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遷建」選址含有博奕成分

  吵吵嚷嚷了二十多年的「立法院遷建」議題,昨日有了進一步的進展。出任「立法院長」後就一直推動「立法院遷建案」的游錫堃,昨日下午主持「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此前召開的四次諮詢委員會議及六次專案小組會議,討論分析各縣市政府所建議的二十六處地點的基礎上,初步建議擴建基地依序為中正紀念堂(台北市)、空軍總部舊址(台北市)、土城看守所現址(新北市)、成功嶺營區(台中市)、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宜蘭縣)、高鐵彰化車站特定區(彰化縣),共計六處為優先考慮的擴建基地。
  這六個地點被定為「優先考慮的擴建基地」,除了確實是基於公共利益的考慮之外,隱隱約約中也含有政治博弈的成分。以民進黨的政治利益考慮,當然是以中正紀念堂為第一優先選址,實際上游錫堃昨日也是將中正紀念堂列為第一優先的位置。除了是其位置適中,建築物形態也符合「國會」的莊重嚴肅形象,及擁有極為寬闊的空曠空間,方便民眾進行示威陳情等的客觀因素之外,將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改建為「立法院」,拆卸搬走堂內巨大的蔣介石銅像,更是符合民進黨當局「轉型正義」及「去蔣化」以至「去中化」的政治意圖。
  而將被視為「後山」的宜蘭縣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也納入「立法院」遷建的選址之一,那就是游錫堃個人的「政治喜好」。實際上,宜蘭縣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而且地方基礎建設欠佳,難以提供一百一十三名「立委」及一大票工作人員,還有「立委」的助理等的住宿條件。何況,經常進行的行政總質詢和各委員會的質詢,「行政院」正副院長及各部會首長,還有一些公權力機構的負責人要前往備詢,還有跟隨的幕僚,往來交通並不方便。
  但宜蘭縣是游錫堃從政起家的地方,從在當地成功當選台灣省議員,到當選宜蘭縣長,都是在宜蘭縣。而且宜蘭縣更是當年「黨外」民主運動先驅,外號為
  「黨外祖師爺」的郭雨新(陳菊曾任其秘書)衝破國民黨的重重圍堵,參選台灣省議員及「立委」的地方。因此,「立法院」遷建宜蘭縣,雖然在實務上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游錫堃卻也要將之列入計劃之中,就帶有很強烈的個人政治意志。
  如果是由國民黨掌握選址決定權,可能會較為傾向於台北市仁愛路的空軍總部舊址。畢竟,軍事單位都帶有濃烈的當年國民黨從大陸地區潰逃到台灣地區後「安身立命」的影子,而且國民黨尤其是黃復興黨部的許多活動,都是在其附屬的空軍俱樂部舉行。
  「立法院」在台北市的現址原來是日治時期的第二高等女學校,台灣光復後被劃歸台北市政府。國民黨政權逃台後,向台北市政府租賃該校址作「立法院」院址,每年向台北市政府繳交六千萬元的租金。在當年國民黨全面執政,連台北市政府也是國民黨當家之時,這沒有問題。但在台北市長一九九四年民選產生,被民進黨籍的陳水扁進駐台北市政府大樓,「總統」也於一九九六年民選產生,二零零零年也是由陳水扁進駐「總統府」大樓,兩級政權都經歷了多次政黨輪替;而且國民黨也失去「立法院」多數席位優勢之後,就形成「總統府」、「立法院」和台北市政府並非是由同一政黨掌握的態勢,因而這個租賃關係就產生了矛盾,台北市政府往往會向「立法院」施壓,要拿回校址。這是佔有道德高地的訴求,民意機構不能佔用學校院舍,阻礙教育事業發展。何況,「立法院」現址的建物占地面積與空間有限,老舊分散、動線凌亂,結構安全堪慮且影響觀瞻,每年還要耗費巨資整修,拖累議事運作效能。因此,「立法院」遷址的問題,就擺到了桌面上,許多「立委」都提案遷建。
  「立法院」必須遷建,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隨著「民主」運動的興起,許多民眾的陳情以至示威抗議活動,都採用圍繞「立法院」的模式,「太陽花學運」除了是佔領「立法院」議場之外,還在周邊的中山南路、濟南路、青島東路安營扎寨,嚴重影響周邊交通。
  其實,早在三十年前還是國民黨全面執政之時,就已經決定「立法院」要遷址,當時是要遷到鐵路華山車站,但遭到民進黨抨擊「勞民傷財」而沒有遷成。
  一九九八年李登輝對台灣省實施「精省」,為「照顧」失去台灣省議會議席的前省議員們,將「立委」議席擴大到二百五十席。每一位「立委」都要有辦公室,而且「立法院」的業務也隨之擴大,現有院址更顯得逼窄,因而一九九九年第四屆「立法院」提出第二次遷建計畫,地點改為位於台北市仁愛路的空軍總部舊址,編列預算高達二百四十一億元。但因都市計畫變更作業不順,也沒有下文,這筆預算在保留了五年之後繳庫。
  尤其是在民進黨實現「全面執政」後,終於連民進黨也感到「立法院」遷址的急迫性了。但是,華山車站和華山酒廠原址已經改建為華山藝文特區,如再改建為「立法院」,又變成了政治侵佔文化,同樣不行。
  游錫堃出任「立法院長」後,終於將「立法院」遷址事宜擺上案頭,因而啟動「新國會園區選址評估」,強調立法院」是台灣地區的最高民意機關,是現代「民主國家憲政」的表徵,應該要有國會議事堂、國會圖書館及國會山莊等整體園區,同時評估打造集遊陳抗中心,彰顯民主至上的莊嚴性。為此,他指示籌組「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徵詢各界專家意見,妥善進行遷建工程的前期幕僚作業。「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的二十一名成員,除院長游錫堃、副院長蔡其昌,及秘書長林志嘉之外,也經「立法院」各處一級主管推薦十八位各領域專家共同參與,背景涵蓋了「建築、都市設計或都市計畫專長」、「政治或國會研究專長」、「其他相關專業」等多元專業領域,成員包括了政大文學院長薛化元、東海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及提出「東奧正名公投案」的紀政等等。
  這次諮詢委員會會議標誌著「立法院遷建」的諮詢工作進入最後收尾階段,將會從上述的六處遷建基地及一處改建基地,製作成總結(分析)報告,作為朝野「立委」對於「立法院遷(改)建」選址的參考資料,力爭在本屆「立法院」最後一年的任期內作出最後決定。因為新一屆「立法院」明年一月選舉產生時,未必仍然是民進黨佔據多數議席,甚至連「總統」都未必繼續由民進黨人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