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細則性通過 金融體系法律制度

  【本報訊】立法會全體會議昨日細則性討論及表決通過《金融體系法律制度》法案,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出席。
  有議員昨日在大會細則性審議時,希望政府對未來審批金融機構准照作出服務承諾。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服務承諾要視乎本身有關申請項目種類,由於很多實體要件涉及外地檔,政府會進一步優化。他認同行政效率影響投資者對本地的參與,但因金融制度中的准照申請涉及多種因素,政府會事前與有關申請者溝通,提供技術要求指引。
  議員林宇滔關注金融管理制度裡准入制度准照的申請、審批及簽發過程,以及希望政府對未來審批金融機構准照作服務承諾。李偉農表示,有關准入制度要件和審批程式在金管局網頁上已有清晰指引,但服務承諾則要視乎各機構的申請項目而定,因涉及一系列程式外,還可能要求遞交實體要件,例如需要申請地監管部門所發出的檔和證明,因此當局會事前與申請者作准入前的溝通和技術指引,並不斷優化做法,包括考慮准照制度未來可否走電子化申請的可行性等,希望既方便投資者,又能做好相關監管。
  議員高天賜、林宇滔同樣關注到金融產品風險投資問題,建議做好風險評估和能讓公眾安心的監管機制。金管局行委會委員劉杏娟表示,過去一直有就金融機構推出或分銷金融產品發出監管指引,包括有要求金融機構做好教育公眾、清晰描述金融產品風險等,好讓投資者作有根據的決定。此外,亦要對客戶作風險評級,不可銷售高於客戶風險評級的產品等,同時清晰表明購買的兌付手續等。如當局收到投資者就銀行違反指引的投訴將進行調查,發生違規會懲處或要求銀行暫停銷售許可等。隨著更多新的金融產品陸續推出,當局亦會完善監管要求。
  至於金融「沙盒」監管情況,以及未來金融機構臨時准照會否於網上公開供居民知悉?劉杏娟稱會考慮相關做法,相關法案頒佈後便會就「沙盒」運作發出指引,目的試行創新金融產品同時亦要保障客戶權益,因此指引會訂明保障客戶措施,包括要求金融機構挑選一些符合資格客戶自願進行測試,並設投訴處理、損失賠償和退場機制等。而「一級資本」的定義,法案通過後會向各金融機構發出指引,將沿用國際標準。
  對於有議員關注一級資本的定義,金管局行政委員會委員劉杏娟表示,法案通過後會向各金融機構發出指引,將沿用國際標準。劉杏娟又稱,金管局將針對「沙盒」運作發出指引,希望試行新款金融創新產品同時,保障客戶權益,當中會訂明保障客戶措施,政府並考慮將獲得臨時許可名單上載網站,供公眾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