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物專家出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本報訊】三月三,拜軒轅。今年4月22日上午,備受世界華人關注的癸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鄭黃帝故里舉行。這是三年疫情之後首次恢復的大規模線下拜祖的第一年,顯得格外隆重,意義非凡。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出席4月22日拜祖大典現場拜祖的嘉賓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洛桑江村,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臺灣地區新黨主席吳成典,中國各民主黨派副主席,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樓陽生,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凱,還有世界華人代表也參加了拜祖大典,規模空前。近幾年,隨著拜祖大典影響力不斷提升,央視國際中文頻道(CCTV-4)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都會對大典進行直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媒體均報導了大典盛況。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專案名錄。網上拜祖與境外拜祖也同期舉辦。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組委會邀請了來自澳門城市大學的文物專家趙強博士,與著名歷史文化學者閻鐵成連袂在拜祖大典國際大聯播中進行現場解說。這是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首次邀請來自港澳地區的高校學者在直播現場擔任專家嘉賓主持。
    趙強博士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黃今採訪時指出,黃帝文化是考古文化學上確定的仰紹文化的代表,是仰紹文化的核心和主體。同時,黃帝文化又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它是中華民族的祖根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其他文化,都是在黃帝文化的基礎上和影響下發展起來的。黃帝文化的核心價值在於開拓創新、以民為本、崇德弘道、勤勞節儉、協和天下”這五個方面的精神。從“大河之南、天地之中”孕育成長起來的黃帝文化,堪稱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它的特殊影響主要表現在民族的凝聚力、國家的認同感方面,數千年來對華夏族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了難以估量的文化價值。他認為,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已經超越了漢族祖先的範疇,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是強化國族意識、促進一體認同的基石。“盛世懷祖,感恩聖功”,作為炎黃子孫的一份子,紀念黃帝,拜謁軒轅殿,這不僅僅是表達一種崇宗敬祖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親身感受黃帝精神的文明傳承,親身體驗國家、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來自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的女主持人翠翠也應邀擔任現場直播節目的主持人之一,澳門歌手彭永琛與來自香港的溫兆倫、臺灣地區的孟庭葦和內地的白雪,共同領唱了《黃帝頌》。
    截至目前,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功舉辦了18屆,吸引了數十萬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激發了全球華人對中華文明的認同和自信,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世界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而深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