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諮詢文本中提出,加大力度發展高新技術等產業,透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推動科研項目向下游發展,完善創新體系等工作,推動本澳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及品牌工業創新發展;至2028年,高新技術產業取得實質進展。
諮詢文本提及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透過「科技企業認證計劃」為不少於40間認證企業提供官方背書,集中資源精準支持相關企業,為其提供有助擴大經營規模及提升創新能力的支持措施;透過專項資助計劃及政策支持,推動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澳門落戶,在澳設立不少於5間研發中心或與高校合作的聯合實驗室;探索設立科創短期簽證制度,為外地科創團隊在澳琴創業提供適當的短暫逗留許可,如短期商務簽證或創業簽證。
諮詢文本建議持續建設「國家級眾創空間」,培養更多創新創業人才;吸引不少於2,000名就讀科技範疇優秀畢業生在澳琴發展;加大對本地中學生升讀科技範疇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資助力度等;同時建議建立區域產學研合作機制,建設國家級重點產業的轉化重大平台,重點解決澳門科創資源碎片化、企業參與及轉化能力不足等問題;建設中葡科技交流合作機制。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諮詢文本在專欄中提及11項高新技術產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項目,其中提及研究利用政府回收及新填海土地建設科技園、設立澳門高新技術產業引導基金、建立科技產業發展統計指標體系等。
在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方面,諮詢文本提及推動新《電信法》的立法工作,放寬在澳建設及經營數據中心的條件,經營者無需再為相關服務申領電信牌照,有利於促進澳琴區域跨境數據業務的發展。推動及落實使用港珠澳大橋上鋪設的港澳直連光纜系統,進一步加強對外通訊基礎設施的穩健性和安全性,有效降低港澳兩地之間通訊延時。
此外,諮詢文本提及將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內興建有機資源回收中心,預計2027年完成相關工程。
本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