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臺企積極參與津臺會 展現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活力

  台商臺企積極參與津臺會 展現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活力
  【新華社天津8月23日電】產品展示琳琅滿目,投資洽談場面熱絡。第十四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津臺會」)22日在天津開幕,當天即有投資額49億元人民幣的19個專案簽約。
  「我對大陸市場非常有信心,未來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剛剛簽約新專案的大成集團副董事長韓家宸說。
  以「新理念、新格局、新動力」為主題,本屆津臺會為期4天,吸引了臺灣各界人士約300人相聚天津。新老朋友線下相聚、共襄盛會,充分體現「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集團很看好天津的營商環境。」敏實集團北方地區行政總監王鳳琴說,集團現場簽約了新能源電池盒專案,計畫在津追加投資10億元人民幣。
  不少與會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大陸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彰顯巨大發展韌性和潛力。津臺會為臺灣企業來大陸發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遇,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和助推天津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台商在天津挖掘到了很多商機。」來自臺灣苗栗的林景彬與當地一些企業商戶組團赴津參展。他說,回臺灣後將多多介紹大陸的營商情況,為今後來大陸交流合作打基礎。
  在上海佈局後,上海杏一醫療用品貿易有限公司門市營業經理蔡奇恩正積極拓展京津冀市場。「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是大陸經濟新的增長引擎,結合大健康主題,我們期待在大陸達成更多商業合作,向大眾介紹更輕巧方便的醫療用具。」他說。
  來自臺北的創業者莊禮安在天津河西區經營臺式餐廳,計畫未來赴天津濱海新區拓展業務。「臺灣特色美食在天津非常受歡迎。」莊禮安說。
  侯郭金門競拋兩岸政見 藍營內戰仍硝煙彌漫
  【香港中通社8月23日電】8月23日是「八二三炮戰」65周年紀念日,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臺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這兩天不約而同來到金門參訪,二人沒有見面卻隔空交鋒,相繼拋出兩岸政見。昔日的戰地,如今成了選舉戰場。
  郭臺銘與侯友宜22日先後抵達金門。繼5月13日發表「金門和平宣言」後,郭臺銘在「主流民意大聯盟」造勢場合進一步提出「金門和平倡議」,計畫投入2000萬美元成立「金門和平倡議基金會」,逐步落實創設「兩岸和平協商辦公室」、建立「兩岸和平戰略研究院」等八大事項,重建兩岸文化交流,推動兩岸和平。
  侯友宜同樣有備而來,在同一日發表「金門政見」六大主張,宣示要推動通電、通氣、通橋的「金廈新三通」,建設金門為兩岸客貨樞紐、影視文化城、兩岸醫療專區,最終將金門打造為「兩岸經貿示範區」。
  他也強調,未來會在合乎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的「九二共識」下,恢復兩岸協商溝通機制,降低臺海衝突的風險。
  對於二人同在金門,卻沒有碰面,侯友宜解釋,他們這兩天行程都滿檔,在此情形下拜會郭臺銘,時間有限,也顯得不夠禮貌。他會再找時間,當面向郭臺銘請益。
  侯郭陣營以金門為試點競相拋出兩岸政見,對未來兩岸和平提出展望,除了想借此凸顯民進黨執政無力處理兩岸關係,也是在爭藍營正統。「八二三炮戰」已過去多年,但泛藍陣營的「侯郭內戰」仍硝煙彌漫。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鈕則勳2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時指出,「八二三炮戰」對臺灣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深藍支持者尤其有感。侯郭當然都想藉紀念「八二三炮戰」,表明自己能穩定兩岸關係,從而爭取藍營正統地位,吸納深藍票源。
  鈕則勳續指,郭臺銘如今對國民黨步步緊逼,已有蠶食國民黨地方力量之勢,也大大限制了侯友宜的發揮空間。侯友宜可借此次金門行,去測試郭臺銘到底還有沒有合作可能。若合作無望,就要儘快確定與郭「攤牌」的進程,避免繼續遭到拖累。如果連郭這一關都不能過,侯又如何談與柯文哲的競爭,更遑論決戰賴清德。
  在金門發展政見上,臺灣民眾黨2024參選人柯文哲早在去年便提出興建金廈大橋的主張,從金門連接廈門新機場,以解決金門的水電、交通、醫療等民生經濟等問題。
  此次「八二三炮戰」紀念日,柯文哲並未去金門,而是到臺北忠烈祠致意。談及為何沒去金門,柯文哲稱,紀念活動不需要弄成選舉造勢,因此不贊成與選舉議題攪和在一起。
  對此,鈕則勳表示,柯文哲已經宣佈「參選到底,不當副手」,破了郭臺銘的局。不去金門可以防止郭臺銘再來一出「山盟海誓」的聯想,也能避開侯郭內戰,不讓自己陷入「非綠陣營」的框架中。不失為一種策略。
  「八二三炮戰」對兩岸而言,都是一場深刻的歷史記憶。新黨主席吳成典說,許多政治人物紛紛對「八二三炮戰」表達紀念之意,但重點不是政治人物或政黨怎麼說,而是他們怎麼做。重回「九二共識」,揚棄與大陸對抗到底的錯誤路線,拒絕讓臺灣變成「戰爭之島」「地雷之島」,才能確保臺灣的和平,避免戰火上演。銘記歷史的同時,更要記取其帶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