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觸即發」應從自我麻醉中清醒過來

  前日早上山頂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在出席澳門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時反复警告說,澳門的疫情可謂「一觸即發」,市民真要提高警惕;除了做好個人防護,也要做好行程記錄,很重要的是接種疫苗。又強調,一旦出現一定數量的本土病例,與內地的豁免隔離通關便會熔斷,對於經濟、活動、安全都有很大影響。戴華浩、梁亦好還針對澳門一些人對疫情的麻痺以至麻醉的心態,批評政府不斷加強防疫措施快將觸及市民底線的言論,進行解釋,指出周邊疫情非常嚴峻,政府決定加緊推進相關工作。「不可以等到澳門出現疫情才記錄行程,太遲了。」一旦出現本地個案,市民需要知道之前十四日曾否與患者處於共同軌跡,因而政府希望幫助市民較快識別自己的風險。
  真是「好話唔靈醜話靈」,戴華浩、梁亦好話音剛落,疫情就「殺到埋身」了,那些曾經麻痺、麻醉,及批評政府防疫措施的人,應當清醒過來了。個人權利當然要保護,這也是基本人權。但在面臨更大的人權議題——健康權與生命權之時,在「兩難取其輕」之下,更應抓住主要矛盾。否則,連生命都沒有了,還何談保護私隱?何況,特區政府採取的防疫措施,在涉及個人私隱的議題上,是徵詢了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的專業及法律意見,將對個人私隱的損害降至最低的。某些人不宜在挑三剔四,糾纏不休,以自己的私見影響絕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
  而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已經因應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出現新冠病毒確診個案,而坦洲距離澳門只有十幾公里,其與澳門的往來密切,實際上有大量外僱及跨境學童居住在坦洲,根據澳門健康碼申報,在過去十四天曾有近三千人到過坦洲鎮,去過發現病例的坦洲鎮國際花城的有十八人,到昨晚已有三名在澳門人士被證實曾在坦洲鎮接觸過確診病例,被列爲密切接觸者。因此,
  澳門特區已經即時啟動應急預案,調整檢疫政策,並啟動流行病學調查,安排相關人士進行核酸採樣或醫學觀察。由於坦洲鎮的確診病例仍然源頭不明,不排除有更多個案出現,因而公眾更應保持高度警惕,減少不必要聚集,一同做好防護措施。至於所謂「私隱」之說,還是暫時放低為好。
  其實,更麻煩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頭。昨日坦洲鎮與珠海市相通的道路被封閉之後,卻是「百密一疏」,不少人從小道逃離坦洲。甚至在與珠海相接的交通要道,因為警戒人手不足,只是封住了車輛,管不住人,有不少人大包小包地公然沖破封鎖線,逃離被宣示「只進不出」的封鎖區。在這些人中,有多少是確診者的「密接者」?是否會將病毒攜帶出珠海傳播?甚至是人傳人地間接傳到澳門?真令人揪心。
  經此一役,更為認證特區政府此前所採取的防疫措施,是正確的,更是有必要的。其實,進入飲食等公共場所必須驗證「二維碼」,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車卡實行實名制等,在內地已經是很普遍的做法,居民們也都予以理解及自覺執行。而進一步延伸到只有接種了疫苗才可進入特定場所,也在逐步推行開去中。
  在前者,是為了萬一有疫情發生時,可以儘早及時地追查確診者的行踪,及尋找出密切接觸者。八月初的疫情,就因為有其中的確診者曾經乘坐巴士返放工及到多處消費,而為無法找出曾經的密切接觸者而大傷腦筋。
  實際上,據鐘南山院士所指,中國抗疫成功的主要經驗是「兩板斧」——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四早」措施;預防爲主,即全民接種新冠疫苗。在「兩板斧」中,以快速核酸檢測和新冠疫苗快速研發爲突出代表的科技抗疫力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核酸檢測依然是新冠病毒檢測的金標準,快速檢測成爲戰勝疫情的法寶。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將核酸檢測作爲疫情防控的黃金抓手,堅持優化檢測流程,推動技術創新,提高篩查效率,核酸檢測的硬核戰力在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特區政府現在所推行的部分防疫措施,是為了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進行的「流調」手段所需。「流調」的全稱是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應對中的一項基本工作。通俗點來說,就是疾控部門調查可能感染病毒的人。「流調是疫情控制的關鍵,它為描繪清晰的病毒傳播鏈、判定密切接觸者、採取隔離措施以及劃定消毒範圍提供了依據。它的功能是追踪傳染源,發現潛在的病例密切接觸者;並成為開展醫學隔離、醫學觀察的基礎。「流調」就是要搞明白:在過去每一個重要時間裡,你走過的路、遇到的人和發生的那些事兒。用專業術語來講,流調就是要弄明白傳染病流行病學三間分佈,即:時間分佈、地區分佈、人群分佈,以求發現規律,採取措施,控制疫情。「流調」獲得的所有信息都是嚴格保密的,保護個人隱私是醫學倫理和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明確規定,更是開展一切醫療活動的前提。
  其實,相對而言,澳門所採取的措施,「便民」程度還是最高的,對個人私隱的干預是最低的。現在,就連是個人主義盛行,並實行「與病毒共存」策略的歐美地區,也已經重視注射疫苗,而且更是將提高疫苗接種率作為實行此策略的必要前提。因而批評拒絕接種疫苗者,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誠然,疫苗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預防病毒入侵,尤其是還不能抵禦傳染力特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但接種疫苗者在染症後可以減輕症狀,降低死亡率,並減輕醫療負擔,卻是經過實踐檢驗的事實。
  何況,無論是兩個國際人權公約,還是各國各地區的緊急狀態應變法律,都規定在實施緊急狀態時,可以對人權尤其是政治權利進行適當的克減。「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一旦疫情較為嚴峻時,可能還要採取比現時實施的「毛毛雨」式措施還要嚴苛的措施,如果抗命,可能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這已經不是實行「巴士卡」實名制及「飲食二維碼」的「初級階段」了,更容不得挑三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