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產補強和豐富「澳門歷史城區」內涵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將於今日傍晚舉行荔枝碗船廠片區X11-X15啟用儀式。該項目是展示本澳造船業為主題的遊憩文化活動空間。文化局在對荔枝碗船廠遺址進行維修活化的基礎上,較早前透過公開的方式招募荔枝碗船廠片區市集的攤位,展售路環文化特色的紀念品、原創產品及特色小食等。荔枝碗船廠片區X11-X15設有專題展覽、特色市集、藝遊人駐場演出,以及工作坊等,展示荔枝碗船廠片區的歷史文化,打造離島特色文化地標,促進社區及文化旅遊發展,豐富人文體驗。
  這是澳門特區政府將保護文物與利用文物為促進經濟服務、豐富市民、遊客文化生活相結合的一個積極嘗試。在取得成功經驗後,或將能為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發揮促進經濟發展及豐富市民、遊客文化生活,產生積極的示範作用。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荔枝碗作為澳門造船工業遺址的保護維修,也可以說是「澳門歷史城區」內涵的補強和豐富。
  荔枝碗造船的保護維修,是繼對益隆炮竹廠遺址進行保護維修後,又一項工業遺址的保護利用,為曾經作為澳門工業的重要門類之一的興旺發展歷史,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及歷史見證。實際上,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澳門造船業,是本地區悠久的傳統工業,亦是傳統的四大手工業之一,也是澳門歷史悠久的經濟產業之一。它的經營和變遷與澳門社會經濟的發展關係密切,是澳門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之間產業演變的見證。同時,澳門造船業結合了許多行業的傳統習俗,蘊含深厚的文化價值。澳門的造船廠曾分佈於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澳門的造船工藝,主要是傳承於中國傳統廣系木船製作,並在發展過程中,結合西方的元素,成為具有自身特色和工藝精良的木質漁船製作的基地。一百多年來,從風帆漁船到機動漁船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堅持製造木船。澳門在中國的造船史中,具有一定的位置,特別是在傳統工藝上,包括有水密隔艙、掘木、多孔舵、敖、關等,都是對船體在海上航行時的能力考量,這均是傳承於中國的傳統造船工藝。
  澳門造船業最繁盛的時間為上世紀三十年代,澳門半島共有三十六家造船廠,氹仔和路環共有七家。造船業的盛況也帶動本地木行和其他輔助行業的發展。當時的造船廠不僅設在提督馬路沿岸,也有不少開設在路環荔枝碗。直到八十年代中,澳門造船業開始因為本土漁業沒落及內地同業競爭,訂單不斷減少。提督馬路沿岸的船廠全部變成高樓大廈,荔枝碗的造船廠也基本停工,只留下工業遺迹供人們憑吊這個行業昔日的輝煌。
  荔枝碗船廠生產過不少的漁船和具有代表性的船隻,如六合船廠所造的「澳門號」、文記船廠所造的「阿媽號」和華南船廠所造的「海安號」等。而荔枝碗造船廠建築群,是人的活動、生存與自然地理環境配合所形成的獨特風貌。由於其廠棚建築的特色,四面不設圍牆,海灣與村落可以透過廠棚形成視覺聯繫,此一工業遺產所形成的景觀和空間特點,於本澳、鄰近地區以至世界皆為鮮見。因此,由於廠棚輕巧通透的設計,景觀上使山、村、廠、灣四者融合,具有顯著並且不可替代的景觀價值。
  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民間團體提交了「要求文化局對荔枝碗造船村啟動不動產類文化遺產評定程序申述文件」。經文化局分析後,認為符合《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評定標準。因此,於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啟動對荔枝碗船廠片區的評定程序。特區政府按照《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規定進行了公開諮詢,所收集的意見大多認同荔枝碗船廠片區的價值及將荔枝碗船廠片區列為「場所」類別的被評定不動產,文化遺產委員會亦表示認同。由於荔枝碗船廠片區土地於物業登記局內並無任何業權人或其他物權的登記,依法由特區政府負責管理和使用,故沒有不動產所有人的意見。完成評定程序後,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規定,特區政府制訂《評定荔枝碗船廠片區為場所並設定其緩衝區》行政法規草案。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行政會完成討論《評定荔枝碗船廠片區為場所並設定其緩衝區》行政法規草案。草案建議評定位於路環荔枝碗馬路的荔枝碗船廠片區為場所並訂定相關的緩衝區,以及保護內容。
  這就確定了荔枝碗船廠是澳門特區的工業遺產。工業遺產保護運動開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近年來許多有工業化歷程的國家都積累了此方面的先進經驗。工業遺產包括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工業遺產包括工業革命前的手工業、加工業、採礦業等年代相對久遠的遺址,也有人認為包括一些史前時期的成規模的石器遺址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礦冶遺址等;狹義工業遺產指十八世紀從英國開始的、以採用鋼鐵等新材料、煤炭和石油等新能源、以機器生產為主要特點的工業革命後的工業遺存。
  目前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世界遺產在地區和品類上的平衡問題,中國政府也根據世界遺產的入選標準來完善世界遺產的申報工作,增加工業遺產的類別,形成豐富多彩的世界遺產體系。到今年四月十八日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行的「二零二三工業旅游暨大運河工業遺產峰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組織了五批國家級工業遺產的項目認定,先後發布國家級工業遺產一百九十四個。而在國務院最新公佈的第六批一千零八十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中東鐵路建築群、青島啤酒廠早期建築、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錢塘江大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導彈衛星發射場遺址等近現代工業遺榜上有名。加上之前列入的大慶第一口油井、青海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舊址等,已有十餘處狹義概念的工業遺產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澳門的東望洋燈塔,也於二零一九年獲列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名單。這是繼二零零五年東望洋燈塔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內容之一被列入「世遺」後,獲列入中國歷史燈塔的文物保護,而且被指世界歷史文物燈塔的一百座之一、中國的八座之一。
  基此,澳門特區政府尤其是、文化遺產委員會和文化局,有必要繼續抓緊荔枝碗船廠和益隆炮竹廠等工業遺址的保護及維修工作,並向中央申報,爭取被列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與東望洋燈塔「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