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會見臺灣佛光山寺住持心保一行

宋濤會見臺灣佛光山寺住持心保一行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1日在北京會見臺灣佛光山寺住持心保一行。
  宋濤對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長老辭世表示深切哀悼,高度評價星雲長老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的貢獻。
  宋濤表示,心保住持率團來訪,表達佛光山堅定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兩岸交流合作的立場,我們高度贊許。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致力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希望佛光山堅持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交流、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為促進和平統一、實現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心保表示,佛光山將繼承星雲法師宿願,繼續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民族復興奉獻心力。

臺盟中央紀念「二二八」起義76周年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2月28日正值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又稱「二二八」事件)76周年,臺盟中央邀請來自兩岸的10餘位民間團體人士、專家學者在北京舉辦紀念活動。
  「二二八」起義發生於1947年2月28日,臺灣人民不堪國民黨當局專制獨裁統治,掀起反對專制統治、要求民主自治的反抗運動。臺盟的成立則與臺灣「二二八」起義有直接聯繫,也被稱作「二二八之子」。
  28日舉行的活動名為「追憶.啟示——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6周年」。
  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吳國華髮言表示,「二二八」起義反映了當時臺灣同胞要求剷除腐敗、推動政治改革的正義呼聲。臺灣人民的民主自治訴求是基於肯定臺灣與大陸不可分割的血脈聯繫,而「台獨」則是要割斷這一血脈聯繫,這是民主自治與「台獨」的本質區別。
  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口述歷史小組成員、臺灣青年作家張鈞凱說,「二二八」事件是在中國「轉折年代」愛國民主運動的一頁和延長線。臺盟的誕生,象徵著臺灣人民與新中國的歷史連結。
  談及當前臺海局勢,他表示,重看「二二八」事件的積極意義在於,它是兩岸心靈契合的歷史起點,是彌合包容取代仇恨廝殺的歷史原點。這也為中華民族復興與臺灣社會變革注入了豐沛的歷史與思想資源。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李娜說,臺盟是「二二八之子」,這個身世是歷史轉折中為民族承擔重任的光榮,是重要的歷史遺產。臺盟的創建者們,他們自身的生命史、精神史,也是值得研究的遺產。
  如何讓這份遺產對兩岸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李娜表示,認識臺灣的「被殖民」「去殖民」問題,是深入臺灣社會歷史、人心繞不過去的課題。除了對「二二八」起義的研究,臺盟的誕生及早期創建者們在臺灣光復前後,乃至日據時代後半期的文化與政治活動,都包含著對日據時代殖民創傷及其遺留問題的認識,以及臺灣如何更好回歸祖國的重要經驗。

廖明宏:加強兩岸高等教育人才交流有助互利共贏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十年前首次擔任福建省政協委員,就曾提出《借助臺灣教育資源,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水準》的提案;十年後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他仍為兩岸高等教育事業合作交流奔走調研。全國兩會將至,廈門大學資訊學院副院長、臺盟福建省委會副主委廖明宏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表示,近年來兩岸高等教育差距大幅縮小,相關人才加強交流有助於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推進教育事業發展。
  「這種差距的縮小,最明顯體現在大陸高校教師國際化視野的提升。」廖明宏以自己任教的廈門大學為例談道,新招聘的教師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學經歷,這在客觀上有助於教學水準的提升。另一方面,大陸高校近年來也從側重學術型人才培養,轉為強調產教融合發展,越來越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這也是引進臺灣教師產生的積極影響。」廖明宏說,臺灣高等教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而大陸一些高校往往追求學術而忽略實操,在學生培養理念、培養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應用型高校,臺灣教師發揮的作用十分明顯。
  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致力於電腦方面的教學工作,在廖明宏看來,大陸互聯網行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如今為臺灣教育人才提供了發揮所長的廣闊舞臺。
  作為政協委員,廖明宏十分重視調研工作。他走訪多地調研發現,近年來大陸出臺的「31條措施」等一系列惠臺舉措,對落實臺胞同等待遇起到很大作用。各地相繼出臺具體細化措施,也有利於吸引優秀臺灣教師到大陸發展。
  「不過,這些惠臺舉措在落實過程中仍然存在不足。」廖明宏坦言,尤其是在中西部一些地區,具體措施落實起來有待細化,也存在相關工作人員對政策把握不夠精准、執行不到位的問題。他為此建議,在出臺惠臺舉措的同時要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解釋宣傳力度,保障政策落實落細,不斷拓寬臺胞同等待遇覆蓋面。
  過去三年,兩岸教育界交流幾近中斷。廖明宏呼籲,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兩岸教育人才恢復並加強溝通交流,「合作才能共贏,期待兩岸高等教育事業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