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病例群發大廈看其樓宇結構環境改造

  澳門特區從昨日起至十八日零時進入不是「封城」的「相對靜止」狀態,非必要的工商業公司和場所暫停所有運作。昨日市面上果然是「水盡鵝飛」,大部分店舖均拉閘沒有營業,原本熱鬧的中區一帶顯得冷清。平日車水馬龍的道路上鮮有車輛行駛,只有警車和政府部門車輛行駛,播放防疫廣播。行人更是「小貓三四只」,但也基本上是屬於「有必要」運作機構的上下班者,或是前往核酸檢測站接受核酸檢測者,後者免不了會有人順道「採購」。雖然仍有極個別人在街頭閒坐或運動,也有人未有配戴KN95口罩,因而被警方或市政署稽查人員勸諭,但整體來看,絕大部份居民十分自覺自律,主動配合特區政府的「相對靜止」措施,而這也正是特區政府決定不採取「封城」措施的社會條件保證。這個較為良好的情況,連香港的平面和電子媒體,都有正面報道。
  而從應變協調中心昨午公佈的數據看,由七月十日零時至二十四時,本澳在二十四小時內新增五十九宗核酸陽性個案,其中在社區中發現的,只有在密切接觸者中發現六例、在全民核檢及重點人群中發現七例、其他人群四例。而第七輪全民核酸檢測截至昨日下午三時,已採樣五十九萬九千九百七十九人次,其中四十六萬五千七百七十五人次已有檢測結果,呈陰性;混樣樣本呈陽性累計只有共十二管。這就創造了自從開展全民核酸檢測以來的「最低紀錄」。因而顯示,在特區政府採取各項措施,尤其是加強對封控區的管控及進行密集的全民核酸檢測之後,社會面潛伏的個案都被檢測出來,因而呈現下降趨勢。如按現計劃完成密集檢測,將很有機會實現社會面「清零」。在繼續加強對封控區的管控及治療病患,及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徹底排查之下,按照內地的經驗和規律,社會面可能會恢復常態,並實現有限度的恢復通關,進而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
  但更棘手的問題又接踵而來。陽性個案群發區在「北上」之後,現在基本上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北區。而且,更令人擔懮的是,有幾座大廈,如康和廣場、快富樓及新美安大廈等,頗有蔓延整棟大廈的危險。據一位康和廣場第二座的小業主在互聯網社交工具表示,康和廣場作為「全澳疫情最嚴重的大廈」,幾乎日日都有新增案例,前日由五十例新增到五十五例,昨日又新增至五十九例,數字不斷飆升,導致救護車聲音此起彼落。而快富樓、新美安大廈等的情況也不遑多讓。
  如果說,新美安大廈是因為整體環境極為惡劣,去年十月就曾經因移民越南籍女患者被確診,當局因為大廈衛生環境相當不理想,居住人口密度高,為維生支援及檢疫帶來一定困難,不符合隔離條件,因此決定將一百二十八戶八百二十一位居民遷往金寶來酒店隔離觀察,避免病毒傳播,結束隔離後當局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清理環境,竟然清出數以噸計的垃圾,今次是「舊患復發」;而快富樓是房屋局租賃給長者居住的社會房屋,環境條件不如市場房屋,因而有陽性感染者群發,仍算是「並不出奇」的話,作為市場房屋,整體結構較為規範化,而且樓齡也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康和廣場,也竟然是發生類似「井噴式」的爆發,就讓人深思了。
  實際上,康和廣場第二座的這位小業主就懷疑,是否發生了垂直傳播?而垂直傳播的渠道是否天井位、lift槽位?另外,有關當局的消毒是否不到位?導致康和廣場就好似一個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的大型培養器皿,不停有人受感染。攪得康和廣場的業主日日都提心吊膽,不知道為何乖乖地宅在家中都可以有這麼多人不停地中招,就連已經完成集中隔離的業主都不敢返回康和廣場居住。
  此種現象也引起了應對協調中心的注意,因而在昨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就表示,有數幢大廈確診的個案相對較多,包括:康和廣場,快富樓,新美安大廈,應變協調中心正在分析原因,並加強對大廈的清潔消毒,教育住戶在排水口內注水,避免與鄰居接觸等,並會安排住戶作更加頻密的檢測。由於一幢大內出現多宗個案的原因較多,不排除若出現水平或垂直感染時,需要轉移住戶到醫學觀察酒店接受觀察。
  而釀發本輪疫情的奧密克戎BA.5病毒株,不但是已知傳播力最强的毒株,同時最新研究發現其具比前代毒株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重複感染能力。更嚴峻的是,它不像德爾塔毒株只是侵犯上呼吸道,類似「大號流感」,而是直接「殺進」肺部,而且殺傷力極強。因此,更應注意防範殘舊樓宇的垂直傳播的問題。
  這就讓人聯想起香港的經驗教訓。實際上,無論是二零零三年的「SARS」,還是這兩年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一些樓宇成了「重災區」,其基本原因是,這些樓宇因為排氣排水渠道陳舊破損,住在低層的患者單位自行改裝了排氣管,排氣管接駁糞渠(即衛生間下水道),沒有密封,令病毒有機會經糞渠回到廁所,而發生了大面積的垂直感染,幾乎是同一條排氣管或排水管的各個樓層都「領嘢」,病毒經大廈喉渠排污系統傳染該排氣管或排水管相通的住戶的居民。
  對此,香港特區政府展開「排水管檢查計劃」,在已檢查約十萬個的公屋單位排水管中,約一成需要維修,大部分曾經改裝座廁;至於「防疫抗疫基金」下「視察大廈外牆排水系統計劃」,屋宇署顧問公司已視察約二千五百幢樓宇,部份外牆水管滲漏破爛、錯誤接駁,會按情況向業主發修茸令,勒令維修。香港特區政府屋宇署修例,研究引入更高排水系統設計標準,避免隔氣乾涸,及防止污水倒低層單位。另外,特區政府也於財政預算案中撥款十億元,夥拍市建局推出「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向老舊、差餉租值較低的樓宇業主,提供技術及財政支援,協助業主為其樓宇進行渠管維修及/或改善工程,提升居住環境的衞生水平。有意參與計劃的業主組織代表,不論樓宇是否尚有未遵辦屋宇署就公用渠管發出的法定命令,均可參加資助計劃的申請。
  因此,在這一輪疫情平復後,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也適宜對類似的樓宇進行檢查,其排氣管或排水管是否堵塞或被改裝。至於新美安大廈,即使是被發現有此狀況,也因為整棟樓宇過於殘破,而且環境衛生極為惡劣,反而不必花費公帑進行維修了,應當列入「都更」計劃。其實,新美安大廈的殘舊混亂情況,比已列入「都更計劃」的「祐漢七棟樓群」更嚴重,但卻並未列入「都更」計劃,應當說「亡羊補牢」,將之列入「都更」計劃並加快啟動,剷除這個「大毒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