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肺」,都是拖出來的

  新冠感染,最讓人擔憂的,無疑是家中的長者。
  年輕人感染新冠,三兩天到一周就能自愈,但新冠病毒對長者卻不友好。
  由於年長,長者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力也相對低下,再加上本身大多有基礎病,一旦遭遇病毒侵襲,不僅病程更長,還更容易發展成肺炎等重症。
  新冠防疫措施調整後,就有不少名人在社交媒體上自爆家中長者因「大白肺」送醫無效去世。
  隨後,「大白肺」話題屢次沖上微博熱搜,成為大家關心和恐懼的焦點。
  那麼,長者就新冠,如何更快、更順利康復?
  記者採訪到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教授。
  李光熙教授作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專家,一直在一線臨床抗擊新冠。此次防疫措施調整後,他同樣堅守在重症救治一線,對重症防治和康復有著深入的研究與豐富的經驗。

「白肺」不常見,長者早治比晚養更重要
  如今,大家對「大白肺」一詞並不陌生,但很多人其實並不瞭解它到底是什麼。
  李教授解釋,所謂「白肺」,其實是一個醫學影像學上的慣用語,簡單來說,就是肺損傷的表現,但它並非新冠特有的症狀,在新冠患者當中比例並不高。
  嚴格來說,一般肺部影像掃描白色區域達到70%以上,才會稱為「白肺」。
  「感染新冠,大部分人不會得白肺。尤其是早期用藥,基本不會有這個問題。」李教授介紹。
  但作為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年長者發生肺損傷的概率,確實要比其他年齡段患者更高。
  李教授告訴記者,臨床上許多出現白肺的患者,都是「拖」出來的。
  從中醫的角度,新冠是疫病,因人體受「外邪」中的「疫氣」侵染所致。
  若治療不及時或久治不愈,就可能由表及裡,由外及內,導致邪氣入裡,最終發生肺損傷。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肺損傷的產生,其實並非新冠病毒的直接作用,而是免疫調節的問題。
  病毒激發了人體內的炎症風暴,才導致肺炎、肺損傷,甚至死亡等嚴重後果。
  長者人群,因為年齡原因,身體衰弱,往往正氣不足,更易出現炎症風暴。
  炎症風暴是如何被激發的?李教授打了個比方:
  假如你自身正氣很強,你的免疫系統很強大,它知道派出小部隊就能幹掉病毒;
  但若你自身正氣很弱,你的免疫系統比較弱勢,它不知道能不能戰勝病毒,就叫來大軍,進行狂轟濫炸。
  免疫系統與病毒的戰場正是人體,難免殺敵八百自傷一千,過度的免疫啟動致使身體損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炎症風暴。
  而炎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李教授形容,就好比雪崩,一開始是一點一點往下滾動,可能忽略了,沒仔細看。當炎症因數積累到一定程度,炎症經過5~7天的累積才會形成大風暴。

  李教授提醒,長者治新冠,早治比晩養更重要。
  「長者人群雖然恢復比較緩慢,病去如抽絲,但只要在風暴出現之前去干預,通過服藥去幫助人體扶正解表,其他都是小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自身也會逐漸恢復如初。」

發熱是炎症風暴信號,勿忽視低燒
  網路上傳言:低熱突然變高熱,或久咳不愈,結果一拍CT,都是白肺。
  李教授表示,臨床上所見,大部分都是炎症風暴沒有停止,才會變白肺。
  病程長短、症狀改善快慢,因人而異,但都不危及生命,臨床更關注炎症風暴的起落。
  而炎症風暴是以體溫為特點的,咳嗽並不是重點。
  「會不會有白肺,關鍵一條,就是發燒。沒有發熱症狀,咳嗽很久,結果拍片是白肺,這樣的情況,我們沒有遇到過。」
  因此,李教授提醒:長者要特別關注體溫。
  長者由於年齡和體質的問題,免疫反應上不去,開始通常是37-38攝氏度的低燒。
  若掉以輕心,或用藥不當,不能穩定地退熱,纏纏綿綿五到七天,就很容易出問題。

  所以,長者若出現體溫升高,就得積極用藥,必須及時把體熱退下來。
  「熱退下來了,炎症風暴落了,可能會有咳嗽或其他小症狀,但肺部的炎症介質都會慢慢在一段時間被吸收,不要瞎慌張。」

給長者退熱,要柔和、持久
  李光熙教授表示,長者退熱有諸多講究。
  年輕人吃布洛芬或撲熱息痛,都沒有問題,但長者不能用這類藥。
  這類藥易導致大量出汗,傷了正氣,就虛了。
  再者,這類藥物使用後,體溫可能再次升高,反反復復,容易引起炎症風暴。
  李教授強調,長者退熱要儘快儘早,要有方法,要柔和,要持久。

  「西藥退熱是很快,但容易反彈;中藥退熱慢一點兒,但持久。」
  扶正、解表,才是最適合長者的退熱方法。李教授建議使用人參敗毒散,早期就把體溫穩定退掉,不要反彈,不要超過48小時。


  李教授的老父親快78歲,最近也感染了新冠病毒,發燒到39攝氏度,使用人參敗毒散,兩天就退得很徹底,症狀也很輕。
  另外,許多長者本身有基礎病,需要長期服藥,也更推薦通過中藥退熱,一般與其他藥物沒有衝突。
  若是服用西藥,則要注意會不會藥物間相互作用,需要停藥。

長咳不發燒,沒必要拍CT
  咳嗽久了,不免擔心肺出問題。
  因此,現在許多人雖然不發燒,但長咳或有些小症狀,就想要拍CT確認肺部情況。
  對此,李教授認為,沒有太大必要。
  「只要燒持久地退了,咳嗽的問題和危險性都沒那麼高,一般半個月、一兩個月就好了。」
  他還笑稱,國外一般也不拍CT的,照肺片就完了。

肺炎、咳嗽咳痰、氣喘,試試「新冠趴」
  「新冠趴」,即趴著通氣,醫學上稱之為清醒俯臥位通氣療法。
  趴著後,背部大部分的肺不再受壓,肺泡擴張好,氧氣就能很好地吸進去,二氧化碳能順暢排出來,同時,因為重力的作用,痰也更容易咳出來。
  操作方法如下:
  1. 準備3個以上枕頭;
  2. 在胸部及髓部分別放置兩個軟枕,注意不要壓迫腹部,保持腹部懸空狀態;在頭部墊軟枕或U形枕,使頭部可以左右側交替;雙臂上抬至頭部或置於身體兩側,或一側呈游泳者姿勢。

長者康復:首要補氣扶正,慎喝涼茶
  病程長、康復期長,是長者感染新冠最常見的特點。
  李教授表示:長者康復期較年輕人長一些是正常的,若有基礎疾病,可能會更長一些。
  李教授自己就有哮喘,因此咳了快一個月,也還沒有完全好。
  對於長者在康復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日常調養,李教授分別給出了處理建議——

  ○ 咳嗽:超過一個月,就醫調養
  大部分人,包括長者,康復期的咳嗽等小症狀不會超過一個月。
  若時間太長,可以就醫看看是什麼問題,進行調養。

  ○ 餘熱未清:試試生脈飲
  有些長者病後,體內仍餘熱未清(頭目昏脹不清、口渴、咳嗽、舌紅苔黃膩),可能會自己服用清熱的涼茶等,李教授表示要慎重。
  「有點餘熱,往往是氣血有虧,可以清淡一點兒,以補氣為主。」
  畢竟,長者本身正氣弱,病後康復期,還是推薦補氣養陰。
  清餘熱,可以試試生脈飲。

  ○ 疲勞氣乏:儘早活動
  李教授表示:康復期疲勞氣乏,與治療期間一直躺臥有關,建議儘早起來活動,多走走、多動動。
  病癒之初,劇烈運動可能有風險,但不能因噎廢食、矯枉過正,無論是長者還是年輕人,適量活動還是有必要的。
  「我們ICU的病人,也都在病情穩定一些轉入普通病房後,就拉他們起來動動的。」

  ○ 日常飲食:食物多樣,適當進補
  日常飲食,其實什麼食物都可以吃,適量才是最重要的,食物多樣性也有益於康復。
  若覺得體虛,想進補,則可以用人參、蟲草、黃茂等適量做一些藥膳。
  「現在是冬天,跟夏天害病又不一樣,一些滋補的藥膳是可以吃的,但不要過量。」

(麥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