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個案增至1526宗 梁:未出現疫情拐點

  【本報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日下午五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公布最新疫情及本澳各項防控措施。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報告,本澳7月10日24小時內新增59例陽性個案,包括:在紅碼區及醫學觀察酒店發現42例個案,屬於管控中發現;社區中發現方面,在密切接觸者中發現6例、在全民核檢及重點人群中發現7例、其他人群有4例。自2022年6月18日起累計共1,526例陽性個案。
  在1,526例個案中,包括817女、709男,年齡介乎3個月至100歲之間,當中557人有症狀,列為確診病例患者,969人暫無症狀,列為無症狀感染者。
  全民核檢方面,第七輪全民核酸檢測已於7月10日早上九時開始,截至11日下午三時,已採樣599,979人次,其中465,775人次已有檢測結果,呈陰性;維持累計共12管混樣樣本呈陽性。目前已安排混樣陽性樣本涉及人士作進一步檢測,有關檢測仍在進行中。
  梁亦好又解釋紅碼大廈的跟進程序,當發現大廈有比較多人感染時,反映大廈內傳播風險較高,因此會把大廈列為紅碼區,並會透過市政署對大廈進行清潔和消毒,向住戶派發抗原檢測包,要求住戶自行檢測,同時還會進行核酸排查工作,目的是希望及早發現受感染的人士,當發現有住戶出現陽性時,就會將其轉移到隔離治療的地方,同時還會把同住人轉移到醫學觀察酒店。
  現時在抗疫地圖上顯示陽性的數字,是以登記人住址計算的,但並不代表他們全部都是在大廈內感染的,部份人可能是在醫學觀察期間發病,他們對大廈的風險相對不高,就此,便不會將大廈封為黃碼區或紅碼區,因為他們是在管控期間發現陽性的。
  目前,有數幢大廈確診的個案相對較多,包括:康和廣場,快富樓,新美安大廈,應變協調中心正在分析原因,並加強對大廈的清潔消毒,教育住戶在排水口內注水,避免與鄰居接觸等,並會安排住戶作更加頻密的檢測。由於一幢大內出現多宗個案的原因較多,不排除若出現水平或垂直感染時,需要轉移住戶到醫學觀察酒店接受觀察。
  衛生局中醫服務發展廳代廳長莫蕙報告,目前備用的中成藥有連花清瘟膠囊和藿香正氣軟膠囊,這兩款中成藥都是國家推薦用於新型冠狀肺炎核酸檢測陽性人士使用。在中醫生推薦指導服用中成藥的目的是希望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加快核酸的轉陰。截至7月10日,願意接受中藥治療的人數為980人,進行評估後有842人可以服用中藥,其中外籍人士130人。除指導用藥外,接受諮詢服務1,722人次。另外,在服藥的842人中,有139人二次指導用藥,患者一次服藥後,在咳嗽,咽痛、口乾症狀的改善非常明顯,故他們希望繼續用藥。
  莫蕙提到,也有個別人士反映服藥後有腹瀉的症狀,中醫生會給予指導或者調整用藥。服藥人士的年齡最小11個月,最大84歲,派發連花清瘟膠囊2,217盒,藿香正氣軟膠囊或口服液158盒,服藥期間如出現不適或者病情變化,中醫生都會跟進。
  截至7月10日,總計981人次服用了中成藥,總服務人次為2,703人次,派發中成藥總量為2,375盒,連花清瘟膠囊約佔84%,藿香正氣軟膠囊或口服液約佔16%。在這次工作中,中醫業界積極參與,致力配合中醫抗疫小組的安排,目前已有83人次中醫生志願者參加。
  被問到本輪疫情是否出現拐點?梁亦好稱,本澳社會面7月10日仍有 17宗新增個案,顯示仍存在不同的傳播鏈,因應新冠病毒 Omicron BA.5.1特性的傳染性強和傳染速度快,當社區中仍存在傳播鏈和傳染源時,若防疫力度跟不上,個案可能可在好短時間大大增加,因此本澳不可以說是出現疫情拐點,她重申本澳不可以放鬆,要徹底做好落實防疫措施。
  至於家傭的健康碼黃碼應否繼續工作?梁亦好表示,黃碼人員工作時原則上是不應接觸大量人員,因為其存在風險,若工作時接觸人少,以及在充足保護下,仍可繼續工作,但應與其它同事分隔。她難以判斷家傭黃碼能否上班,因為家庭狀況,環境也不一樣,僱主應評估需要家傭工作的迫切性,綜合考慮及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