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批覆,八月十日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澳視澳門頻道在廣東珠江三角洲有線電視網播出的合作協議書》,從二零二三年十月一日開始,「澳廣視」將正式在廣東珠三角電視網傳輸播出「澳視澳門」頻道節目。這意味著經過澳門各界長期的不懈努力與期盼,在中宣部、港澳辦、澳門特區政府、澳門中聯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廣東省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特別是在澳門特區前任和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賀一誠親自關心、向中央相關審批部門提出下,「澳廣視」電視信號終於正式落地廣東珠三角地區。
這是廣東省和澳門特區的廣播電視領域攜手合作的「雙贏」局面。在廣東省方面而言,「澳視澳門」頻道在廣東廣電網絡落地,是廣東廣電網絡發揮「黨媒政網」使命,鞏固和擴大傳播主渠道、文化服務主陣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集中體現。頻道播出將豐富廣東省有綫電視用戶的收視體驗,帶領大家瞭解真實的澳門、時代的澳門,讓更多的人看到澳門,瞭解澳門,走進澳門。而在澳門特區角度來說,這是澳門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時刻,標誌著澳門電視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將為特區文化產業發展、澳門社會進步以及澳門未來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發展開啟新的篇章與機遇。
「澳視澳門」頻道透過廣東廣電網絡在珠三角地區落地,對於加快「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將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實際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有大量的澳門居民到大灣區九個城市工作、居住、讀書或養老,而且也有不少澳門居民是在澳門工作、讀書,在珠海、中山居住。在「澳視澳門」在當地落地之後,他們就可以收看到「原汁原味」的澳門電視節目,可以通過「澳視澳門」可以更瞭解澳門最新資訊及民生大小事的消息,更加沒有隔閡感和違和感,更有助於他們在當地安居樂業。尤其是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還將進一步推動澳琴民生融合,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營造趨同澳門的優質生活環境。
從現有的資訊看,「澳視澳門」節目在珠三角落地,是透過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居住在珠三角的居民只要通過廣東珠三角電視網重新搜台,就可以找到「澳視澳門」頻道。其中在珠海的播出頻道是「38」,在廣州則是「22」頻道。
這與從二零零一年起,「鳳凰衛視」中文台、「星空衛視」、「翡翠台」、「明珠台」、「澳亞衛視」,及已停播的「華娛衛視」、「本港臺」、「國際台」和「MTV China」等電視台,同樣是透過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轉播,但卻是可以在廣東省全省各縣市的有線電視系統播出,有所不同。
這可能是基於「循序漸進」的考慮,也可能是要對「澳視澳門」進一步提高節目品質施加適度的「壓力」。實際上,「澳視澳門」頻道雖然內容多元,除澳門本地新聞信息,還融合內地與國際時事動態,長期高收視節目包括「澳視新聞」、「灣區追踪」、「澳視新聞檔案」、「澳門早晨」、「澳門人•澳門事」、「齊齊食通街」以及年度原創歌曲比賽「至愛新聽力」等,幷直播澳門及國際大型活動,如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等;但與上述獲得在廣東省全省落地的電視台的節目的品質相比,還有一段較大的距離。即使是在類似「有報天天讀」之類的環節,也不像「鳳凰衛視」中文台、「翡翠台」那樣「一視同仁」,而是偏頗於某一兩家報章,而忽略了澳門媒體基本上是「愛國愛澳」的實際情況。
有一個令人感到興趣的問題是,當「澳視澳門」的節目在珠三角落地時,其廣告環節,究竟是也像上述幾家在廣東省全省落地的電視台的廣告那樣,被以當地的廣告屏蔽代替,還是「原汁原味」地照樣播出?因為在後者而言,是「澳廣視」爭取擴大廣告收益渠道的重要環節。實際上,許多澳門居民都在期許,隨著「澳廣視」在內地落地,可以開闢新的廣告收入來源,以結束「澳廣視」連年虧損的狀態。這就要求「澳視澳門」必須努力提高廣告製作的品質,這也是一個重大的「壓力」。
香港電視台的廣告,曾經是經典藝術之作。在廣東省沿海「魚骨天綫」的年代,香港電視台作爲「配菜」的廣告,精彩程度比得上「主菜」。很多電視廣告製作精良,在故事設計、拍攝手法、選角、配樂上十分用心。尤其是「鐵達時」系列廣告,分別找到了梅艶芳、王杰、周潤發和吳倩蓮演繹三段愛情故事。每部廣告時長達到兩分鐘,搭配電影質感的畫面、當紅明星絲絲入扣的演繹以及悠揚的音樂,加上後世仍在傳頌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廣告語,蕩氣迴腸。很多廣東人因而在收看香港電視節目時,即使是到了廣告時間都不會轉臺,甚至廣告對白倒背如流,一點「電視汁」都要「撈埋」,不會錯過。
但後來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隨著南方傳媒集團正式掛牌成立,廣東省的電視節目,包括廣告節目,品質不斷提高,到二零零四年十月,「廣東台」和「南方台」在廣州地區的月平均收視率第一次超過了兩個香港電視台的收視率,此後廣東本地媒體的收視份額逐年上漲,以「翡翠台」和「本港台」爲代表的香港電視頻道却一直在下滑;另一方面,廣東省各地的有線電視系統在轉播香港幾家電視台的節目時,全部屏蔽原電視節目中的廣告,而以當地組織的廣告取而代之。因而就經常發生前一秒還沉浸在緊張的警匪對决中,下一秒突現反復循環的蟲草和藥丸、紅木傢具的「洗腦式」廣告。乃至有時廣告結束時,節目或劇集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觀衆往往會錯過部分開頭或者下集預告。畫風的驟變,讓廣東省的電視觀眾紛紛調侃「翡翠台」成了「賣藥頻道」。
但可能「賣藥頻道」將會成爲歷史。「TVB」行政主席許濤今年初在接受《南方周末》訪問時指出,「『TVB』在大灣區落地的『翡翠台』和『明珠台』,以前是承包給別人運營,二零二三年七月一日後會收歸『TVB』運營。」這就意味著,「TVB」或將取得廣東的廣告播放權,廣東觀衆除了能看到香港的本土節目,還有可能欣賞到真正「來自『TVB』的廣告」。
比照許濤的說法,「翡翠台」和「明珠台」是在大灣區收回廣告播放權,因而如果是「一碗水端平」,「澳廣視」在大灣區也應該擁有廣告播放的自主權。
「澳視澳門」的在珠三角落地,對「澳廣視」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在「武藝高強」的內地和香港電視台,已經佔據「收視高地」的情況下要打進去,就須「練好一身好本領」,將「壓力」化為「動力,竭盡所能地提高節目製作水平,為廣大的澳門和廣東省觀眾呈現具有澳門特色的高品質節目,為大家展現真實的澳門、時代的澳門,讓更多的人看到澳門,了解澳門,走進澳門,並助力澳門發揮大灣區「一基地」的文化定位,為澳門融入珠江熱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努力。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