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推演新啓示

  俄烏局勢緊張以來,臺灣再次成爲國際關注焦點。美國新保守派政客將臺灣與烏克蘭相聯繫,一時間,坊間「今日的烏克蘭就是明天的臺灣「論調甚囂塵上。然而,臺灣問題和烏克蘭問題根本沒有可比性。實際上,在俄烏衝突爆發前,美國戰略界對臺灣問題的討論就不斷升溫:一些人疾呼必須通盤考慮歐亞大陸地緣格局的東西兩綫,儘快結束對台「戰略模糊」;另一些人則深深陷入「在潜在的台海衝突中究竟爲誰而戰」的憂慮反思之中,認爲美國越多地「聲稱要防衛臺灣」,臺灣的軍事準備就「越不嚴肅」,只等美國人在「台海浪費生命」,因此美國必須認真反思「真的需要防衛臺灣嗎」。
  俄烏鏖戰、台海詭譎,未來將如何發展?2021年以來,美西方等對台海局勢展開了一系列推演,雖然軍事推演結果「一邊倒」,然而這是基於美軍「料敵從嚴」的原則。在軍事推演中,日本的角色進一步凸顯。在對於臺灣「核心價值」的認識上,美歐之間的關切重心各有不同。
  料敵從嚴:既是自我加壓,也是迷惑對手
  2021年以來美軍進行的一系列針對台海的推演,基本形成了「大陸完勝,幷且以後無需再推」的穩定結論:美軍「在應對中國大陸收台的戰鬥中反復失敗」;在應對衝突方面,美軍「基本上沒有可靠選項」。爲此,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開出了加强無人武器研發投入等「診斷報告」。實際上,這一方案已經是關於人員撤出的技術補充方案。近年來,臺灣的「漢光兵推」事實上淪爲每年一針的心理「安慰劑」。2021年的第37次兵推只是在分散部署、保證遭打擊後的生存方面,實現了臆想的「勝利」。曾任日本《朝日新聞》駐北京記者的峰村健司也向媒體披露了他參與和接觸的數次美日涉台推演均遭大敗的經歷。
  2021年10月,一次美軍高級別台海機密推演過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約翰•海滕對外披露:「毫不誇張地講,推演在悲劇中結束。一個’侵略性’的紅方在充分研究美國20年的基礎上,完全清楚我們下一步要做什麽。」在這些推演中,美軍迅速遭受沉重打擊。美國空軍副參謀長克林頓•希諾特黯然神傷:「推演中已經不是我們如何失敗,而是我們失敗得越來越快。從2018年推演後,我清楚記得我們的推演大師對空軍部長和參謀長講,以後無需再針對台海開展推演了,因爲我們都知道會發生什麽。」
  經過近20年的反復推演,美國有關台海的軍事推演結果終於歸結到了「一邊倒」。這在美蘇冷戰期間就有先例。冷戰期間,美軍基於「料敵從嚴」的原則,習慣於用最大化威脅的思路,嚴格演算評估對手的最高發揮水準,按照極端情况倒逼戰爭準備。歷史經驗表明,這既是美國自我加壓的常規手段,也是迷惑對手的慣用伎倆。
  前沿築堡:日本將成爲關鍵
  受限於地理距離,美國對速戰速决式的台海局部有限衝突基本上鞭長莫及。僅有的解决手段是想方設法加强預防性危機治理,通過威懾阻止危機升級。2022年2月,美國智庫「國際與戰略問題研究中心」發布對20種「台海危機」升級方案的模擬推演報告。推演過程花哨,結果平平:建議美國决策層不要害怕衝突升級,要用果斷升級衝突辦法懾止事態擴大。
  在軍事衝突不斷升級的推演中,日本的關鍵角色得到極大凸顯。2021年10月,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通過推演提出讓臺灣離島成爲大陸無法下咽的「毒青蛙」戰略。推演過程顯示,對於大陸速戰速决的「有限進攻」,美國來不及反應,經濟制裁等長周期反制手段也不解近渴。僅有的依靠,就是必須把地理位置接近的日本推上前臺。無獨有偶,11月英國路透社也發布「台海危機」推演報告,設計了從「奪取離島」到「封鎖本島」,再到「全面攻台」逐步升級的六個情景。基本結論是,「離島爭奪」大概率只會引發兩岸緊張形勢和西方制裁反制;「封鎖本島」有可能成爲推動台當局妥協的有效手段,但行動一旦曠日持久,很大概率會引發美日介入;對台軍事目標的「有限精准打擊」,不會迫使台當局就範;後續的「登陸」和「斬首作戰」必然引發美國及其亞太地區盟友的介入。而其中,日本是首戰的關鍵。
  《日經新聞》3月23日報道,2021年3月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表示大陸可能在六年內「攻台」後,日本加快了制定「離島防衛」和應對「臺灣有事」的計劃。美國正探討在日本部署陸基中程導彈。除了加强攔截態勢,日本還謀求擁有「對敵方基地攻擊」的威懾能力。爲此,日本將於今年底前修訂作爲外交和防衛基本方針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文件。
  擁芯或去芯:未來臺灣價值的重構
  在預測未來台海局勢的熱潮中,西方開始重新認識臺灣對國際社會的「核心價值」。很多西方智庫不再盲目爲所謂「捍衛民主」歡呼站臺,而是將臺灣放在全球市場和産業鏈中進行再審視,解構台海地緣格局,重構臺灣國際價值。
  2021年9月,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搞了一場台海的「局外人」推演:台海衝突時的歐洲立場。這場推演把歐洲人的真實面目描摹地淋漓極致:嘴上還是「主義」,心裏已經都是「生意」。台海一旦「有事」,芯片能不能供上、國際市場受不受影響,才是歐洲的核心關切;至於所謂「保衛民主」,那是美國人的事,軍事介入就更不必考慮,甚至是否履行北約義務都在推演中引發激烈爭論。法國、意大利都主張與美國保持距離,德國意在主導歐洲協調。包括英國在內,歐洲國家都非常顧忌介入後俄羅斯的反應。
  對臺灣而言,「擁芯自保」是下一步求安全的明確策略。2022年1月27日,「新美國安全中心」再次發布涉台推演報告,模擬一種新的大陸對台施壓方式:攻擊台半導體産業。推演極大暴露了在臺灣價值重構下,美台分歧的激化。將高價值目標——半導體産業疏散出島,是美國未來必然逐步推動的「兩全之計」,一方面疏解了臺灣的高價值目標,另一方面提升了美國本土的産業能力。而臺灣則認爲,一旦失掉産業價值,安全被保障的可靠性只會更低。未來,美台雙方很可能圍繞臺灣核心競爭力的疏散問題進行長期反復博弈。美台或「因芯離德」,也未可知。
(楊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