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馬雲回國出現在公眾視野的第102天,一紙71.23億的罰單,落入已經暫停上市兩年多的螞蟻集團。
當晚,央行、證監會相繼公佈,金融管理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處以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71.23億元。要求螞蟻集團關停違規開展的「相互寶」業務,並依法補償消費者利益。
此外,針對以往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金融管理部門也對郵儲銀行、平安銀行、人保財險和財付通公司等實施了行政處罰。
當晚,螞蟻集團回應稱,自2020年以來,螞蟻集團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積極推進各項整改,目前已完成相關整改事項。對收到的處罰決定書誠懇接受、堅決服從,並將進一步夯實合規治理水準。
對於這筆71.23億的罰單,各方的普遍認知是,靴子落地。
早在今年1月,央行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螞蟻集團等14家大型平臺企業過去的金融業務存在的無牌經營、監管套利、無序擴張、侵害消費者權益等突出問題,大多數已基本完成整改。
而且,馬雲也在1月大幅削減了自己在螞蟻集團的話語權,投票權從53.46%下調為6.2%,阿裏巴巴或任何其他股東均不控制螞蟻集團。
就在罰單落地兩天前,7月5日上午,阿裏的大本營所在地,浙江省召開了全省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更大程度塑造平臺經濟新優勢,推動平臺經濟作出新貢獻。阿裏CEO張勇和網易CEO丁磊分別作為企業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
2020年被叫停的螞蟻上市,曾經被視為一場造富盛宴,人均800多萬元的股權激勵,P7級別員工可能因此身家過億,許多人曾希望,借著螞蟻上市,感受一下財富自由的滋味。
時至今日,罰單已經落地,但螞蟻集團的金控牌照等相關合規手續還有待最終通過,至於重新上市,則是合規完成之後的事情。
一個新的問題已被拋出,如今的螞蟻,還能給市場帶來多少想像空間。
財富自由的「阿喀琉斯之踵」
「忍一忍,到上市。」
這是當年「996」工作制度還被稱為「福報」的時候,不少螞蟻員工的心態。
一面承受著強大的工作壓力,一面等待著上市帶來的巨額回報。
在上市前握著螞蟻的股權,可能是邁向財富自由的關鍵一步。
據當時的招股書和上市前確定的68.8元發行價計算,授予螞蟻員工的激勵計畫規模將達到1377億元。按照2020年6月末16660名員工數計算,螞蟻員工人均激勵達到826萬元。
按當時的房價,不僅能輕鬆住上一套杭州的大別墅,北京的學區房也能摸摸門檻了。
根據發行價,除了馬雲外,彭蕾、井賢棟、陸兆禧、張勇等一幹阿裏高管的身家紛紛超過了百億。
財富的想像,得益於當時螞蟻集團利用支付業務撬動的龐大場景和流量,以及融資業務(花唄借唄)撬動的龐大現金體量。
整改之前,螞蟻金融一方面依託支付寶,滲透衣食住行、網購醫療等日常生活場景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在這些領域利用花唄、借唄做起了小額融資的生意。此外,還捎帶著搭售餘額寶、相互寶等具有保險和理財性質的產品。
由於這些消費場景融資額度小,資金去向相對透明,其中又有芝麻信用衡量借款人自身在平臺上的信用力,單筆借貸的風險較低。真正具有放款資質的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樂於做這種能盤活資金,又沒什麼太大風險的生意。螞蟻則從中抽取服務費等相關費用,借貸規模越大,螞蟻賺得越多。
但問題是,花唄和借唄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實物抵押的信用貸,無論是借款人還是螞蟻,都沒有為這筆貸款預留實質的風險準備金。
這種情況下,螞蟻依託自身的信用和審核力,替借款人背了書,讓銀行放了款,如果貸款能不斷如期償還,一切萬事大吉。
但萬一,有朝一日螞蟻的這套信用體系被查出漏洞,或者,貸款的數額,所加的杠杆遠遠超出了螞蟻依靠自有資產處置的能力,這些貸款就面臨著極大的壞賬風險,甚至直接衝擊金融系統的安全底線。
不能光憑信用分說了算
從2020年11月暫停上市開始,螞蟻集團先後接受了金融監管部門的多輪約談。
2021年4月最後一輪約談後,螞蟻集團最終形成了五項整改方案: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打破資訊壟斷,依法持牌經營個人征信業務;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審慎監管要求;管控重要基金產品流動性風險。
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這意味著,螞蟻旗下所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全部納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監管,健全風險隔離措施,規範關聯交易。
簡單點說,就是再搞網路借貸這些生意,不能光憑一個信用分說了算,而是要按照金融活動的監管要求,該預留準備金的預留準備金,該控制杠杆的控制杠杆,該隔離風險的隔離風險。
2021年6月,螞蟻消費金融公司正式成立,承接了「花唄」和「借唄」這兩個原本由小貸公司承接的業務,將兩部分業務納入到金融監管的體系之下。
此次處罰中被提到的相互寶,也於2021年12月宣佈關停。
公司架構上,阿裏巴巴和螞蟻也開始切割。
阿裏巴巴2022年中報顯示,來自螞蟻集團管理層的井賢棟、倪行軍、曾松柏等人不再擔任阿裏巴巴合夥人;此外,阿裏與螞蟻集團同意終止《數據共用協議》。
到了2023年1月,螞蟻集團宣佈,馬雲的投票權從53%降至6%,不再擁有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權,螞蟻集團也不再有實控人;與此同時,在郝荃、黃益平、楊小蕾、史美倫四名獨立董事的基礎上,集團將引入第五名獨立董事,實現董事會中獨立董事過半。
靴子落地,螞蟻還有多少想像空間
靴子落地,螞蟻集團71億罰單公佈之後,不少業界人士都給出了積極的評價。
政信投資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何曉宇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可以將這一處罰視為監管部門對金融科技監管整頓的最後一步,接下來螞蟻金服面臨的很可能是一個比較光明的前景。
經濟觀察網援引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的觀點稱,「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這個罰款其實就明確告訴市場,平臺金融整治結束,平臺金融常態化監管體系確立。」
領完71億罰單之後當晚,阿裏巴巴美股報收90.61美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8.07%。
隔天,7月8日上午,螞蟻集團宣佈了一筆股份回購。
公告顯示,螞蟻集團為補充員工激勵池以持續吸引人才,同時為進一步滿足股東對流動性的需求,將以自有資金回購現有股東的部分股份,回購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7.6%。
根據回購方案,螞蟻集團本次回購的價格對應公司估值約為5671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C輪融資估值(約9600億元)下降約40%。
估值的下滑,緣於螞蟻的貸款生意需要受到更安全的約束。
有投研人士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螞蟻的註冊資本金等數據推算,螞蟻目前大概能夠撬動的貸款餘額規模上限可以達到1.7萬億-1.8萬億左右,與2020年上市前公佈的數額基本相當。
這意味著,以整改後的結果來看,螞蟻剛剛實現把整改前「蒙眼狂奔」的貸款都裝進了安全的籠子裏。想要繼續尋求增長,還需要新的真金白銀來支持。
合規要求增長,利潤也要隨之調整,據阿裏巴巴2023財年年報數據,螞蟻集團在過去的一個財年內,為其貢獻了102.94億元收益,同比下降約57%。
至於重啟上市,除了合理的估值空間之外,還有進一步的合規動作。
何曉宇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罰款落地後,螞蟻集團可能會推動兩件事,一是加快其個人征信牌照申請,二是加快申請金融控股集團牌照。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是監管對螞蟻集團的要求之一。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後,螞蟻集團將健全風險隔離措施,確保資本充足,規範關聯交易。
從近期的動作來看,螞蟻未來的期望,重新回到了支付寶本身。
2023年以來,支付寶先是搞起了直播,此後,又投入大筆資金,通過技術支持,產品開放,現金助力等,幫助商家在支付寶平臺獲客。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支付寶在租車業務上推出了先租後付、高額補貼等活動。今年5月,支付寶還與脈脈牽手,搞起了就業直播。
「阿裏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應該迅速改掉。」這是馬雲近期在阿裏內部的一次表態。
對於螞蟻集團,也是如此。
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平臺的歸平臺,在每一個領域做好自己,這可能是整改後的螞蟻,未來最好的歸宿。
(張軼驍/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