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1+4」產業 賀:由市場主導

  【本報訊】多名議員關注「1+4」產業發展,關注政府有何部署。行政長官賀一誠回應表示,發展「1+4」是市場主導,政府只是引導,不可能政府投資做生意,政府沒有這個能力、亦不應該如此做。
  賀一誠表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完成諮詢後,會歸納成一本五年規劃,政府會作出傾斜,不會投放資金支持產業去做,但會有很多其他政策支撐、宣傳。當下一步出台正式文本,會按四大方向做應做的事務。
  他稱,今年上半年內地出境旅客總量中,港澳台佔79%,其中澳門佔50%。目前旅遊已穩定,現時會展、旅遊是較成熟,最大弱點是科技產業,澳門本身產業結構較弱、無科技含量,但高校的科技轉化非常好,會加強有關方面的推動工作。
  議員崔世平關注會否因應本澳經濟適度多元5年規劃諮詢的訴求,調整總體城規。賀一誠表示,總體城市規劃不會調整。他指出,在原來的總體城市規劃中已作出相應的研究,不需要調整,包括已制定多少工業區等,包括聯生工業村、北安、九澳、跨境工業區等都仍會保留發展高科技,聯生工業村亦陸續有不少企業申請放高,他希望可利用好這些寶貴的工業用地,做高科技企業。他又稱,總規亦牽連橫琴發展,特別是兩地的工業配合,橫琴有20萬平方米用作產業區,目前已先啟動4萬平方米讓澳門作產業轉移。
  議員施家倫關注深合區推出基金規模一百億元人民幣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投資基金中,特區政府的參與情況及模式。賀一誠澄清,橫琴引導基金目前正規劃中未落實,亦是深合區管委會及執委會行為,沒有任何澳門的一分錢在內。
  至於施家倫關注政府參考結合推出適合市場的產業引導基金,如母基金加產業直投方式,引導金融資源及社會資本引導向4大產業集聚。賀一誠稱,母基金形式是注資到子基金,由子基金作投資支撐企業,而中國銀行與科技部合作簽署備忘,在橫琴發展有關母基金形式。但他認為,現時形勢很多基金爆雷,現階段難在市面找到資金。
  賀一誠認為,本澳若要籌劃基金,必須在立法會得到議員同意、向社會諮詢,他稱要小心開展相關基金事務,做好市場引導,交由市場主導。賀一誠又稱,已開展成立私募基金法律制度工作,希望完成有關工作後,能有基金投資4大產業的其中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