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賽馬會已經結束本季賽事,今後呢?

  澳門賽馬會上週六舉行本個馬季的最後一日賽事。而今在這幾天,澳門內外盛傳著許多對澳門賽馬會「不利」的傳聞。在澳門,有傳傳說賽馬會向員工派發「大信封」,並有員工稱收到訊息,指九月二十九日下賽季開鑼後,賽馬會只經營至今年十二月卅一日,但賽馬會則派發「定心丸」,聲稱已向特區政府申請賽期在今年九月至明年八月的下一馬季的賽期表。在澳門以外,以澳洲為基地的中英雙語賽馬新聞網站《競馬論》的創辦人暨編輯郭米高,於八月二十二日發表題為《步新加坡後塵?澳門賽馬何去何從》的述評文章,指出澳門賽馬業未來或面臨嚴重威脅,練馬師及會方人員擔心澳門賽馬會將很快失去在澳門舉辦賽馬的權利,暗指上週六的賽事可能是澳門賽馬會的「最後一場賽事」:今年六月,新加坡賽馬公會宣布將於來年十月停運;以現時狀況而言,澳門或許會跟新加坡步向同一命途。
  《競馬論》的述評指出,澳門賽馬會截至二零二二年累計虧損二十一億澳門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約二億澳門元。二零二二年的賽馬收入從二零二一年的四千七百萬澳門元下降至三千九百萬澳門元。澳門的馬匹數量已從二十年前的一千二百匹高位下降至現在的約二百二十匹,而每年的比賽場次也從二零零三年的一千二百場(比彼時香港舉辦的賽事還多)下降到每週只有一場比賽。澳門賽馬會在疫情之後就一直沒有增加員工人數,並完全停止了新員工的招聘流程。有會方人員擔心,上週六的賽季決賽可能是最後一場比賽。
  澳門賽馬會的發展史經過許多曲折,可說是「多災多難」,現在可能是將會遭遇「最後一劫」。實際上,當初是「鬼王」葉漢與何鴻燊「拗手瓜」失利後,為「爭一啖氣」,希望引進新元素和何鴻燊競爭,投下巨資興建賽馬車會。但賽馬車這玩意兒不適合港澳馬迷的習慣,因而只能是慘淡經營,後來由台灣商人收購,改為賽馬,並曾考慮以衛星電視直播,在台灣收受投注及派彩。但台灣地區的《刑法》,有一個專章是「賭博罪」,因而「此路不通」。因此,何鴻燊等商人從台灣商人手中收購馬會後,當然更無法延續在台灣地區設立衛星直播投注站的方式。在數年前,澳門賽馬會被禁止接受來自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等海外地區的投注。最近,又傳說澳門政府將禁止馬匹進口澳門,此舉是因應澳門賽馬會當初獲得續牌時,大部分承諾未能兌現,所以作出此項決定,並希望澳門政府與澳門馬會再次就續牌方面問題商討,但暫時未有恢復馬匹進口澳門日期。
  實際上,根據賽馬專營批給合同,澳門政府於二零一八年已將賽馬會的賽馬專營合同期限,延長至二零四二年八月三十一日,但條件是賽馬會必須再投資十五億元,並在指定期限內完成翻新馬場設施,如興建智能馬房、改良跑道及更換電算機等;此外,還有興建馬匹主題公園、騎術學校和購物中心等非博彩元素。部分項目應於二零二四年竣工,部分則是二零二六年。而澳門電台葡文台引述消息人士指,相關工程目前尚未展開。如澳門賽馬會未能遵守合同,專營合同可能會被取消,甚至土地也須歸還政府。
  澳門賽馬會倘若是因為未能兌現在獲得續約時作出的承諾而被取消專營合約,「好處」是澳門特區將進一步降低「賭城」的形象;但卻讓曾經的博彩業多元化也黯然失色。實際上,狗會曾經的燦爛光輝已經一去不復返,曾經是澳門博彩一大特色的白鴿票也在苟延殘喘之中。當然,「一雞死一雞鳴」,自賭牌開放後,又有不少新品種面世,包括摩卡等。但如何搶救傳統博彩業項目,也應實事求是地進行研究,並設法予以保留。
  在澳門博彩業開放後不久,傳出香港賽馬會可能會全面收購澳門賽馬會的消息。但此後卻「泥牛入海無消息」。而且就在澳門博彩業開放之時,二零零二年五月間,香港特區政府在香港馬會的壓力之下,將《二零零零年賭博條例(修改)草案》提交香港特區立法會審議通過。根據該「條例」規定,禁止所有境外賭博公司在香港接收賭注,而在香港作境外投注者亦同樣被視違法。「條例」規定,收受投注的境外賭博公司及在香港作境外投注者均屬刑事犯罪行為,故所有境外賭博公司都不能在香港開設服務中心供客人開戶投注,即使市民用電話或網上投注亦屬犯法。受該「條例」影響,澳門賽馬會、澳門逸園賽狗公司和澳門彩票公司的營收當即應聲大幅下跌,其中澳門賽馬會遭受衝擊最大,據說投注額下跌了三成左右。這就是當時傳出「香港賽馬會可能會全面收購澳門賽馬會」的消息的背景之一,因為在此之前,香港賽馬會經常與澳門賽馬會合作,包括曾經合辦多屆港澳盃及澳港盃賽事;兩地賽馬會也曾達成協議,澳門賽馬會接受對香港賽馬會的投注;兩地賽馬會達成協議,批准澳門對香港賽馬設立獨立彩池受注,及設立雙向匯合彩池受注等。
  澳門馬會與香港馬會處於競合關係。據說,早在澳門博彩業實施專利制度之初,前港英政府和前澳葡政府之間就有默契﹕澳門專營博彩業,不搞賽馬活動﹔香港專事賽馬活動,但不營博彩業。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分工合作。因此,「鬼王」葉漢另立門戶時,搞的是賽馬車而不是賽馬。這除了是葉漢判斷失誤,以為風麾澳歐兩洲的賽馬車活動也將會在港澳大熱之外,也與他熟知此「默契」,不愿違背有很大的關係。但在後來,台灣朕偉集團收購澳門賽馬車會,就單方地將之轉型為賽馬活動,據說就引起前港英政府的極度不悅,不但是在其內部冒起了「香港也開放博彩業」的聲音,而且對於澳門方面提出的應當阻懲以香港為基地的賭船活動的訴求時,港方也以「無權處理公海上的活動」為由,採取「睬你都傻」的態度。後來可能是看到澳門賽馬會根本「不成氣候」,因而「香港開賭」之說才沉寂了下來。可能也正因為如此,二零零一年國家批准澳門開放賭牌時,特意頒令,全中國境內只有澳門可以開賭。
  以香港馬會收購澳門馬會的方式,可能是挽救澳門賽馬會一個較佳的辦法。這是因為,香港馬會收購了澳門馬會之後,澳門馬會就成了香港馬會的子機構,其所進行的賽馬經營,包括賽事安排、接受投注、派彩分配等,都是屬於香港馬會的業務範圍,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頒佈的《二零零零年賭博(修改)條例(一四八章)》關於禁止香港居民跨境賭博投注的限制,就不再適用於澳門馬會。這樣,就不但可挽救目前正虧損嚴重的澳門馬會,而且也有利於在港澳兩個特區之間營造和諧氣氛,進而有助於在國際社會上提高「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認受性和公信力。
  不過,卻將難以「全面收購」。因為賽馬事業是屬於專營事業,按規定不應由非澳門居民持牌及經營。倘是「全面收購」,就是由香港居民持牌及經營,與相關規定有抵觸。因此,最佳的辦法,就是香港馬會與澳門馬會合作並收購其中若干股分,保留「澳娛」的部分股權及持牌權,以適應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