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單身又失業,「人類低質量女性」如何反擊

  39歲女性,單身,無業,未婚未育,沒房沒車,存款不多。這些條件放哪裡都會引發焦慮和同情。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催婚催育,足以把人生吞活剝。這正是女主角陳嘉玲面臨的困境。
  2019年,台劇《俗女養成記》開播,創下華視13年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在豆瓣年度榜單中,評分僅次於高口碑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二季剛剛完結,霸屏口碑熱榜第一足足兩個月。不出意外,它會成為今年口碑最佳的華語劇集。
  不難發現,如今的台劇已經脫離早年間的偶像濾鏡趣味,更注重貼合現實情境、探討社會問題。相比於戀愛糖水劇,當下的觀眾更關心「人類低質量女性」的生存狀況。
  回家
  陳嘉玲是典型的社畜型「都市麗人」,看似光鮮亮麗,實則一地雞毛。
   她成長於台南小鎮,是街坊鄰居口中典型的「新時代不孝女」。大學時違背家人意願沒有選本地師範,畢業後也沒有乖乖回家考公務員,而是在「天龍國」(對台北的戲稱)獨自「北漂」。
  工作十幾年,混了個董事長特助的職位。頭銜挺響亮,實際上只是可以公費報銷的保姆。除了日常瑣事,還得幫老闆處理正室與小三之間的鬥爭。
  感情生活也毫無波瀾。與男友同居多年,激情熄滅。比起成年人的夜生活,他們更樂意躺在床上各自刷手機。
  論條件,對方是個不錯的結婚對象,性格溫順、長相帥氣,家裡還很有錢,未來婆婆大手一揮就全款買了套新房。但在求婚之夜,陳嘉玲卻選擇了臨陣脫逃、決絕分手。理由是:「我變得不像自己了。」
  人到中年,她意識到在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失去了對生活的控制和期待。職業生涯陷入瓶頸,兩性關係陷入停滯,談婚論嫁也只不過是為了搶救陷入僵局的愛情。
  臨近40歲,陳嘉玲放棄了過去二十年在大城市建立起來的工作、愛情、人際關係,回到那個幾乎沒什麼變化的台南小鎮,重新尋找自己。
  第一季的故事主要講述陳嘉玲如何決心逃離台北,第二季的重點在於回歸自由狀態的陳嘉玲如何在台南適應新的生活,應對新的挑戰。
  她不顧家人反對,花光前半生所有的積蓄,買下那座荒廢幾十年、被小時候的她視作「鬼屋」的老宅。她堅持親自裝修改造,讓曾經的恐懼感變成未來遮風擋雨的庇護所,沒有比這更好的寓意了。
  父親從風水先生那兒請來的鎮宅寶物,不要;母親出於耐髒實用考慮選擇的沙發,退貨。這個屋子裡所有物件的存在意義只有一個,那就是「陳嘉玲喜歡」。隨著這個新家慢慢成型,生活的掌控權也在逐漸回歸自己手中。
  如她所說,「我人生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過往
  一個人的當下總會與過去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在逃離城市的「成人線」之外,《俗女養成記》還穿插著另一條「童年線」,這也是這部劇最大的加分項。只有見過了「女孩陳嘉玲」,才會知道「俗女陳嘉玲」是怎麼養成的。
  陳嘉玲對婚姻的畏懼主要來自於母親。她目睹母親每天忙於料理家中大小瑣事,同時管著不靠譜的丈夫、不聽話的女兒和剛出生的兒子,還得看婆婆臉色,沒有個人的生活空間。
  但她又難以摒棄對所謂「世俗成功」的幻想。大姑就是因為「嫁得好」,成為了周圍人艷羨的對象。母親在大姑面前的挫敗狀態,年復一年地內化成陳嘉玲自身的焦慮。
  還有為了追求自由而退婚的小姑。陳嘉玲看著她被說三道四卻依然堅持己見,父母也從不理解到逐漸支持小姑的決定。這為陳嘉玲拒絕求婚、裸辭歸鄉的行為提供了範本。
  她很清楚自己的任性妄為會招致父母的嘮叨、勸阻,但最終父母會無條件地支持和接納。這是一個在充滿愛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擁有的勇敢和果斷。
  很多觀眾羨慕陳嘉玲,但故事裡的陳嘉玲卻只想逃跑。她的父母學歷不高,也沒有賺錢的野心,一輩子守著家裡的小藥鋪,簡簡單單過日子。吝嗇、傳統、市儈、庸碌,是陳嘉玲曾經對家人的評價。
  提起「原生家庭」,這個詞往往帶有負面意味,人們卻選擇性忽視了這個議題背後的複雜性。它既是軟肋,也是力量來源。陳嘉玲從城市台北回到鄉下台南,是一個追根溯源,重新審視和修復自己與家人關係的過程。
  她看到了嚴厲母親的柔軟、懦弱父親的堅持、庸俗祖母的夢想、死板祖父的溫柔。她也看到了過去成長路上各色各樣的過路人,早戀的鄰居姐姐、真誠卻被人誤解的流浪漢、啃老騙錢的叔叔……哪怕只是短暫駐足,也對未來的陳嘉玲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原來今天的種種,都已經在過去埋下伏筆。
  女人
  這兩年女性題材劇日漸熱門,「大女主」成了流量密碼。但稱得上腳踏實地、真情實感的卻寥寥無幾。女性雖然成了明面上的主角,卻依然是被想像的客體。
  寫剛畢業的大學生,不考慮現實經濟狀況,住精裝修公寓,出行全靠打車。寫上進的職場女性,不突出專業素養,動不動就酒桌豪飲,「我幹了,您隨意」,默許陪酒與勸酒文化的存在。這些作品不禁讓人懷疑,編劇團隊是否缺乏基本的尊重與常識。
  這些懸浮情節,都是《俗女養成記》極力避免的。本劇的三位編劇都是女性,她們細膩地捕捉到了一些只有女性視角才會注意到的小心思、小糾結。
  有一集是關於女性身體的自我認知。邁入40歲大關的陳嘉玲面臨更年期提前,躁鬱、盜汗、疲憊,以及不孕不育。她在台南的新同事都是年輕姑娘,人家熬個通宵還能活蹦亂跳,陳嘉玲已經困到意識模糊。她喪著臉喊:「為什麼你們的妝還是那麼貼!」一句簡單的台詞,真實感就出來了。
  這集對應的「童年陳嘉玲」則是月經初潮。她嚇壞了,躲在廁所里半天不敢出來。父母的反應也很有意思。母親見怪不怪,只叮囑說不要吃冷的。倒是父親特別心疼,說要給孩子買禮物,甚至答應帶她去看演唱會。
  聽說月經要持續三四十年,小小年紀的陳嘉玲忍不住嘆氣,說為什麼做女人那麼麻煩。母親和祖母說:「女人哦,就是得吃苦一輩子的。」陳嘉玲說,下輩子我也要投胎當男人,找個老婆伺候自己。孩子童言無忌,卻隱隱感覺到性別在社會上的差異。
  還有一集,是陳嘉玲去同學家做客。看到同學的媽媽年輕又漂亮,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還會做小點心等孩子放學,她特別羨慕。老師要求以《長大後做想做的事》為題作文,陳嘉玲就寫夢想成為一個家庭主婦。
  作文交上去了,陳嘉玲卻發現同學的媽媽並不幸福。她沒有自己的生活, 丈夫不尊重她,有外遇,一回來就吵架。屋子很大,人卻很疏遠。相比之下,陳嘉玲還是更喜歡自己鬧哄哄、亂糟糟卻有人情味的家。
  陳嘉玲不願結婚成家,阿嬤雖然也會嘮叨,給她安排各種相親,但夜深人靜的時候也說過心裡話:「其實阿嬤也很羨慕你,可以自由自在的。」「以前父母都叫我阿月,朋友會叫我月英,可自從嫁給你阿公之後,我就變成了陳李月英。外面的人都叫我陳太太,孩子喊我媽,你叫我阿嬤。」
  她做了一輩子別人的妻子、母親,沒有幾個人記得她的姓:「阿嬤做了六十年的陳李月英,現在也做累了。等哪天阿嬤懶得呼吸了,阿玲啊,你要記得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讓我能自由自在去當李月英,好嗎?」
  為了完成阿嬤的遺願,陳嘉玲不惜大鬧葬禮,搶走了阿嬤的骨灰罐子。她來到海邊,鄭重地打開了蓋子。然而事情跟她想像的不一樣,罐子裡根本沒有骨灰,而是一堆沒有燒盡的骨頭。
  「這要怎麼撒啊!」陳嘉玲哭了:「阿嬤,你騙我!怎麼跟你說的都不一樣!」分明是悲傷的場景,卻讓人忍不住想笑。
  笑中帶淚是《俗女養成記》給人的整體感覺。想說的話藏都在故事裡,情緒渲染也很克制,在喜劇外衣之下流淌著特別溫柔的情感。
  沒有宏大敘述也沒有波瀾壯闊,只是一群平凡人的日常生活。談不上多苦難,有很多瑣碎與重複,但所有的美好與奇蹟就發生在這些日復一日、雞毛蒜皮之間。
(王遲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