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深情連骨肉一輪明月照家園 ——兩岸同胞共度2021年中秋佳節

  又是一年花好月圓時。連日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西、重慶、四川、臺灣等地兩岸同胞舉辦了一系列中秋聯誼活動,通過視頻連綫、現場互動等綫上綫下相結合的方式,共慶中秋佳節,共叙同胞親情。
  「這次在大陸過中秋的經歷讓這樣的感觸更加深刻」。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表示,兩岸同胞之間的歷史和文化聯結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希望更多台灣同胞看到祖國大陸的發展,投身於致力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中。」
  北京:數百名同胞「雲團圓」抒發家國情懷
  兩岸深情連骨肉,一輪明月照家國。由臺盟中央主辦的2021年中秋臺胞聯誼活動,9月17日下午通過視頻連綫方式在兩岸多地同時舉行,數百名嘉賓相約雲端,情牽彼此,暢叙鄉情,共迎中秋佳節。
  位於北京景山公園附近的活動主會場內,月亮、玉兔、桂花、燈籠,代表著中秋文化物象的元素隨處可見。來自臺灣勞動黨、統一聯盟黨、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人間出版社、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等近20位臺灣嘉賓應邀與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致辭表示,今天的中秋團聚,是一份臺盟送給家鄉親人的真挚禮物,是一次真情鄉叙,也是一場兩岸親人的溫馨團圓。「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和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
  一塊月餅、一杯清茶、一牙兒在閩臺地區象徵吉祥的柚子,一局局博餅遊戲,讓會場內歡聲笑語不絕。來自臺盟中央、各地臺盟的機關幹部和部分台青代表及島內鄉親,表演了歌曲《澎湖灣》、視頻講述《唱不盡的赤子情深》、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視頻連綫送祝福等精彩節目。臺灣人間出版社發行人呂正惠還在北京主會場分享了自己的家國故事,一度情難自己,熱泪盈眶。
  臺灣統一聯盟黨第一副主席李尚賢表示,在兩岸關係遇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當下,與大家相聚在一起,意義匪淺,感慨萬千。「中秋節是中國人的節日,這是凝聚在我們血液裏的記憶,是無法割捨的。希望兩岸世世代代可以繼續這份相聚的美好,一起共度更多的佳節,月圓人團圓。」
  兩岸共嬋娟,心系家國情。今年的中秋節,受新冠肺炎疫惜影響,不少臺胞無法返台與家人團聚。他們表示,即使與家人分隔兩岸,但希望彼此平安康寧的願望是相同的。
  臺灣青年林彥辰說:「今年過節沒能有機會回臺灣,希望島內的親人能健康平安地度過疫情,吃著好吃的月餅,過上美好的中秋。」
  上海:親情所在,山海不遠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9月16日,上海崇明區舉辦的兩岸臺胞分享沙龍上,74歲的老臺胞王謹敏借用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的千古佳句,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彼岸同胞的中秋祝福。
  王謹敏1947年出生於臺灣,父親是崇明人,母親則是臺灣少數民族。年幼時來到上海由姑母撫養,此後王謹敏便定居崇明。
  與父母睽違40載,20世紀80年代才重新聯絡上,王謹敏一家自此匯入兩岸探親交流大潮中。「父親在此時,我們基本上每年都會去一次臺灣。每次去,父親總會張羅一桌子崇明菜,在簡簡單單的蔬果魚肉間回味家鄉的烟火氣。」王謹敏說。
  年復一年,除了往返崇明和臺灣兩島之間的短暫相聚,更多時候,王謹敏只能讓思念飛越海峽。如今父母都已仙去,家國情懷和血脉親情却已深深鐫刻在她的心上。退休後她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港澳臺僑之家,爲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及其家屬創設交流活動平臺。通過參加兩岸中學生夏令營等活動,在崇明中學讀高中的孫子也和不少臺灣學子成了好朋友。
  「臺灣是我出生的家,那裏有父母至愛、姐妹親情。崇明是我生長的家,現在三代同堂、其樂融融。」王謹敏動情地說,有國才有家,兩岸同胞都祈盼早日團圓。
  當天,崇明區台辦、區台聯舉辦的「歡樂中秋,情聚崇明——愛國愛鄉愛團圓」的沙龍活動還邀來了多位臺胞,分享各自與崇明的特殊緣分。
  1998年,跟隨台商西進脚步「登陸」,賴岳軍在上海打拼多年、事業有成。或許因爲在鄉村長大,對田園生活有著天然的親切感,12年前他在崇明島租下一片果園當起「兼職農民」。後來,他又改造果園和周邊閑置民居,打造了以崇明特産小山羊爲主題的「香朵開心農場」。
  引進臺灣民宿經營理念,結合崇明的資源優勢,再加上賴岳軍自身的設計能力,精心打磨8年之久的香朵終於在2017年正式開業,並很快成爲頗具人氣的「網紅打卡地」。人們在這裏聚會、度假、舉辦婚禮,享受美景與美食營造的「慢生活」。
  「我很幸運,趕上了大陸經濟發展和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好時機。」沙龍現場,賴岳軍講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也表達了由衷的感恩之情。
  與賴岳軍扎根崇明不同,臺胞劉達瑋因今年舉行的第十届中國花卉博覽會與崇明結緣。「在擔任花博會臺灣展區、展園負責人的近兩年間,我感受到了崇明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在上海從事現代農業的劉達瑋說,眼下他正籌劃到崇明發展民宿和鄉村旅遊産業,在這裏實現「再創業」。
  又一年中秋。與往年相比,更多的臺胞臺屬因爲疫情等原因留在大陸過節。在上海,豐富多彩的迎中秋活動慰藉著他們的鄉情鄉愁。
  儘管不能與親人團聚,在上海打拼、生活的臺胞仍通過各種方式,將思鄉之情和真誠祝福送抵彼岸。正如王謹敏在分享沙龍上所說:「親情所在,山海不遠。」
  江蘇:夜未央,情漸濃
  粉墻黛瓦的江南水鄉與層巒叠翠的阿里山同框,婉轉的閩南語歌與悠揚的二胡曲協奏,人與魚在光影交錯中同樂……2021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正在水鄉周莊舉行。長三角地區一些臺胞觀燈賞月,在千年古鎮體味「此鄉似故鄉」。
  9月19日晚,周莊在花火中分外妖嬈。南湖灣長橋畔,近6層樓高的「花好月圓」燈組璀璨奪目,只見一輪「巨月」在橋邊升起,與空中的明月相映成趣。
  月光下,橋的一頭是長城、拱橋和江南民居,另一頭則是101大樓、捷運列車和阿里山。海峽兩岸的代表性景致以長橋連接,寓意兩岸同胞血濃於水,遙寄相思。
  長橋邊的南湖棧道上,六旬臺胞林文毅舉起手機,定格下這一美景。出生於臺灣屏東的他,已在蘇州安居多年,目前就職於當地一家文化傳媒企業。他說從蘇州自駕到周莊賞燈,燈會設計獨具匠心,巧妙而自然地融合了諸多兩岸元素,相信兩岸携手發展的未來將更美好。」「烟一支一支一支地點,酒一杯一杯一杯地幹……」時尚唱吧中,一支臺灣樂隊激情演繹閩南語歌曲《浪子回頭》,諸多遊客駐足傾聽,一些臺胞不由自主地跟著節奏輕聲哼唱。
  沿古鎮的石板路向深處探索,悠揚的二胡旋律躍然耳畔。隆興橋頭,一位老先生忘我地演奏;橋上,身穿漢服的少女們提著花燈、撑著花傘款步而行。二胡演奏者薛恒元今年68歲,是土生土長的周莊人。他說昆山台資發達,約有10萬名臺胞在此生活。拉二胡是我的愛好,退休後到古鎮拉琴,希望通過我的琴聲,讓臺胞和遊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魚池岸是周莊全新打造的數字光影場景之一。水影悠悠,瀑布仿佛從墻頭奔涌而落,魚在「畫」中遊弋,人在「水」中穿行。身著漢服的「00後」臺胞范文妍和閨蜜漫步在魚池岸的幽深小巷中,與光影塑造的錦鯉嬉戲。「不入魚池岸,焉知魚之樂。時尚的光影技術讓周莊『鶴髮童顔』,虛實交匯,古今融合,這樣的體驗太贊啦。」范文妍說。
  坐在周莊臺灣老街臨河的卡座上,臺胞陳維林和三五好友伴著星光、品著燒烤、喝著啤酒。當身後雲海寶塔造型的燈組點亮時,他拿出手機與遠在海峽對岸的家人視頻通話,互致問候。陳維林說:「花燈傳遞著•兩岸民衆的深情厚誼,大家携手謀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自1990年10月首家台資企業落戶以來,昆山累計集聚5500多個台資項目,台資總額超660億美元。「作爲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台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這麽多年,我們早已把此鄉當故鄉,兩岸情長長久久。」來自臺灣南投的臺胞林大毅說。
  「流光溢彩的花燈,輝映著兩岸同胞融合發展、親如一家的真情實感。」昆山市委書記周偉說,該市將努力爲台商臺胞創造更便利條件、提供更舒心服務、營造更優越環境,早日將昆山建設成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浙江:把思念畫成團圓
  一輪明月照兩岸,中秋佳節臨近,以「月圓古城•情系兩岸」爲主題的2021年臨海市臺胞臺屬中秋茶話會9月17日晚在浙江省臨海市舉行,工作生活在臨海的20餘位臺胞臺屬歡聚一堂,與身處臺灣的親人共邀一輪明月,來把思念畫成團圓。
  當晚,臺胞臺屬一起動手做月餅,手寫明信片,情牽彼此,寄托相思,並與臺灣的親人進行視頻連綫,在明月的見證下共享團圓。
  「爺爺奶奶中秋快樂,你們打疫苗了嗎?我打了兩針,一點都感覺都沒有,祝你們健康快樂!」剛從新冠疫苗接種點趕來的臺胞張譽懷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接種疫苗的感受寫在明信片上,他想告訴遠在臺灣的爺爺奶奶。
  「好吃的月餅是圓的,甜甜的柚子是圓的,天上的月亮是圓的,所以我對姐姐的思念也是圓的。」臺胞錢文軒小朋友把眼裏看到的所有的「圓」都記錄在這張小小明信片裏,好讓自己在臨海的思念能和明信片一起帶到臺灣姐姐的心上,「希望姐姐也能早點過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臺屬顔金迪的丈夫程華偉近日剛從臺灣回到大陸,正在接受防疫隔離。顔金迪對著視頻裏的丈夫說:「神州十二號的3位航天員都從太空回來過中秋了,你却還在路上,現在兩岸疫情都有新變化,路上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護,千萬要保護好自己。」
  這一夜,臺胞臺屬在臨海品團圓、話團圓、盼團圓,正是浙江打造臺胞台青「築夢家園」,促進兩岸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的生動展現。眼下,越來越多臺胞正跨越海峽「登陸」浙江,共探共同富裕的「圓夢之路」。
  「我已邁入不惑之年,十多年來,我和我的孩子一起在這裏見證了祖國的騰飛,是這塊土地上奮鬥的中國人讓奇迹出現並繼續發生。」臺胞張祝盛摸著兩個孩子的肩膀說,「我家老大今年上初中,小妹還在上小學,臨海市推行『一視同仁,就近入學』等惠台政策,視我們臺胞爲一家人,所以這裏就是我們的家,在這裏便是團圓。」
  臺北臨海同鄉會理事長楊聖志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月永遠是故鄉的圓,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無論時空如何變幻,我們永遠都是這輪圓月下的一家人。」
  福建:並肩抗疫別樣中秋
  閩台一家親。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襲福建,在閩台青迅速行動,放棄中秋假期,和大陸同胞一起同心抗疫,共渡難關。在厦門的台青們積極上街當起志願者、臺灣醫生竭力支援核酸檢測……彰顯了兩岸同胞守望相助、共渡難關的手足深情。
  「我們自願加入志願者的行列,希望能繼續爲社區和有需要幫助的厦門人民盡點心力!」由莆田這輪疫情波及的厦門疫情傳播鏈條還在蓃延,厦門市9月20日啓動了第三輪全市全員核酸檢測,在厦台青、厦門啓達台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姜鋒再次帶領著台青們參與當地社區防控的志願服務活動,站在抗「疫」第一綫。
  近日厦門啓動首輪全市核酸檢測時,在得知社區需要志願者參與檢測工作後,范薑鋒迅速在厦門台青微信群裏組織台青報名,召集了15名台青協助社區進行防疫工作。范薑鋒表示,厦門不僅是大陸同胞的家,也是在厦臺胞台青的家,「厦門爲我們台青創業就業提供了很多幫助,疫情當前,我們台青都覺得一定要挺身而出,奉獻一己之力,與大陸同胞一起抗擊疫情,共克時艱。」響應疫情防控要求,厦門市逾3000名醫護人員投入核酸檢測采樣工作,這其中也不乏臺灣醫師的身影。此輪疫情暴發,台資長庚醫院號召醫護積極參與抗疫。中醫科的臺灣醫師蘇京平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她說,厦門是她的第二故鄉,她想與鄉親們一起共同抗疫。越是緊要時刻,越要挺身而出,這是責任,也是使命。
  山東:「泉」家賞月共團圓
  50餘位住濟臺胞、台籍大學生和臺屬9月18日晚在濟南五龍潭名士閣參加由濟南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的「濟台情深『泉』家賞月共團圓」活動,共叙兩岸親情。
  據悉,「濟台情深『泉』家幸福」系列活動,是濟南台港澳辦傾力打造的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通過組織在濟臺胞、台生參與「泉」家過大年、「泉」家鬧元宵、「泉」家品粽香、「泉」家共團圓、「泉」家祝重陽等活動,全方位服務在濟臺胞工作和生活,增進兩岸同胞的感情與互動,持續深化融合發展。
  在當天的「濟台情深 泉潭彙聚」汲水儀式上,代表趵突泉、大明湖、五龍潭、黑虎泉和日月潭的水匯入「融」器,代表兩岸的水泉潭交融、濟台同胞心相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家人團聚的日子裏,雖然家人和父母不在身邊,但大陸也是我們的家,我們都是一家人。」台籍大學生代表、濟南大學大四學生丘柏勛說,希望有機會在濟南扎根就業和創業。
  「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於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於共同的歷史和文化,這是兩岸同胞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情感。」臺屬代表王克表示,通過「濟台情深『泉』家幸福」系列活動的溝通交流,將不斷加深同胞的情感共鳴和心靈契合。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我們開展「濟台情深『泉』家賞月共團圓」活動,和住濟臺胞家庭、台生一同做月餅、品茶香、話真情,感受「泉」家溫暖和深厚情誼,一同體驗魯綉、剪紙、雙面畫等非遺傳統手藝,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泉」家文化特色。」濟南市台港澳辦副主任徐蓓接受筆者采訪時說,系列活動將提升民族認同感、歸屬感。
  濟南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韓永軍表示,濟南市台港澳辦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優勢,精准服務住濟臺胞,圍繞中秋佳節,促進交流合作,深化融合發展。
  濟南市政協副主席、濟南市工商聯主席劉夢海表示,當前濟南三大國家戰略交匯叠加,「强省會」戰略加快實施,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歡迎更多臺胞台生扎根濟南、融入濟南,積極參與濟南經濟社會建設,共享濟南發展機遇。
  參加當天活動的臺胞家庭、在濟台生還現場參觀、體驗了魯綉、皮影、面塑、鋦瓷等濟南非遺傳統文化手藝,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和「泉」家文化特色,並一起做月餅、品茶香,感受「泉」家溫暖。
  廣西:在南寧生活很暖心
  「在我最危難的時候,是南寧市台辦和台協伸出援手,救我於危難之中,讓我順利獲得救治。今年5、6月份時,很多人都以爲我從此要一輩子偏癱了,是市台辦和在邕廣大臺胞幫助我重新站立起來,在南寧生活很暖心。」在邕台商陳建豐9月17日晚在南寧表示。
  當晚,南寧市台協會舉辦中秋聯誼會,陳建豐在聯誼會上發表感言,感謝當地台辦和臺胞對他的救助。
  此前5月27日,南寧市台協會資深會員陳建豐出現腦梗症狀,曾昏倒兩次,被醫院開出病危通知書。南寧市台辦、南寧市台協會代表趕到醫院看望,協調有關部門及時幫助他轉入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同時根據陳建豐經濟較爲困難的實際情况,向南寧市台協會員發出能幫就幫、敢做善成倡議,並將協會會員捐贈的70250元善款轉交給陳建豐,幫助他暫時渡過難關。
  類似陳建豐的經歷在南寧不是個例。去年2月,居住在廣西南寧市的臺胞蔡宏沂因消化出血慢性腎病被友人送到廣西中醫學院一附院急救。次日,因腎衰竭指標超高轉院到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救治。南寧市台協副會長莊昌文接到蔡宏沂友人求助電話後,立即趕往醫院瞭解情况,與蔡宏昕在台親屬取得聯繫,積極爲患病臺胞提供幫助。瞭解到蔡宏沂親屬都在臺灣且治療費用緊張的情况,南寧市台協發動全體會員進行募捐。南寧市台辦第一時間瞭解了蔡宏沂具體情况,協調醫院做好救治,安撫引導蔡宏沂按照醫院安排積極記合治療,並自發捐助善款,聯繫相關部門協調航空公司送其返台。
  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青委會主委,南寧市台協會長周代祥表示,疾病無情,人間有愛。在邕臺胞發病住院,在急需幫助的情况下,廣大台商伸出援手,發起捐款急救愛心活動,再次體現了南寧市台協是一個有愛的協會,展現了能幫就幫的南寧精神。長期以來,南寧市台辦對在邕臺胞也給予了大的幫扶和照顧,使在邕台商臺胞感覺非常暖心。
  在臺胞困難之時幫上一幫,在危急關頭扶上一扶,爲廣大臺胞台商解難紓困,讓臺胞群體在廣西生活發展安心、順心、暖心,堅定發展信心,這是今年南寧市台辦系統實施自治區台辦安心、順心、信心、暖心服務臺胞「四心工程」部署的生動實踐。
  聯誼會上,因故無法到場與臺胞共話情誼的南寧市台辦主任何見霜通過視頻連綫與南寧市台協進行互動。何見霜祝在邕臺胞生活愉快、幸福美滿、事業興旺。
  重慶:兩岸婚姻家庭體驗中華傳統文化
  在渝兩岸婚姻家庭成員及臺胞臺屬代表60餘人9月14日共同參加中華傳統文化體驗活動,開展中秋聯誼慰問,共叙友誼,共話團圓。
  參加此次活動的代表來自重慶市台協婦女寶眷委員會、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和諧家庭協會、中華重慶在台文化交流協會以及重慶巴南區的臺胞臺屬60餘人。他們中既有剛到大陸定居生活的臺灣同胞,也有嫁到臺灣30多年的陸籍配偶。
  在重慶巴南定心茶園,兩岸婚姻家庭成員開展了漢服體驗、茶藝學習及攝影活動;在踅慶南泉抗戰遺址群,兩岸婚姻家庭成員參觀了林森別墅舊址、孔祥熙官邸舊址等地。兩岸婚姻家庭成員還召開座談會,分享生活中的快樂,交流工作上的經驗,圍繞深化渝台融合發展、兩岸各領域交流提出建議意見。
  在座談會上,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和諧家庭協會理車長葛正潔說,在臺灣,有些人「閉著眼睛看大陸」,有些人「睜著眼睛說瞎話」,這些人因爲不瞭解真實的大陸,所以對大陸充滿偏見。兩岸婚姻家庭應該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將真實的大陸信息傳遞給島內,讓小家庭成爲兩岸關係融洽的潤滑劑。
  重慶市政府台辦副主任王建國表示,目前在渝兩岸婚姻家庭已超過1.6萬餘對,他們在兩岸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渝台婚姻家庭成員、臺胞臺屬成爲海峽兩岸、渝台兩地交流的橋梁和使者,努力衝破臺灣當局對兩岸交流合作的蓄意阻擾,積極爲兩岸和平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也,望大家更多講好重慶故事,扎根重慶發展,充分享受惠台政策,爲重慶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越來越多臺胞台企加快在大陸西部布局步伐,重慶正成爲台資西移的重要聚集地,不少台商臺胞亦將重慶作爲大陸定居地。重慶官方出臺了《關於促進渝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58條)等政策舉措,爲臺灣同胞在渝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四川:台青吟詩拓片話團圓
  近日,四川省台辦、四川省教育廳聯合主辦「千里共嬋娟——川台青年魅力四川行中秋聯誼活動」,來自四川大學、電子科大、四川師範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髙校的近20位新入學的臺灣學生走進東坡故里——眉山市,與四川的大學生結對交流,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歡度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佳節,暢叙友情、共話團圓。
  在三蘇祠,大家瞭解了北宋大文豪蘇氏三父子的傳奇一生,並穿上漢服開展了祭拜活動;在趣味拓片活動中,不少學生做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字樣的拓片,表達了對中秋佳節的美好祝福。
  「做拓片還是非常需要技術的,我們年輕人還是應該傳承和發揚這種傳統文化。」來自臺灣基隆的林宥凱是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的大一新生,今年是他第一次在中秋節與家人分開,他說通過這次活動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感受到了過節的氛圍,也更加瞭解了四川文化。
  在「兩岸一家親千里共嬋娟」川台大學生中秋詩詞會上,臺灣同學與大陸同學一對一結對,進行了做月並、猜字謎和飛花令等交流活動。
  「第一次體驗到親手做月餅,感覺非常有趣,看到成品,也非常有成就感。」來自臺灣新竹就讀於四川師範大學的羅翊瑄說,同學們在互幫互助中完成了親手做的月餅,分享著各自家鄉的中秋小習俗,暢談中秋團圓的美好寓意,讓她感受到了中秋濃厚的氛圍。
  在飛花令環節,臺灣學生代表和四川工商學院學生代表以「月」爲關鍵詞接力吟詩,一句句與「月」相關的詩詞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而當四川工商學院教授周鐵山與臺灣學生何思儂共吟餘光中的《鄉愁》時,現場更充滿濃濃的親情和感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最後,兩岸學生合唱的由蘇東坡詞改編的《明月幾時有》將活動推向高潮。
  雲南:七彩雲相思兩岸一家親
  9月17日,第三届「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交流主題日活動暨「兩岸一家親•七彩雲相思」中秋茶話會聯誼活動在雲南昆明和臺灣臺北同步舉辦。兩地同胞通過視頻連綫方式,共度中秋佳節、共叙親情友情。
  本届活動由中共雲南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雲南省臺灣同胞聯誼會和臺北雲南同鄉會合辦,吸引兩地約200人參加。
  在昆明出席活動的中共雲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楊亞林,向海峽彼岸的臺灣同胞致以節日祝福和誠挚問候。他表示,中秋佳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承載著海峽兩岸中華兒女共同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記憶。中秋來臨之際,更加思念遠在海峽彼岸的臺灣同胞,蘆、念一海相隔的骨肉兄弟。
  楊亞林稱,2020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雲台兩地同胞展現出同舟共濟的民族大義。截至8月31日,雲南省共爲臺灣同胞免費接種新冠疫苗1040人,累計接種1841劑次。同時,在雲南的臺胞台企累計爲雲南捐贈口罩、防護服、食品等各類物資折合近500萬元人民幣。真誠希望不斷拓展雲台各領域、各界別人員的交流交往,繼續深化兩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致辭稱,此前舉辦的兩届「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交流活動在臺灣造成不小的轟動。「今天活動的複辦,代表兩岸的民間交流仍然有極大的動力,疫情只是短暫的阻隔和干擾。民心所向,才是堅定不可逆的偉大力量。只要大家的心還在一起,兩岸一家親就是誰也沒法磨滅及否定的現在進行時。」
  當日的活動中,雲南弘益大學堂、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和臺北雲南同鄉會舞蹈團還獻上了中華茶湯禮展演、傈僳舞蹈、傣族傘舞等精彩的文藝表演。最後,活動在《我們都是一家人》的齊唱中落下帷幕。
(周曉航、潘清、劉巍巍、范宇斌、張聲雷、蘇榕蓉、李欣、吳瑞雪、李偉東、劉相琳、胡遠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