牌等,幷將繼續與研究優化該處道路情况。
  昨日司法警察局宣布,該局在接到文化局報案後,司法警員透過現場監控錄像及調查後,發現一輛俗稱為「田螺車」的混凝土車經過相關路段時,車輛部分撞到鄭家大屋的外牆,造成損毀。涉事的六十四歲本地男司機為逃避法律責任,沒有即時停車及通知警方,有人已承認犯案並願意作出賠償,他將被以加重毀損罪移送檢察院偵辦。
  鄭家大屋不但是「澳門歷史城區」中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而且鄭家大屋的主人--鄭觀應,更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但與孫中山先生過往甚密,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常與鄭觀應在鄭家大屋議論時政,而且還是毛澤東當年年少時,關心國家時事的「啟蒙者」。據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又名《紅星照耀著中國》)所載,毛澤東最早接觸的政治性書籍,就是鄭觀應在鄭家大屋撰寫的《盛世危言》。毛澤東在一九三六年對斯諾回憶自己當年閱讀《盛世危言》的感想:「這本書我非常喜歡。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義學者,以為中國之所以弱,在於缺乏西洋的器械——鐵路、電話、電報、輪船。」因此,維護保育好鄭家大屋,不但是對「世界文化遺產」負責任,履行對國際組織的義務及責任,而且也是從澳門特區的角度,維護好中國的近現代革命史,尤其是目前仍是在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
  其實,自澳門回歸尤其是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於二零零一年接管鄭家大屋之後,就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宅進行修復工作。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因應建築物的原有結構,運用同類物料進行修復,盡可能恢復建築物昔日面貌,於二零一零年二月完成整體修葺工程,全面向公眾開放。因此,鄭家大屋的內部保護,還是可以向全體「澳人」及協助澳門「申遺」的中央政府,以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作出「交待」的。
  但此次鄭家大屋外牆遭受刮花事態,卻暴露了一個並非是屬於文化局責任的問題,那就是鄭家大屋外牆對開的媽閣街,該路段行車路面淨寬度僅約二米,是整條媽閣街最窄的路段,不但無法設置合規的行人路,就連普通車輛都要小心通行,以避免損壞鄭家大屋外墻。但還是發生了鄭家大屋外牆被刮花的意外,而且還不止一兩次。而且,有附近居民反映,該段路是日常出行的主要路段,且附近有學校,上學及放學時段車輛及行人較多,步行的學生也會途經該道路,繁忙時段人車爭路情况相當普遍。身材矮小的學生難被駕駛者察覺,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因此,有團體建議,當局應在合適的位置安裝更多輔助鏡,令駕駛者可清晰掌握路况。修復夯土墻後,亦應考慮對行車寬度及夯土墻外觀影響最少的原則下,在墻身或其他固定結構安裝厚度適當的鋼板或亞克力板,再塗上與墻身顔色一致的油漆,以保護夯力墻免再次受損。同時,應在該路段前段位置增設路面收窄及注意行人的警示標號,提早對駕駛者作出警示,以多種措施去兼顧行人安全、保障駕駛者的利益及維護文化遺産。
  這個建議雖然是好,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且,在墻身安裝鋼板或亞克力板,再塗上與墻身顔色一致的油漆的點子,也不符合保護「世遺」必須注意其「原真性」的原則。
  如果此情態不處理好,將來還將會發生鄭家大屋外牆屢被刮花的意外。而隨著內地疫苗接種率的普遍提高,群體性免疫屏障即將建立,澳門特區也能繼續保持為疫情低風險甚至無風險地區,澳門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指日可待。這就為中央同意恢復辦理內地居民赴澳旅遊團簽注業務,提高必要條件。屆時,澳門特區旅遊局和旅遊業界尤其是導遊業者,為了彌補疫情期間的損失,必然會「搏曬老命」地工作,充分利用澳門的所有旅遊資源,當然更是出於對鄭觀應的尊崇,或許鄭家大屋就將會成為重要的「打卡點」。但由於媽閣街不但狹隘,而且還是單行線,附近更是沒有泊車場,因而將會是事倍功半。
  也是在此時,特區政府都市更新委員會召開本年度首次會議,而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也與黑沙灣新填海區「P」地段的地段C暫住房建造工程的兩間獲判給聯營體代表,分別簽署判給意向書。這兩者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其實可以串聯起來思考。面對鄭家大屋外牆的樓宇,優先作為「都更」改道的對象。亦即拆卸後擴寬媽閣街,甚至闢為旅遊車停車場。這就可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而且也有利於將鄭家大屋作為旅遊團的其中一個景點。至於居住在該處的居民,則按照《都更法》的規定,給予安置。尤其是其中的市政署宿舍大樓,因為是公產,更容易解決。
  大三巴牌坊也是如此,可用特區政府「以地易地」接收鄭家大屋業權的方式,接收或收購高園街的商人土地,在妥善處理好地下的文物之外,開闢為旅遊巴停車場。這就可有解決遊客在塔石停車場落車後,走路到大三巴牌坊的不方便狀況,尤其是在酷暑烈日或冷風凍雨之時。
  「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遺」之後,澳門居民保護「世遺」的意識高漲。不過,可能在某些具體項目上會有「矯枉過正」的情況。比如在羅理基馬路某最高可興建九十米的私人住宅地段,一些人聲稱「遮擋東望洋燈塔」。其實,在旁邊的一棟新廈建成後,從何賢公園方向望去,東望洋燈塔已經被遮擋殆盡,亦即該私人住宅地段已經根本不存在「遮塔」的問題。
  如果只是糾纏於「遮塔」問題,還只是單純的保育「世遺」的問題。但最近卻有人要刻意將之引導到政治的層次去,在互聯網社交工具上聲稱,該即將興建的私人住宅大廈,將是澳門中聯辦的「員工宿舍」,那就要注意其動機及可能會發生的後續效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