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秋凍有禁忌

  養生名言「春捂秋凍」,僅限於身體健康、體質較强者,對於年齡較大的、體質較弱的人群,未必適合。因爲某些人受涼後容易誘發疾病,嚴重者可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甚至導致死亡。那麽,哪些患者不宜「秋凍」呢?
  一、心腦血管病患者
  秋季氣溫下降,尤其是早晚溫度低,需增添衣物以免著涼生病。特別是高血壓、心臟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類似「秋凍」這樣的「耐寒」鍛煉,有一定的危險性。
  這是因爲,低溫刺激會導致血管驟然收縮,血壓突然上升,易引起腦血管「爆裂」,發生腦出血;或腦血管收縮,導致腦血管堵塞,發生腦梗塞;或導致心血管驟然收縮,會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等。這些心腦血管事件都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宜「秋凍」。
  二、慢阻肺、哮喘患者
  秋季氣候乾燥,中醫學認爲,燥易傷肺,故而秋季容易罹患呼吸系統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等)、支氣管哮喘等患者,本身肺氣虛弱,著涼後很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從而誘發原有慢性肺部疾病。
  有些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對冷氣空「過敏」,—「凍」就可能發病。可見,這些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也不宜「秋凍」。氣溫下降後,外出最好戴好口罩,防寒的同時也能防疫。
  二、關節炎患者
  關節炎包括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都不能「凍」。很多關節炎患者都有切身體會,一旦關節部位著涼,就容易發病,酸痛隱隱,纏綿難愈,非常痛苦。因爲寒冷會導致關節周圍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關節腔內的「營養液」「潤滑液」分泌減少,就易誘發關節酸痛、活動不利等。
  四、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並發周圍神經、血管病變後,足部微小的創傷都易發生潰瘍、感染。當低溫刺激這些部位時,局部的血液供應進一步減少,就會加重病變,甚至久治不愈,導致足部壞死。
  另一方面,由於並發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對溫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即使著涼了也不易發覺,從而導致呼吸道感染,也會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但不宜「秋凍」,並且要根據氣候變化來決定穿著,而不是憑自己的「感覺」。否則,很可能患者自覺不冷,却已經著涼了。
  五、虛寒體質者
  中醫認爲體質虛寒的人群,即平時比一般人群怕冷,一吃冷的食物就容易腹痛、腹瀉,秋冬往往手腳冰涼的人群,也要注意保暖,不宜「秋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