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一個凸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抗疫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雙突破」──每日新發現陽性個案超過一百例,本輪疫情陽性個案總數突破一千例之後,社會上普遍有「抗疫疲勞」及「看不到前景」之感。雖然人們對奮戰在抗疫前線的人員,對領導抗疫的協調中心人員,都普遍懷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的敬意及感恩之情,但對於未來的抗疫路線方向及策略,卻發生了分歧,出現了若干疑問及質疑的聲音,甚至提出了「封城」的極端訴求,以至是盛行著「下週實施封城」的傳言。儘管行政當局多次澄清並多次聲明,非到不得己的情況不會「封城」,呼籲居民不要相信謠言也不要傳謠,但有關傳言卻仍然不絕於耳。這讓大部分市民以至協調中心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目前的疫情發展趨勢,已經很明顯地佐證了已經流失了最初時「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黃金時間先機,因而整個社會全域都已發現陽性反應個案,盡管某些區域的陽性個案較為集中,某些區域則較為稀疏,但無可諱言各個區域都已經發現陽性個案,亦即疫情已經蔓延到全澳門社會。而且,也已有醫護人員受到感染——不管是在抗疫崗位還是在社區受到感染,還發生了死亡個案——儘管是高齡百歲的患有基礎病者,但總之就是打爛了過去兩年來抗疫成績輝煌的「金缽」。這與前年的個案,基本上都被攔截在「區門」之外,亦即是在入境隔離醫學觀察人士中發現,及去年的即使是有社區病例發生,但只是很小的區域,而且很快就撲滅的情況,完全不同。當然,導致澳門「失守」,也是因為今次的奧密克戎BA5變異株更狡猾,更隱蔽,傳播速度更快密切相關,過去曾經有效的抗疫策略,已經不再適用。
  但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協調中心已經採取了「亡羊補牢」的措施,推出了多種並交叉運用的手段,包括密集性全民核酸檢測與居民抗原檢測相結合,分區分級精準劃分紅碼區和黃碼區實施嚴密管控等,使得澳門疫情沒有發生如同周邊環境條件相同的台灣、香港那樣的井噴式爆發,而是較為和緩式的增長,因而是出於可控的狀態。雖然至今仍未能找出「零號」感染源頭,但善後措施還是得力的,也是適合澳門的實際情況的。陣前易將是兵家大忌,何況或許澳門也一時無法物色到更「有能」的戰將。總之,「站著說話不腰痛」,敲敲鍵盤說幾句風涼話容易,親身落場體驗可能就是不堪重負。
  對於社會上有零星的「封城」訴求,基於基本法規定的言論自由,應予尊重,但又不能「父子騎驢」式地盲從。這幾天,有一些社團或個人,甚至是專業人士機構,都從各種不同角度,以至是進行專業性的比較分析,都認為澳門不像內地,並不具備貿然實施「封城」的條件,尤其是缺乏內地在實施嚴格的網格化管控中發揮極為重要作用的居委會及社區自治管理機構,一旦實施「封城」就將「打瀉籮蟹」。而且更重要的是,澳門居住者過萬的外國人,他們崇信西方社會的「共存」方式,將無法適應「封城」的措施。實際上即使是澳門現在沒有實施「封城」措施,就有洋人醫學專家接受葡文報紙訪問,批評澳門特區政府採用類似內地的抗疫措施(其實是已經較為寬鬆),這也是必須注意到的因素。
  一句話,澳門特區的抗疫方向及路線,既要顧及到「一國兩制」的特殊性,更要發揮好「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在「清零」與「共存」之間,尋找出一個更適合澳門實際情況的路線。如能成功,就將能更為凸顯「一國兩制」的優越性。
  實施「封城」,不但經濟損失慘重,而且所衍生的次生災害,可能比疫情本身的損失還要大上若干倍。某些地方的教訓,足以讓澳門特區記取。何況,這些地方的各方面的執行條件都比澳門好得多,起碼是擁有嚴密的社區管理機構,具有震懾的法政制度等,但尚且發生了許多的次生災害;而在缺乏這些嚴密管控架構的澳門,要實施「封城」,所產生的次生災害就將會更為嚴重,甚至是遠高於疫情的本身,這就可能會形成「撿了芝麻,失了西瓜」的效應,得不償失。
  而且在經濟層面的損失,將更為慘重。即使是現在的防疫方式,已經有不少中小微企大喊「救命」,倘若實施「封城」,可能大部分中小微企都要倒閉關張。而且,其負面影響不限於「封城」期間,還將長期存在於「解封」後的歲月。不過,也有人認為,既然中小微企目前都是「苦過嘀嘀」了,不如「盡地一鋪」,以求「鳳凰涅磐」「浴火重生」。這只是散文家的浪漫理想主義而已,可能會嚴重離地,脫離實際。而且,在新賭牌競投期間,倘實施「封城」,也可能會導致其成果嚴重失色。
  許多實踐經驗顯示,居民們良好的個人防疫意識及行為,更能顯著地減少病毒的傳播。而澳門居民目前的個人防疫意識及行為,已經基本上實現了「自動靜默」,除了是必要的行業外,居民們都自覺地宅在家中,或是居家上班。即使是要外出上班者,也是「兩點一線」,因而街上已經基本不見行人。居民們也已基本上配戴政府配發的過濾病毒能力較高的KN95口罩。加上政府採取的各項重大措施,如密集的全民核酸檢測,居民們在前往檢測站之前必須先行進行抗原自測,還有重點人群檢測與全民檢測相結合等,因而抗疫防疫的效果正在展現出來。實際上,檢測到的陽性反應個案正在逐日下降,下周再進行三輪全民核酸檢測,再輔予抗原自測等手段,估計將會到達拐點,結束目前的「高原期」,開始走下坡路,並有機會斬斷病毒傳播鏈。因此,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識及防疫到位的行為,更能減低感染數量及病毒傳播率,更能避免和減少嚴格封控措施帶來的嚴重次生災害問題。在綜合比較之下,這比「封城」更有效果。
  而且,目前澳門雖然已經發現一千多陽性反應個案,但人均感染率仍然只有千分之二左右,並未到實施「封城」的針對態勢是感染率較高的標準。何況,以周邊地區看,即使是實施了極為嚴厲的「封城」措施,過後不久又再死灰復燃。
  現在,特區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的針對性措施,動用全澳資源為保障澳門社會秩序和居民生命安全作出最大努力,全澳居民也正在繼續發揚守望相助的精神,團結一心,排除萬難,支持特區政府堅持穩中求進,毫不鬆懈抗擊疫情,全力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大局。相信,有國家及內地的大力支援,有全體抗疫人員的忘我付出,有全澳居民的自覺配合,只要能夠堅守科學、理性、客觀、包容的精神,就一定能夠同舟共濟,早日戰勝疫情,創造出凸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澳門抗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