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已經過去,古建築面臨的風險仍在加劇

  冀太平十歲,山西平遙下了一場雨。勁兒不大,但綿延了很長時間,老房子禁不住雨水的浸泡開始漏水,冀太平全家卷著行李、帶著乾糧離家「逃難」去。他記得清楚,那是秋冬之交,「我記得帶的乾糧是月餅,衣服是綫衣。」淅淅瀝瀝的雨水中,冀太平想念許久不露面的太陽。
  1977年8月5日,山西平遙又迎來一場特大暴雨,過程總雨量達366.9毫米。這場來勢猛、範圍小、强度大的暴雨同樣讓冀太平印象深刻,城裏的街巷浸沒在水中,平遙古城牆也在那次暴雨中出現一片片坍塌。
  2021年的這場雨是冀太平有記憶以來第三場印象深刻的暴雨。
  據山西省氣象局監測顯示,2021年10月2日20時至7日8時,山西出現大範圍强降水,全省過程降水量在15.4〜285.2毫米之間;全省有18個縣(市、區)降水超過200毫米,有51個縣(市、區)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間。
  通常來說,山西雨季集中在七八月份,最遲也不會超過九月。這一次,强降雨竟然在十月來臨。這顯得有些不尋常。
  「時間長,雨量大」,今年的暴雨讓冀太平有些煩躁,他感覺山西今年總體雨水天氣比以往偏多,而且旱澇不均——春季雨水格外多,到了夏季後半段、秋季前半段又有些旱。以往的深秋陰天多雨天少,但今年不僅連陰而且多雨。
  暴雨傾盆而下時,最讓冀太平擔心的是平遙古城,他出生成長於此,曾任平遙縣規劃局局長、縣文物局局長,從事古城、古鎮、古村落的研究、保護與開發工作已有近四十年的時間。此次暴雨中,平遙古城牆又一次出現坍塌,冀太平去現場觀察後,在采訪中向本刊記者感慨:「感覺心疼、可惜,但是也不可避免。」
  不止平遙。山西是全國古建築遺迹最多的省份,十月初的這波異常的持續降雨,給很多古建築、文物遺迹帶來了傷害。國保晋祠建築屋面漏水、國保天龍山石窟漏水……
  雖然之前人們就已經注意到暴雨等天氣給文物帶來的影響,但這一次,山西文物受損,顯然與更大的背景有關。
  坍塌的城牆
  平遙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爲完整的一座中國古代縣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至今有2800多年歷史。1997年,這座古城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列人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因此,它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2021年10月5日早上6點30分,這座世界文化遺産的第84號內牆發生局部講塌,坊塌長度約25米,好在未造成人員傷亡。
  暴雨是造成這次城牆發生坍塌的直接原因。平遙古城牆外牆包磚、內牆夯土的形制自明代延續下來,冀太平向本刊記者解釋:「夯土禁不住雨水長時間浸泡,持續的暴雨讓水分滲入夯土使其重傲增加,承受力下降,直至坍塌。」
  每年五月雨季來臨前,平遙古城的工作人員都會把可能出現險情的城牆地段用塑料布覆蓋。於是,遊客們常會看到,城牆上蓋著一片片黑色的、白色的、灰色的塑料布,好像穿了雨衣。冀太平說,這是日常防禦暴雨的方法,尤其是沒有用新材料修繕過的城牆地段更是敏感地帶,需要格外注意。
  古城內的一些屋面坡頂不方便固定塑料布,需要將塑料布拉得很長,但風一吹特別容易被掀開,反而會破壞屋頂。「平遙古建築縣保級以上有140多處,屋頂面積很大,在保護上有些力不從心,遇上極端天氣,難免有些防不勝防。」冀太平感慨。
  每逢雨季,古城牆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都難以睡個好覺,遇到大雨情況,他們往往要全員上崗,進行巡查。即便如此,每年雨季,平遙城牆還是會出現局部主體滑落的情況,需要進行修繕。應對極端氣候下的文物古建保護不僅僅是這次暴雨中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冀太平提及,國家文物局前幾年在維修過程中實驗使用新材料修繕城牆,經過修繕的地段在這一次暴雨中經受住了考驗,冀太平說,「新材料强度大,密度好,可能吸水率低。」
  民間文保人士唐大華在山西走訪了十多天,瞭解此次暴雨中的文物古建受損情況。「比想像中要好,不是滅頂之灾,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小的損失,但是數量大。」唐大華說,「國家這幾年很重視文物保護,也支援了山西不少錢,高等級的國保和省保這幾年一直在修繕,所以它們基本上在這次暴雨中經受住了考驗。」
  古建遍布於山西大地,所謂「地上文物看山西」。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以及山西省文物局網站的相關信息顯示,至2020年7月,山西有不可移動文物53875處,有13405處被公布爲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位居全國第一。在山西,古建築有28027處,可以說「村村有古廟,處處有古建」。
  據山西省文物局公布的數據,到2019年底,山西國保、省保文物險情排除率達到92%以上。「十三五」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用於古建築類文保單位的維修和搶險保護資金爲10.6億元,其中,中央文保專項經費6.76億元、省級文保專項經費3.84億元,用於全省358處文物單位。
  投入不可謂不大。不過,對山西古建築而言,仍然面臨著新的威脅——氣候變化。
  荒棄的古建
  今年「十一」期間,古建築畫家連達收到網友發來的照片,對方告訴他,位於山西新絳縣古交鎮閆家莊的魁星樓在大雨中倒下。
  魁星樓是爲古代儒士學子心中主宰文人氣運的神魁星而建,古時每逢過節或趕考,讀書人都要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金榜題名。
  1999年,20歲的連達第一次來到山西,便被這裏的古建給吸引了,此後連續多年走訪山西古建,用畫筆將它們保存在紙上。「如果不去記錄,它們最後塌掉了也沒有人知道它們曾經存在過
  閆家莊這座魁星樓隱蔽在大片大片的樹叢中。2015年4月,連達通過朋友找到了這座魁星樓。第一次見它,這座疑似清代中後期的古建築,經歷了一兩百年風雨,造型已經扭曲,樓身傾斜。不過,雖然破敗、滄桑,但它依然堅挺著,這種殘破之美打動了連達。
  這座樓,在缺乏保護的情況下,頑强地挺立了六年,最終在10月份的那場大雨中悄然倒塌。
  聽到這個消息,連達感到有些悲哀。「如果有人真正愛護它,稍微做出點努力,也不至於最後徹底消失。」連達說。當地一直有人呼籲,要保護這座古建築,但相關工作進展緩慢。終於,歷經百十年風雨的它,還是倒在了2021年。
  在山西,這樣默默死去的古建築還有很多。他們比不上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在山西這個個大省,顯得默默無聞。唐大華在山西霍州見到楊棗村普照寺時,現場「慘不忍睹,受損嚴重」。
  這座寺廟之前已經荒廢很久,這次暴雨使得它的建築零件脫落更爲嚴重。唐大華告訴本刊記者,「其文物價值非常高,大梁上寫若建立年號,明朝永樂二年,這在山西都是非常少見的。但之前缺乏保護,暴雨加速了它的損毀。」
  在這次山西暴雨中,受灾最嚴重的正是遍布鄉村荒野間、保護級別不高的文物古建。據統計,山西全省受損傷的不可移動文物有1783處,其中縣級和未定級文物有1400多處,占主要比例,市縣級和未定級的總和占全部受灾文物的82%以上。受灾嚴重的89處文物中,國保、省保加起來有9處,受灾比較嚴重的750處文物中,市縣級和未定級的占到84%。
  即便在平遙古城也面臨同樣的情況,冀太平告訴本刊記者,「這是不容回避的亊情,以平遙縣城爲例,存在大量沒有定級的,狨至算不上特別老的房子,但它們也是古城的組成部分,郎納人遺産範圍,但古城2.25個平方公里,百分之三四十的建築密度,絕大部分都是民宅,這些民宅由於年代的不同質狃等級也不盡相同,有些在未定級的範圍之內。」
  長期以來,低級及未定級文物古建在保護中處於「弱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約4.4萬處不可移動文物登記消失,其中大部分是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2017年,國家文物局曾發布《關於加强尚未核定公布爲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但其中幷未體現如何應對自然灾害條件下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的應急與搶修。
  「我們國家對於文物有等級劃分,國保、省保、市保、縣保,至少有四級。相對來講,省保以上的經費、機構相對到位一些,市保縣保,特別是縣保,最大,戰綫長,各個鄉村甚至野外都有,再加上隊伍參差不齊,地方財力杯水車薪,還有一些産權原因」冀太平分析,模糊的産權、缺乏的資金和人力使得像魁星樓、普照寺這樣的鄉間文物長年累月得不到保護,它們的命運只能是在風雨中消逝。
  「一個重大的提醒」
  對古建築尤其是土木爲主的古建築來說,降雨顯然是破壞性極大的。
  「石、陶、土、木等材料容易吸收水分,滲入文物建築的雨水會造成原本脆弱的材料軟化和溶解,通過凍融作用、生物作用等損壞和腐蝕文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恰濤接受《紀檢監察報》采訪時說,「除受降水影響外,空氣濕度較大時,空氣中凝結水會附著於石質文物表面,加快文物表層風化過程,同時促進微生物在其表面的生長,威脅文物安全。另外,暴雨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土體坍塌等地質灾害,對文物造成破壞。」
  在過去,包括山西在內的北方地區,因爲乾燥少雨,對古建築、古文物的保護,條件要有利很多。但這次山西異常降雨,讓文物保護工作者意識到了氣候變化,可能會對文物保護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過去北方氣候乾燥少雨,少地質灾害和蟲害,比起南方更利於木質建築保存,所以很多建築和塑像彩畫得以代代傳承。」山西省古逑築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任毅敏說》「隨著氣候變暖,北方雨水增多,來自環境的挑戰愈發頻繁。」
  雖然山西暴雨已經過去,但冀太平還是放不下心來。「今年這樣暴雨浸泡後,建築中的含水率很大,遇上極寒,到開春冬融循環,對建築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
  今年以來,人們已經切身感受到了氣候的號賁,南方乾旱,北方則變得多雨。對很多人來說,這些變化可能只是帶來了生活的一些不便,但對文物保護,氣象的異變則會帶來切身傷害。
  十多年前,一些文物保護組織就已經開始關注氣候變化對文物保護帶來的影響。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開始了相關研究。除了降雨帶來的腐蝕外,高溫、冷凍以及真菌、藻類等生物降解,都會對文物保護帶來傷害。
  2019年7月,莫高窟迎來了自198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降水。雖然降水未對文物安全産生影響,但還是存在崖頂落石、窟檐漏雨的情況。
  有研究顯示,西北地區氣候,也正從暖乾向暖濕轉變。這對莫高窟等古絲綢之路上的石窟保護,帶來了很大壓力。據新華社報道,被稱爲「壁畫癌症」的酥碱,其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濕度過高。潮濕環境下,崖體及壁畫地仗層中的鹽分反復溶解、結晶,導致壁畫酥軟脫落,甚至成爲粉末,修復難度極大。
  這一次山西暴雨之後,當所有的關注點集中災募捐搶修等問題的同時,冀太平提出應該想想日常,「未來的極端天氣會增加,這是一個共識,今年又遇上這樣一個突發情況,其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提醒。」冀太平說,「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這方面的工作肯定有菏弱,我們應該思考如何系統地從機制、體制、辦法、渠道上再加把勁,爲以後做到心中有數。、
(曹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