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全球蔓延  專家析兩防疫策略新考驗

  【香港中通社11月30日電】在南非等國最先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Omicron)繼續在全球蔓延,至今最少已在18個國家及地區出現了相關感染病例。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11月30日表示,這次的新病毒變異特別多,會影響疫苗的效果,也可能增加患者重新感染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29日向成員國提供的一份報告稱,奧密克戎毒株的全球總體傳播風險被評估為「非常高」,在全世界進一步傳播的可能性也很高。報告指出:「奧密克戎毒株因其特性,可導致新冠疫情再次大規模暴發,將會產生嚴重後果。」
  迄今尚未發現與奧密克戎毒株有關的死亡病例,世衛推測現有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該毒株感染導致的重症和死亡。同時,大多數檢測方法都能檢測出奧密克戎毒株。
  但梁子超表示,疫苗現在對奧密克戎毒株究竟有多少保護力,還需要看新的數據,現在不能確定。他認為目前新病毒的擴散特別快的原因,可能並不是其傳播力比德爾塔毒株快,有可能是因為這個病毒有一個重要的「免疫逃逸」反應,令它能夠迅速擴散。
  另一方面,梁子超不認為奧密克戎毒株是因為艾滋病毒引起的變異。他猜想很大的可能是非洲一些地方的醫療系統比較差,疫苗接種率低,疫情控制做的不夠好,令病毒在一個封鎖的地方產生變異,在逐漸開放的情況下,開始擴散起來。他認為現在情況還不確定,所以公眾不必特別恐慌。
  「對於採取‘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來說,現在的情況比較尷尬。」梁子超表示,這些國家疫苗接種率高,經歷過幾波疫情,以為自己的群體免疫達標了,不會造成太重的醫療負擔,因而放鬆社交距離措施。但現在出現的新變異病毒有很嚴重的免疫逃逸現象,可能對這些國家造成很大衝擊,而且這些國家已走了很遠,現在很難回頭。
  梁子超說,相比之下,中國內地和香港一向採取「清零」政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管新病毒如何,都不會影響現時防控政策。中國國家衛健委專家近日表示,中國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然有效。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已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建立了特異性核酸檢測方法,並持續針對可能的輸入病例開展病毒基因組監測。上述措施將有利於及時發現可能輸入中國的奧密克戎變異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