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文旅娛樂「演藝之都」激發經濟活力

陳觀生
  「文娛旅遊」作為新的消費增長點之一,今年被首次寫進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不僅體現國家對旅遊業的重視,更彰顯文娛旅遊對經濟增長發揮的作用。去年在澳舉辦的文娛活動多元紛呈,有力加速旅遊業復甦。今年澳門再接再厲,把握機遇提質發展。
  「文娛旅遊」成為新常態
  近年,由文化、娛樂和旅遊三者融合而成的「文娛旅遊」成為新常態。尤其去年解除疫措後,內地旅遊市場強勢復甦,一場又一場的演唱會、音樂節等活動登場,「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跟著演出去旅遊」等成為出行新趨勢,粉絲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娛旅遊」融合三個行業,定然較單一行業發展更具活力,推動旅遊產品提質升級,更逐漸成為刺激消費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中,演唱會旅遊去年迸發的熱潮還未停止,今年初不少人更專程前往新加坡、泰國等地觀看國際級歌星、樂隊演出,延續演唱會旅遊熱。
  除常規的演唱會,一些規模相對小型的音樂節、演藝活動逐步與景區聯手,進一步帶動文娛旅遊熱潮。例如雲南市羅平花海音樂節,依託「油菜花」這一文旅IP,提高旅客對雲南羅平的認知,透過文娛旅遊產業模式,打造成為雲南的文旅新名片。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7處提及文旅,「文娛旅遊」作為新的消費增長點之一被首次提到。這不僅體現了政府對旅遊業的重視,更折射出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深刻洞察。旅遊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恢復與發展對於拉動經濟增長、提振發展信心具有一定的綜合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文娛旅遊」除了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早在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就已經被強調。那麼,「文娛旅遊」作為近兩年的一個全新提法,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文旅發展的新方向。如何更好挖掘文娛旅遊發展潛力?
  根據《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其中文化核心領域有六項:新聞資訊服務、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管道、文化投資運營和文化娛樂休閒服務。其中,文化娛樂休閒服務包括:娛樂服務、景區遊覽服務、休閒觀光遊覽服務三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專家表示,首先需要注重挖掘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做好文旅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其次是要增加有效投資,既要關注旅遊景區的升級改造、智慧旅遊設施的建設等方面,也要加大旅遊產業和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形成「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藝術」等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雖然如今沒有對「文娛旅遊」的共識概念,但一般認為文娛旅遊是指包括文化娛樂旅遊產業的多種產業的整合,中央經濟會議談到的文娛旅遊新的消費增長點是指新時代下文化、娛樂和旅遊相互融合發展形成的刺激消費的多個消費形式。
  去年通關復常且更趨便利,本澳文娛旅遊產業復甦同樣強勁。全年舉辦逾百場演唱會,演出活動類型豐富多元,除有國際級歌手演唱會,還有國際影展、國際音樂節等,成為時下人們參與演唱會的熱門目的地之一,帶動旅遊經濟持續增長。
  隨著國家對旅遊業的重視和支持,以及澳門政府與業界的共同努力,相信今年澳門文娛旅遊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為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作更大貢獻。未來,澳門應持續加強文旅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服務體驗及接待能力。同時持續發揮定位優勢,引進更多貼近潮流的文娛旅遊產品,尤其是國際級活動,吸引更多旅客奔赴澳門這個熱門演出目的地,讓旅遊經濟保持活力。
  順演唱會經濟之勢創「演藝之都」
  去年以來,澳門的娛樂表演呈現百花齊放的現象,隨著更多的表演場地落成,澳門迎來多場演唱會,吸引大批市民和旅客專程來澳追星。追星不單單是年輕人的專利,不同年齡層對明星有不同的訴求,對於自己心儀的歌手更毫不吝嗇地高價購入演唱會門票。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澳門成為去年上半年接待內地出境遊客最多的出境遊目的地,比重達到50.9%。自4月開始,澳門的演唱會市場迎來了迅速爆發。
  以2023年3月「試水」的一場演唱會為開端,澳門演唱會市場於4月開始快速反彈,當月演唱會場次超過14場,6月、7月舉辦的演唱會均達到25場。其中不僅有陳奕迅、張惠妹等知名華語歌手,也有蔡徐坤、時代少年團這樣的新興藝人,還有大量例如西城男孩、(G)I-DLE等海外藝人。此外,部分企業也選擇將澳門作為音樂活動的舉辦地。7月,TMEA騰訊音樂娛樂盛典在澳門銀河綜藝館拉開帷幕。優酷出品的綜藝《劇好聽的歌》也於9月在澳門舉辦線下演出《劇好聽的演唱會》。
  演唱會的舉辦也帶動了這些度假區的住宿率和消費。數據顯示,張學友在澳門舉行的12場巡迴演唱會共售出門票超10.9萬張,刷新了金光綜藝館的演唱會銷售紀錄。金沙中國總裁王英偉因此表示,為進一步推進旅遊業發展,公司計畫引進更多頂級音樂會及國際體育盛事、藝術表演劇碼、新奇景點等,並大力推進澳門「演唱會經濟」發展。
  演唱會經濟迅猛發展,為澳門經濟復蘇打下了「強心針」,尤其澳門現時擁有世界一流的硬體配套設施,並能邀請到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歌手、藝人來澳演出,大大提高了全球各地旅客來澳意欲及澳門的旅遊城市地位。演唱會經濟除了透過賣買門票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外,亦可帶動旅遊、交通、零售、餐飲、酒店、娛樂設備等不同行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可在後疫情時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加速本地經濟復蘇。
  過去1年多,6大博企均明顯加大對非博彩業務投資,本澳娛樂事業發展蓬勃,「演唱會經濟」更成為熱爆話題。有業界人士認為,澳門經濟現時模式,由過往偏重博彩轉為加強對文化、藝術和旅遊推廣,以增加訪澳人流。隨著澳門旅遊氣氛明顯好轉,演唱會等娛樂事業急速發展,澳門經濟相信可以在疫後大翻身。
  澳門企業大力發展「演唱會經濟」,有其戰略考慮。有分析指,演唱會能夠增加過夜客數目,而過夜客人均消費為即日旅客的4倍,不但帶動對澳門各行各業消費增加,賭企收入亦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來說,消費者對於演唱會的需求跟過往有所轉變;首先,觀眾已經將觀賞演唱會當作社交活動,演出前購買周邊商品、拍照打卡等應援活動,有效延伸演唱會的活動時間。其次,演唱會是線下屬性很強的活動,儘管疫情期間有不少線上演唱會引起熱度,但線下實體演唱會始終具不可替代性。
  從澳門現況來看,舉辦演唱會的勢頭正旺,社會各界需要更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府已順勢以「演藝之都」為發展方向,打造澳門經濟多元的新城市形象。
  本澳文旅娛樂有極大提升空間
  疫後環球經濟復甦乏力,各地出招「穀經濟」,而「演唱會經濟學」突然受到歡迎,澳門去年舉辦多場演唱會,一躍成為演唱會舉辦熱門地,整體經濟亦有機會受惠。去年6月張學友於澳門開唱,摩通就曾發表報告指,相關活動或能帶動人流,帶動澳門6月賭收躍升至145億澳門元。
  自發新賭牌後,六大博企均投入更多資源於非博彩、酒店設施等項目,另外亦有改造、活化澳門舊區,以履行社會責任,相信未來各大博企會發展更多文創、藝術等各方面的活動。對於近期澳門大搞演唱會等娛樂事業,有博彩業界人士指,澳門六大博企均大力支持非博彩項目,冀吸引更多遊客,尤其澳門為旅遊城市,除了藝術方面,亦有發展體育事業,未來亦希望吸納更多年輕消費者。演唱會經濟除了振興澳門娛樂藝術產業,並帶動酒店、餐飲、交通、零售等非博彩元素效益,為澳門經濟創造乘數效應,看好「演唱會經濟」在澳門發展潛力。
  在2024年的兩會上,「文娛旅遊」作為新興的消費增長點,受到了輿論高度關注。這一概念的提出,不僅體現了對旅遊業發展的重視,也反映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深刻理解和對消費需求變化的敏銳洞察。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觀光旅遊,而是追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旅遊體驗。文娛旅遊融合了文化、娛樂和旅遊多種元素,無論是歷史文化名城、自然風光景區還是主題公園,可以通過舉辦一系列文娛旅遊活動,讓遊客更加深入地瞭解當地文化。從演藝、音樂、影視到電競,文娛旅遊的細分業態呈現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趨勢,滿足了年輕遊客對於沉浸式、互動式體驗的追求。特別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如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應用,使得旅遊體驗更加豐富、多元與立體。此外,文娛旅遊還展現出與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的特點,通過挖掘和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不僅豐富了旅遊產品,也促進了地方文化的傳播和保護。
  澳門在演藝、音樂、影視到電競等,文娛旅遊的細分業態發展上,目前在演唱會(即音樂)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展,但其他業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如在演藝+旅遊方面。在文化和旅遊部研究制定了《國內旅遊提升計畫(2023—2025年)》。《計畫》明確拓展旅遊演藝發展空間,發展特色旅遊演藝項目,推動旅遊演藝提質升級。旅遊演藝備受關注,仔細分析背後的資料,會發現,市場大大低估了旅遊演藝的發展速度。旅遊演藝的新特徵是「跟著演藝去旅行」,特別是文化和旅遊部的四十個精品旅遊演藝推出以後,演藝帶動餐飲、商業、酒店、交通等多樣化消費,最終成為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化軟實力的中堅力量。當下旅遊演藝也愈發受到政府重視,在多個省市的「十四五」規劃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涉及相關內容,這意味著市場上將湧現出一批大型演藝項目,旅遊演藝市場競爭勢必會加劇。
  一直以來,不少內地、香港電視劇和電影選址澳門取景。在鏡頭下的澳門,無論是具南歐風味的建築,抑或街頭巿井味的場景,總會令人眼前一亮。隨著澳門景觀在電影螢幕上成為常客,幕幕經典的場面,刷亮澳門的招牌,人們開始關心藉此可以產出多少經濟價值,包括能否成功吸引劇迷戲迷來澳「朝聖」、帶動多少就業機會等,反而「取景勝地」能否有助本地影視產業的發展,鮮有人關注。本地有不少影視製作公司默默耕耘,培育了一批本土藝人、演員,惟本地人口少,受眾巿場狹窄,需外闖才可開闢一片天。幕後牽涉的人才、資源就更廣,諸如製片、劇本開發、電影製作、音樂、特技、網絡營銷等,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由於欠缺完整的產業鏈配套,發展相對局限,很多作品最終只能透過短片或微電影呈現,致令不少作品默默無聞。
  總的來說,在本澳文娛旅遊的發展上,除了一般的演藝+旅遊、音樂+旅遊、影視+旅遊,還有綜藝+旅遊、劇本殺+旅遊、戲劇+旅遊、電競+旅遊等不同業態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