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行:台灣電影風潮「領航者」

  8月19日,著名導演、臺灣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行因心肺衰竭病逝於臺北,享年91歲。
  李行導演上世紀50年代涉足影壇,至80年代共導演作品數十部,包括《王哥柳哥游臺灣》《養鴨人家》《汪洋中的一條船》《早安臺北》《心有千千結》《彩雲飛》《海鷗飛處》《吾土吾民》《原鄉人》《小城故事》等,是臺灣「健康寫實主義」電影的開創者和臺灣電影半個世紀的見證人。
  想做演員的導演
  李行,原名李子達,祖籍江蘇武進,1930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宋子文的機要秘書李玉階。18歲那年,就讀於當時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即而今的蘇州大學)藝術教育系的李行跟隨父親前往臺灣,轉學到了臺灣師範學院(今臺灣師大)的教育系,在校期間他就是文藝積極分子。因爲深受費穆導演《小城之春》的啓發而對電影話劇産生濃厚興趣。畢業後,李行經歷了當兵退伍,又轉而去臺灣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擔任了一陣子教員,還加入過父親在臺灣發行的《自立晚報》任文教影劇記者。最終,他還是下定決心回到最感興趣的演藝行業,當了一名演員,參演《罌粟花》《沒有女人的地方》等作品。雖然後來自嘲演得很爛,「聲音不像聲音,顔色黑不黑白不白,但這些珍貴畫面保存了下來,證明自己是演員出身。」
  1954年,李行申請加入台「中央電影公司」擔任演員,却未被錄取,因而轉向開始摸索導演之路。1958年,李行聯合田豐、張方霞執導了自己的處女作電影,閩南語片《王哥柳哥游臺灣》。此片以喜劇的形式將臺灣的人文風光表現出來,開創了這一經典系列片的先河,引領了當時閩南語片的喜劇風潮。直至現在,臺灣民衆仍會將體重過重的人稱作王哥,體型瘦小的人稱作柳哥。製作閩南語片兩三年後,李行申請以導演身份加入中影,結果依舊被拒。不服輸的他便和家人於1961年成立了「自立電影公司」,執導「國語」閩南語混合發聲的電影《兩相好》。
  1963年,李行執導了他的首部長篇「國語」劇情電影《街頭巷尾》。影片講述大雜院中來自外省與本省的居民互相扶持,拾荒者石三泰對孤女小珠疼愛有加,雖然生活貧困,但兩人感情深厚,情同親生父女,過著甜蜜滿足的生活。這部影片是李行導演首次執導的「國語」電影,也是後來「健康寫實」電影風潮的先驅,片中每一個小人物都充滿了寫實的刻畫,而當時淳樸熱心的市井小民,就如影片中一般在街頭巷尾過著互助勤勉的簡單生活。
  這一年,他還與李嘉聯合執導了《蚵女》。這是臺灣第一部自製彩色寬銀幕影片,獲得第11届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1965年,李行導演的《養鴨人家》上映,這是臺灣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講述了養鴨能手林再田撫育養女小月的故事,獲得第三届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李行憑藉該片獲得第三届金馬獎最佳守演獎。《蚵女》和《養鴨人家》爲臺灣電影開拓了「健康寫實」的新時代。其後,李行又導演了《路》《秋決》等多部鄉土題材影片,先後創造臺灣電影的票房最佳紀錄,由此成了「鄉土電影大師」。
  開啓瓊瑤時代
  在經歷了「健康寫實」風格和對倫理道德的探討後,李行導演開啓了瓊瑤時代。自1965年起,他陸續將瓊瑤小說改編的愛情文藝作品搬上大螢幕,拍攝了《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彩雲飛》《心有千千結》《碧雲天》等片。《彩雲飛》帶動了六七十年代風靡臺灣的「三廳電影」(即客廳、舞廳、咖啡廳)。
  李行是第一個將瓊瑤小說搬上大螢幕的導演,在李行導演的手下,愛情文藝片得以在李小龍代表的武俠時代殺出一條血路,獲得了不錯的票房。
  1976年的《碧雲天》,秦漢和林鳳嬌共同主演。這部劇也成爲了張艾嘉的成名之作,幷憑藉此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1977年的《風鈴•風鈴》是李行導演和瓊瑤的最後合作。
  後期,瓊瑤已經與老公平鑫濤創立了火鳥與巨星影業公司,不再對外出售版權。李行和瓊瑤多年的合作關係也畫上了句號。他最後一次嘗試同類型的電影,是林鳳嬌和秦漢主演的《白花飄雪花飄》。之後李行重新回到了寫實路綫,走的是「鄉村寫實」風格。
  1978年,他以真人真事改編的勵志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第三次捧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該片由秦漢和林鳳嬌主演,兩人在雨中相擁的場景,在當時那個年代,令人印象深刻。這部電影在80年代引進大陸上映,引發了極大的轟動。
  林鳳嬌、鐘鎮濤合作拍攝的兩部戲,《早安臺北》和《小城故事》,連續兩届獲得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獎;《小城故事》也讓李行再次人圍了最佳導演獎,可惜最後輸給了武俠導演胡金銓。1986年的《唐山過臺灣》,是李行導演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也令他第五次人圍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李行導演認爲「明星要用好戲來捧」,即「戲比天大」,通過戲的包裝,才能加深觀衆對演員的印象。正是如此,他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無形中感染著演員們,使得經他點撥後,演員們的演技都能大有精進。
  那些年從李行導演的片子裏走出來的明星包括甄珍、唐寶雲、林鳳嬌、秦漢、秦祥林、鄧光榮、鐘鎮濤、張艾嘉等等,大多紅得發紫,還有一些人成爲了影帝影后。所以外界常稱贊他爲「造星者」「造夢人」。
  爲兩岸電影交流奔走
  自1986年執導了最後一部電影《唐山過臺灣》後,李行便卸下了導演重擔,但他從未離開電影圈。在80年代末,兩岸僵局打破之際,作爲電影界的領軍人物,他主動扛起了新使命,開始爲兩岸電影交流和發展奔走。
  1989年臺灣電影導演協會成立,李行被推選爲首届理事長,1990年被推選爲臺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
  1990年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一次邀請臺灣代表團來大陸,這也是李行去了臺灣後第一次回到大陸。10月12日,以李行爲團長的臺灣電影代表團一行8人終於跨過海峽,抵達北京。在盛大的歡迎酒會上,李行講的第一句話是:「回家的感覺真好。」
  在北京期間,他們參觀了北京電影製片廠拜會了國台辦和電影局領導,參加了「臺灣電影觀摩座談會」。代表團還去西安和上海「尋根」。在西安,李行對負責接待的原中國影協秘書長張思濤說,本來我想到中影公司做總經理,現在不去了,有生之年我就做兩岸電影交流工作。
  回到臺灣後,李行果然一諾千金。本著「交流就要你來我往」的初衷,他利用自己「、金馬獎主席」和「臺灣導演協會理事長」的身份,爲大陸電影人出席「金馬獎」積極奔走斡旋,但大陸電影人幾經周折均不能成行。李行也受了不少磨難和委屈。轉機出現在1992年,在李行的艱苦努力下,4批影人先後踏上了臺灣的土地。用著名劇作家蘇叔陽的話說:「我們是踏著李行的脊背跨過海峽的。」而以謝晋爲團長的「大陸電影代表團」由於影響大,被兩岸媒體認定是大陸電影代表團第一次正式訪問臺灣,人選1992年十大影事之一。對於謝晋訪台,李行後來回憶:謝晋到了臺灣,我請他看我導演的《唐山過臺灣》,他看完後很興奮地說:「李行,我跟你講,如果這個電影的片頭字幕把導演名字換成謝晋,我的《芙蓉鎮》導演換成李行,那根本分不清。」
  此後,李行就開始頻繁來往於兩岸,爲促進兩岸電影交流殫精竭慮。他說:「我從1990年來了以後,一直到現在我沒有斷絕兩岸的交流,有生之年,我要貢獻我的精力,爲兩岸電影一直奮鬥,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我聽很多朋友講華語電影,我說什麽叫華語電影,就是中國電影。」臺灣電影界首次正式參加大陸影展、大陸電影界第一次組團訪台以及每一届的「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等,都是在李行的大力促成下實現的。1993年,他續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促成了大陸電影界正式組團來台參加金馬獎活動。
  2009年臺灣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成立,79歲的李行被推舉爲主任委員。同年,該機構與中國電影基金會共同舉辦了首届兩岸電影展。
  該活動至今已經是第12届,本届海報還印著卡通版形象的李行導演,可他老人家却先行一步駕鶴仙去了。
  也是2009年,他將全部擁有版權的22部電影素材(含聲底、畫底)交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永久保存,成爲了首位「榮譽館員」。在被問到此舉原因時,他只說了一句話,「落葉歸根」。
  李行曾說過:「有生之年,我要貢獻我的精力,爲我們兩岸電影一直要奮鬥,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他也的確是如此身體力行的。作爲華語電影的「終身義工」,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兩岸電影交流第一人」﹗
(丁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