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二零二四:朱江棄選「侯柯配」出征?

  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前日舉行候選人號次抽籤,四位黨主席參選人江啟臣、朱立倫、卓伯源,都是派代表代抽,張亞中則是連代表都沒派,由黨主席選舉中央選舉監察委員會召集人曾永權代表抽籤。抽籤結果為江啟臣抽中一號、卓伯源二號、張亞中三號、朱立倫四號。
  雖然黨內外都普遍認為,在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中,朱立倫被看高一線,但抽籤的結果似乎對他有點不利。實際上,抽籤結果公佈後,就有「挺朱」者擔心,黨員們在投票時,會否有人貪圖方便,在圈選選票時「舉順手之勞」,或是有公共事務水平較低者,誤以為江啟臣的「一號」是「暗示」,而在選票印刷在最前排的候選人的「圈選格」上蓋章,而讓江啟臣獲得高於其實際聲望及能量的得票率?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台灣民眾已經有二、三十年的選舉投票經驗,懂得如何在選票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圈選。實際上,複數應選名額的縣市議員,每一張選票往往有二三十位候選人,而且需要圈選多名以至十名左右的「心水馬」,都能蓋章自如,就遑論只有四名候選人的國民黨主席選舉了。何況,黨員在政治認知意識上比一般民眾為高,是不會發生所擔心的情況的。當然,也不排除有極少數人投「爛賭情緒票」,胡亂一氣蓋章,因而就「順手」蓋了第一號候選人。但這種狀況發生的機率將會較少。
  國民黨主席選戰正式開打後,新任黨主席是否會投入「二零二二」的選戰,以及是否會親征「二零二四」的選戰,就成為人們關心的議題,而且也成為記者們追問被視為黨主席選舉的「主角」的朱立倫和江啟臣的話題。對於「親征二零二二」,朱立倫的回應是,若擔任黨主席就是要做好「總教練」的角色,如果兼任「投手」或「打擊手」,不適合、會分心,也不一定公平。而江啓臣則表態說,「江啓臣當選後,參戰二零二二年台灣縣市首長選舉義不容辭」,並在針對朱立倫的比喻說法時,以台灣的「中華職棒」例子作回應,指出「興農牛」總教練黃忠義曾經親自下場代打,打了滿貫全壘打,賽局變化多端,所以所有戰術都應該靈活。球員本身要知道自己能打的位子是哪里,教練當然要能够掌握戰場。因而二零二二年選舉主要是必須去權衡整個戰場形勢變化,做戰略、戰術的調整。任何必要時候,党主席如果有必要,應該要親自上場打仗的時候也不能够排除跟却戰,爲的是要讓帶領的部隊打贏。
  朱立倫的說法,使人回憶起二零一六年大選時。時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先是「怯戰」、「避戰」,後是「防磚」、「換柱」,最後還是必須由自己親自上陣,結果一敗塗地的慘痛教訓。因此,朱立倫雖然在黨主席選舉中贏面較大,但對其是否有擔當,仍讓人有所質疑。實際上,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鈕則勳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朱立倫過去被外界認為是「政治精算師」,如果在二零二二年黨主席應否「親征」論述顧左右而言,沒有展示出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只會讓人加深對其過於「權謀」的形象,反而江啟臣諾諾大方,其論述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疑可以在黨主席選舉這役上加分不少。
  鈕則勳還指出黨主席「親征」的必要性,如果國民黨在一些縣市被視為艱困選區,有時甚至找不到合適的候選人,倘若國民黨主席展示應有魄力,無論是江啟臣或者朱立倫,率先南下參選高雄和台南,藍軍士氣一定大振,可以整固藍營選票,增加能量,對二零二四年大有助益。如果一心只想二零二四年,以目前國民黨氣勢,根本不可能勝選。
  其實,在二零一八年「九合一」選舉時,黨內就有人建議,朱立倫效仿韓國瑜,敢於奇襲深綠選區,參選台南市長,即使是失利也是雖敗猶榮。但朱立倫卻仍是「怯戰」,讓人搖頭嘆息。
  或許,朱立倫自以為已經參加過桃園縣長和新北市長選舉並高票當選,還爭取連任成功,因而沒有必要再次參選縣市長了。如按此邏輯,倒是從未參選過縣市長的江啟臣,就應該經歷這個「門檻」了。而且還是無論是否當選黨主席,都應一搏「二零二二」。
  江啟臣如果要選「二零二二」,根本不可能返回家鄉台中市。因為現任國民黨籍市長盧秀燕的民意支持度極高,《美麗島電子報》昨日公佈的民調數據,沒有任何一個民進黨人可以成功挑戰她。因而國民黨應當讓她爭取連任,而不是另行易將,而且還是在尚不知道在應對民進黨可能出戰的戰將時,實力如何的情況下。
  因此,江啟臣既然有決心征戰「二零二二」,就不如深入虎穴,直搗台南市或是高雄市。即使是輸選也是雖敗猶榮。
  至於黨主席是否有必要親自出征「二零二四」?似乎是不少人都認為,無論是朱立倫或是江啟臣,都沒有勝選的機會,那就不如真的是認真當好「總教練」的角色,讓黨內其他有機會勝選的人選出戰,以避免浪費這個可能是「最後」的機會。否則,「蘇州過後冇艇搭」,以後國民黨就只能是長期淪為在野黨了。
  那麼,國民黨應當推舉何人出戰「二零二四」?不少不帶私心及偏見的人都認為,侯友宜比較適當。實際上,多家民調都顯示,侯友宜如果是對戰賴清德,贏面很大;對上鄭文燦,則是在五五波的基礎上,仍有贏面。
  可能會有部份國民黨人及支持者,對於侯友宜仍存有「藍皮綠骨」的疑慮。形成這樣的印象,主要是認為他對「兩顆子彈」的調查,偏頗陳水扁。其實,他也只是依足刑偵技術要求,根據現場證據而作出的結論,沒有迎合當時泛藍陣營的主觀意願而已。何況,他在出任新北市副市長及當選新北市長之後的表現,也已澄清了「藍皮綠骨」的懷疑。
  但即使如此,還將可能會遇到柯文哲「分票」的問題。由此,李登輝時期的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提出「侯柯配」。或許,這就可以避免重蹈二零零零年連戰和宋楚瑜分薄藍軍選票的教訓,因而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倘果如此,國民黨就必須提前在「二零二二」選戰中,與民眾黨合作,以呈現誠意。比如,可以操作「換票策略」,國民黨放棄新竹市,改為支持民眾黨的高虹安,以換取民眾黨放棄台北市,支持國民黨的蔣萬安,從而避免讓民進黨的候選人「漁翁得利」。
  但在國民黨內,仍有人看不慣柯之哲,認為還是推出自己人,比如「候韓配」,以侯友宜搭配韓國瑜,充分利用「韓粉」的剩餘價值。而且,侯友宜是本省人,韓國瑜是外省人,也符合國民黨歷來的選戰策略傳統。
  其實,韓國瑜其實還是參選桃園市最為有利,可能會得到人們「還其一個公道」的「待遇」。至於參選「二零二四」,二零二零年慘敗的陰影仍在,將是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