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同樣值得高度期待

  粵港澳有句諺語,曰:「打死不離親兄弟」。而在我們澳門特區,在促進及豐富文旅事業方面,卻是「打死不離親姊妹」,因為文化局長梁惠敏和旅遊局長文綺華,都是時代女性,年齡也相差不多,兩人經常在澳門特區的各項文旅活動時猶如「孖公仔」般「拍住上」。這不,就在文化局長梁惠敏舉行記者會宣布第三十五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時程及內容的同一天即前日,旅遊局長文綺華也舉行記者會,宣布由旅遊局主辦的第三十一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將於九月九日至十月七日期間舉行,來自世界各地十個國家的煙花公司將為居民和旅客傾力炮製精彩演出,豐富夜間活動,帶動澳門社區經濟。
  其實,文化和旅遊行政主管業務,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孖公仔」。因而二零一八年三月十七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規定:「組建文化和旅遊部。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遊局。」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原文化部官網、原國家旅遊局官網正式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其中,原文化部的網站更名後,在「文化和旅遊部」後標註了「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而原國家旅遊局的網站更名後,則標註了「旅遊事業旅遊產業」,用以作為區別。而在地方各級政府,文化、旅遊以至體育等行政主管部門,也都合併為一個機構。
  因此,雖然文化局、旅遊局曾經都是由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管轄,後來在二零二一年一月修訂《政府部門及實體的組織、職權與運作》行政法規,明確將旅遊領域的部門及機構轉入經濟財政範疇,行政主管賀一誠解釋說,將旅遊局納入經濟財政範疇,是經過政務會議詳細討論而作出的決定,旅遊局多年來均屬於社會文化司管轄,但社文司卻不是負責經濟方面,如果澳門以旅遊業作為經濟支柱產業,則旅遊局應納入經財範疇,讓經濟、會展、旅遊等可以一條龍發展,不會浪費資源,可合力一起做。為了更好地各自行使職能;但在實務工作上,旅遊局和文化局卻經常是「拍住一齊上」。這一次,有關旅遊局主辦的第三十一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及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三十五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宣布啟動的記者會是在同一天召開,就是明證。
  根據文綺華局長介紹,第三十一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於今年九月九、十六、二十三、十月一(國慶節)及七日,五個晚上每晚演出兩場合共進行十場約十八分鐘的表演,由來自亞洲、歐洲及大洋洲的煙花公司精彩呈獻。按比賽程序,十間煙花公司分別來自澳洲、瑞士、奧地利、俄羅斯、菲律賓、日本、中國、葡萄牙、英國和德國,當中,瑞士、奧地利、俄羅斯、菲律賓及中國的煙花公司將初次在澳門亮相;其餘五間曾來澳參賽的公司實力旗鼓相當。十月七日晚最後兩場煙花表演完畢後,隨即舉行頒獎典禮公布比賽得獎結果。
  文綺華表示,旅遊局秉持「旅遊+」跨界融合的目標,在多方共同努力和協作下,因為受疫情影響而停辦三年的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盛事的回歸,不僅為居民和旅客送上精彩匯演,更標誌著澳門和世界各地再次互通,各地的生活亦逐漸恢復如常。期望透過煙花比賽匯演的多元體驗,讓各地旅客在澳門不同角落感受「旅遊+盛事」的魅力。旅遊局還將為此而推出線上投票活動,令居民和旅客更投入觀賞煙花表演。公眾可透過線上宣傳訊息,或掃描設於煙花觀賞區的二維碼參與活動,每輪投票後皆可即時獲抽獎機會,隨時贏取豐富獎品及商戶優惠;若投票者投中冠軍之煙花隊伍,更可自動進入「終極抽獎活動」。
  一如既往,旅遊局與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將於每個比賽日當天下午五時至晚上十一時,在澳門旅遊塔旁舉辦受歡迎的火樹銀花嘉年華,活動集美食、表演及遊戲於一身,為五個煙花夜增添熱鬧氣氛。此外,今年有社團首次在南灣.雅文湖畔及氹仔海濱休憩區舉行「花火大會」市集活動,旅遊局作為支持單位,冀居民及旅客在每個比賽晚上選擇在不同地點邊看煙花,邊品嚐美食、玩遊戲、看表演。
  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是澳門每年一度的國際級烟花盛事,吸引游客參選的旅游項目,因而也是澳門特區的一張「名片」。從一九八九年舉辦第一届伊始,經過多年舉辦,澳門國際烟花比賽匯演無論在賽事規模、匯演效果、參賽隊伍質素等都獲得國際間認同賞識。澳門特區政府旅游局致力於提升烟花比賽匯演的水平及其在國際間的聲譽,務求使它成爲全球最負盛名的國際烟花匯演。因而被譽為「亞洲最美的煙火節」。由於炮竹業曾是澳門的三大手工業之一,而葡萄牙的烟花業亦歷史悠久,因而澳門國際烟花比賽匯演也是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最高致敬禮。當然,澳門烟花匯演是所有中國人及土生葡人都喜愛的節日,也是一個具代表性又精彩的節慶祝賀方法,而且除了讓市民有更多機會欣賞烟花外,也爲澳門這個旅游城市多增一項旅游資源,以吸引游客及推動澳門的旅游業。
  今年的煙花匯演比賽,是在因為受疫情影響而停辦三年的情況下復辦的,因而具有較為特殊的意義,含有「勝利回歸」的意涵。而且,今年自邁入八月以來,澳門旅客人數進一步上升,基本上每日入境旅客已逾十萬,單日錄得入境旅客十三點九萬人次,突破過去三年半以來日均入境旅客最高,當局對下半年入境旅客有信心。因此,這屆煙花匯演比賽,也含有「慶功宴」的意義。
  這與去年冬至至今年春節期間,內地一些地方的居民或政府,自發或有組織地燃放烟花的性質及心理,截然不同。實際上,當時內地燃放煙花,是為了驅除憋悶了三年的抑鬱心情。當然,煙花散發的硫磺味,也有者「消毒」的功效。
  正因為如此,煙花重要出產地的湖南瀏陽市,籍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十條」和「總體方案」的頒布,在全市燃放煙花,這被當地市民稱為市政府的善舉。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團體和個人燃放煙花,雖然當地政府有溫馨提示,法律禁止燃放煙花,但並沒有採取行動,顯然就是要照顧居民的心理,既是掃除鬱悶心理,也是全城「消毒」。因此,當時內地微信的視頻公眾號,就充滿了各地燃放煙花的小視頻,確實是讓人產生「清除抑鬱心情」的感覺。
  「火樹銀花不夜天」,「良宵盛會喜空前」。既然燃放煙花尤其是舉行國際煙花匯演比賽,是澳門的「品牌」之一,也既然燃放煙花也是維護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既然今年的國際煙花匯演比賽在客觀上帶有慶祝旅遊業復甦興旺的含義,那就「弟兄姊妹舞翩躚」地盡情燃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