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賀一誠上週五列席澳門立法會全體會議,回答議員就政府施政及社會民生等的提問。賀一誠表示,澳門政府正準備明年財政預算案,預料明年仍是赤字預算,將會繼續緊縮開支,預計博彩收入需達到二千三百億元,才可平衡政府收支預算。他又指出,去年預計今年賭收一千三百億元,現時或可達到一千八百億元,因而今年的赤字不會太嚴重;而按照現時賭收情況來看,料明年賭收約二千億元,政府剛性開支仍會有逾一百億赤字,估計需待二零二五年才不會出現赤字。賀一誠又指出,澳門的主要稅收仍然依賴博彩稅,非博彩稅收入相當少,百分之六十的個人所得稅和中小企的稅務亦有退還或減免;而近年房地產交易少,稅收不多,僅有博彩稅作支撐。然而,澳門政府每年剛性開支至少要一千億元,以往政府要求部門費用下調百分之五,只是行政上盡量節約,與民生福利開支的預算是兩回事.他承諾只要法律規範的民生福利開支,政府一分錢亦不會少。
賀一誠的話音剛落,翌日就有了極為正面的反應。當日(上周六)單日錄得入境旅客十三點九萬人次,突破過去三年半以來日均入境旅客最高。因而造成週日大三巴街人流擠擁,治安警一度實施單向人潮管制約兩小時的境況。在進入八月份以來,基本上每日入境旅客已逾十萬,酒店入住率逾九成。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在去年十一月十日,立法會就《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預算案》進行一般性討論時,多名議員質疑當局預計二零二三年度一千三百億元賭收的依據,指出疫情期間政府的賭收預測與實質賭收落差大,過去兩年的賭收都未達當局的預測,故要求當局解釋對於今年度預計千三億賭收的依據。列席會議的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回應時表示,近期內地恢復自由行電簽及四省一市復團,為澳門注入強心針,加上經歷「六一八」疫情後,政府及社會在防疫工作上,會更加精準、迅速及有效,減少對經濟復甦及居民生活的影響。李偉農續稱,按照二零二二年第一季人均博彩毛收入計算,每一名訪澳的旅客於博彩消費上,約平均九千三百元,且在防疫工作的進一步優化,爭取今年度日均旅客能達至四萬人次,從而推算出千三億賭收。
按照李偉農的計算基準,即使是撇開上週六入境旅客十三點九萬人次的「井噴」情況不計,就以八月以來每日八萬旅客計算,乘以每人平均九千三百元的博彩消費,整個八月的博彩收入就是二百三十億元。而日均八萬遊客入境,這正好對應於李偉農當時對今年日均旅客能達至四萬人次數據,整整兩倍;因而倘全年均是如此盛景,全年賭收就是一千三百億元的兩倍亦即二千六百億元。當然,八月是暑假,因而平均有八萬遊客入境。但即使是按照七月十五日旅遊局公佈的臨時數據,今年一至六月入境旅客累計逾一千一百六十四點五萬人次,日均超過六點四萬人次,再導入李偉農司長訪澳旅客博彩消費平均九千三百元的基準計算,上半年的賭收應是一千零八十二億元,但實績卻是八百零一點三六億元,可能是與內地經濟不如預期有關。
不過,由於今年下半年澳門特區將持續深化「旅遊+」跨界融合,不斷豐富澳門旅遊元素,恢復舉辦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及世界旅遊經濟論壇,繼續舉辦「幻彩耀濠江」光影秀等大型活動,而且還有國慶連假中秋的長達八天的「黃金周」。實際上,按疫情前二零一七至二零一九年數據分析,每年十月在國慶節長假期的支持下,該月的博彩毛收入往往達到全年最高水平,因而今年十月同樣會是賭收較可觀的一個月份。再看看珠海公安局辦證大廳申辦入出境證件業務「井噴」的情景,賀一誠有關今年賭收一千八百億元的預測,應是較為精準。
這與在疫情期間,政府官員們都「搲曬頭皮」,為年度賭收只有幾百億元,遠未能達標一千三百億元年度預算而發愁的情況,甚至就在去年十一月間,議員們還在質疑今年度一千三百億元賭收計劃是否「過於樂觀」相比,應是「飲得杯落」。
實際上,澳門特區政府自二零二零年疫情開始以來,已經連續三年維持一千三百億元的賭收預測水平,但均告失算。翻查資料,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二零一九年,澳門博彩收入雖已按年下跌百分之三點四,但仍高達二千九百二十四點六億元;到了二零二零年,博彩收入按年大跌近八成至六百零四點四億元,政府的博彩稅總收入亦縮減至二百九十八點一億元,同比下跌七成四;二零二一年大升四成三至八百六十八點六億元,政府相關稅收只升了一成四至三百三十九點一億元;二零二二年更重挫至四百二十二億元。
賀一誠預計博彩收入需達到二千三百億元,才可平衡政府收支預算。其實澳門過去在沒有疫情的時候,也曾出現博彩收入低於二千三百億元的情況。二零一六年的博彩總收入就只得二千二百三十二億元,主要原因是博彩貴賓業務受到內地打擊貪污的措施影響,博彩收入出現大幅下跌,當時博彩收入曾經連續下跌二十六個月。而二零一五年全年博彩收入二千三百零八億元,較二零一四年的三千五百一十五億元減少百分之三十四點一。因此,要消滅財政赤字所依賴的二千三百億元賭收,差不多就是疫情前的「最低標準」。但當時仍然有貴賓廳運作,現在在主要依靠中場(包括高端中場)支撐起整個賭收的情況下,要達致二千三百億元的賭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當然,「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相信這個目標是能夠達到的。
《澳門基本法》第一百零五條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爲出爲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幷與本地生産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本條文規定了澳門特區財政預算制度的基本方針和原則。澳門特區政府應以「量入爲出」的原則,作爲澳門特區財政的基本方針政策,以保證澳門特區有一個健全、良好的財政制度和財政收支狀况。所謂「量入爲出」,就是要根據政府財政收入的狀况來安排財政支出。其實質是要求澳門特區政府要量力而行,不搞赤字預算,不搞超前消費。政府的財政支出一定要適度,不能超出合理的收入水平。政府安排財政預算,要確定一個合理的收入額度,不能超過社會的承受能力。根據這些原則安排財政預算,目的是力求使財政支出的增長,與澳門本地生産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澳門特區政府在安排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時,應當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量入爲出,减少或避免赤字,都是爲了達到收支平衡,使澳門特區有一個穩健的財政狀况。不過,本條規定力求收支平衡,幷不是要求澳門特區的財政收支狀况要絕對地平衡,並不是一有赤字就違反了基本法。本條文中的「力求」、「避免」等用詞,本身就是富有彈性和靈活性的。保證量入爲出、收支平衡是原則和前提。但幷非要求每一財政年度的收支都要絕對的平衡,而是要求澳門特區財政收支在若干財政年度中保持基本平衡。在此限度內,不排除財政收支可以在某個財政年度中出現赤字。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