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區「大禮包」助推澳大再次騰飛 ——專訪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

  「華夏根基,中西風采,澳大茁壯長成。潭山初建,琴島重築,校園毓秀鐘靈……」站在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行政樓上俯瞰,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科研樓比鄰而立,數塊國家重點實驗室名牌熠熠生輝。
  「橫琴校區爲澳門大學打開了發展空間,帶來了廣闊機遇。如果沒有‘一國兩制’結下的碩果,就沒有澳門大學今天取得的成就。」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感慨地說。
  如今,伴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擘畫壯闊藍圖,澳門正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展望未來,澳門的高等教育事業定將在深度參與合作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發展!」宋永華表示。
  「一國兩制」碩果累累
  走進澳門大學,在教室、在操場、在實驗室,來自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揮灑青春,校園巴士來回穿行。一座現代化、國際化的高等學府成爲萬千學子嚮往之地,也爲澳門産業多元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在澳門大學度過了3年研究生時光的王佶騰對此頗有感觸:「澳大美麗的新校園以及一流的校園設施,幾乎滿足了我對完美大學生活的所有想像。」
  澳門大學舊校園栖身於澳門氹仔島的大潭山與小潭山間,校園面積僅有0.05平方公里。
  2009年,爲支持澳門發展教育、培養人才,中央政府同意澳門大學遷建橫琴島,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實施管轄。
  2013年,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正式啓用,占地1.09平方公里,背倚葱綠秀美的橫琴山,與澳門氹仔島通過一座河底隧道相連,比原先的校園大了20倍,爲澳門大學崛起成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澳門大學成立了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中藥質量研究、智慧城市物聯網三大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培養的博士生已經從十餘年前的50多人增至現在的1000多人;臨床醫學、工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總論等10個學科已躋身ESI世界排名前1%;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聲譽不斷提升,目前在THE世界大學排名已躍升至201-250區間,QS世界大學排名也躍至第322位。
  「一流的高校和一流的城市是共生的。」長期從事國際前沿學術研究和教育的宋永華深深明白,國際化意味著競爭對手不再局限於一個地區、一個國家,而是要在世界舞臺上具有核心競爭力——這樣的國際化一流人才是澳門所需、國家所需的。
  「我們的校長、副校長、院長等都是全球招聘,80%師資隊伍都是從世界各地招聘來的。短短20多年,澳門大學在校生人數已經從2800多人發展到超過1萬人,從人文、社科到法律、商科、科技、大健康等專業領域,學科發展非常齊全,也十分契合澳門的人才需求。」宋永華說。
  得益於內地和澳門在人才、資金等方面更加緊密的聯繫,澳門大學成功搭建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平臺,憑藉著優越的教學和科研條件,吸引了衆多全球頂尖人才來到澳門,共同推動澳門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創發展。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兩年來,大灣區的飛速建設與粵澳深度合作爲澳門大學不斷帶來新的機遇。宋永華表示,澳門大學主動作爲,先後聯合大灣區內其他高校建立粵港澳高校聯盟、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聯盟,以加强校際間交流合作。
  正是在這一年,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正式落地橫琴,這是澳門大學在大灣區設立的首個産學研示範基地。澳門大學-華髮集團聯合實驗室也應運而生,雙方携手在高層次人才培養、産業孵化和培育、知識産權與科研成果轉讓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作爲澳門唯一的一所國際化綜合性公立大學,加强産學研結合是我們融入大灣區的總方向。」宋永華說,在大灣區建設中,要加快完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尤其是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綫」。
  「通過3年的持續努力,同時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優勢學科院所的研究力量,我們與大灣區的創新企業及政府部門積極開展合作,逐步構造了一個從原創科技、關鍵技術突破到融入大灣區産業鏈的一整套生態鏈。」宋永華表示。
  「不惑」澳大再上新臺階
  到橫琴幹事創業,正爲澳門大學的青年人才們開創一片新天地——
  「內地有技術、人才優勢,澳門有豐富的國際資源、開放氛圍,我和同學們常常會想,兩者結合在一起會擦出什麽樣的火花?」2017年,澳門大學博士陳天藍帶著在學校研究的數字型微流控芯片診斷技術來到一河之隔的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把科研成果産學研轉化和落地在這裏。
  「來到橫琴創業,抬眼就能看到對面的母校,感覺特別親切。」陳天藍說,創業路上,澳門大學給了許多支持,如將相關技術專利授權給他的公司且入股其中。這也是澳門大學首次入股由畢業生團隊創立的公司。
  過去幾年,澳門大學廣泛開展學生實習計劃,把學生送到珠海、深圳、廣州交流實習,讓他們用更加開闊和長遠的眼光瞭解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同時,加大了與珠海在公務員領域的培訓合作。去年9月啓用的澳門大學公共行政培訓中心,先後完成了針對珠澳公務員的「深化珠澳合作專題研討班」「深化珠澳合作專題高層次人才研討班」等培訓項目。
  南海之濱,風潮涌動。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爲新形勢下粵澳合作開發橫琴按下「快進鍵」。
  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對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爲澳門長遠發展注入重要動力,推動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
  「高標準建設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院校的産學研示範基地,構建技術創新與轉化中心,推動合作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點。」「加快推進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與橫琴口岸的專用通道建設,探索在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與合作區之間建設新型智能化口岸,高度便利澳門大學師生進出合作區。」……《總體方案》多處提及澳門大學,令宋永華與全校師生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
  「合作區是中央支持澳門長遠發展而贈予的『大禮包』,粵澳兩地掀開了深度合作、融合發展的新篇章,有利於澳門大學師生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爲澳門年輕人提供廣闊的學習、就業和生活空間,助推澳門大學再一次騰飛!」宋永華表示。
  「《總體方案》提到要高標準建設産學研示範基地、構建技術創新與轉化中心,這對我們未來發展來說,是更大的動力、更高的要求。」宋永華表示,澳大將貫徹落實有關要求,加快完善澳大産學研示範基地的建設,幷進一步推動與內地企業、高校等共同開展高水平的産學研合作,創造更多科研成果和推動成果轉化,助力推動合作區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點。
  與此同時,《總體方案》還提出加快推進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與橫琴口岸的專用通道建設,探索在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與合作區之間建設新型智能化口岸。「澳門大學師生對此十分期待,這將大大提高通關效率,未來或能通過刷臉或指紋認證進出校園與橫琴,對大家的生活、學習、科研交流合作等都帶來極大便利。」宋永華說。
  目前,澳門大學約有1.25萬名學生。按照5年規劃,未來學生人數將達到2萬人。如何爲師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配套?「合作區是我們可以加以利用的空間。未來‘專用通道’,甚至是新口岸建成後,我們希望把研究生、博士生宿舍建在合作區,滿足學校發展需求。」宋永華介紹道。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建校40周年的澳門大學也步入「不惑」之年。在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新的歷史機遇下,澳大正以開放自信的胸懷、創新進取的面貌,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加快邁向國際公認的卓越大學。
  迎來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宋永華躊躇滿志地說:「我們有决心將澳大建設成爲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擔當精神、全球競爭力、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人才,激勵和鼓舞他們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展望未來,宋永華也希望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進一步加强與珠海的緊密合作,開展更多科研和成果轉化等活動,爲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和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鐘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