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擴建,再掀「去中國化」爭議

  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前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要在正館大門設玻璃入口亭,恐遮蔽整體意象,遭「文資會」強勢否決後,修復計畫如今捲土重來。島內輿論質疑,民進黨當局此舉意在「去中國化」。
  新建築物或遮蔽正館
  據臺灣《聯合報》4月7日報道,臺北故宮北院歷經四次擴建工程,原貌一變再變。臺「行政院」2017年核定所謂「新故宮計畫」,內容包括北院整建,第一年招標時無人參與,第二年進行多場公開說明會,2020年才有四組建築團隊參與投標,最終由宗邁建築師事務所得標。報導稱,宗邁團隊想創造聯結正館地下一樓、一樓與二樓的動線,將新建築物安排在正館前方,也就是入口亭;之後因正館獲選為臺北市歷史建築,得標案依「文資法」須送審議,結果「文資委員」認為入口亭過大,擋住了正館,未予通過。今年3月,臺北故宮舉行說明會,仍堅持設立入口亭,並規劃二樓設咖啡廳。
  臺北故宮聲稱,目前宗邁團隊的最新方案已將入口亭原本的斜屋頂改為階梯式,總長度從27米減至21米,入口亭高度也從14米減為11.5米,無法再低是因為如果要建二樓,需要從亭下設置無障礙電梯,必須有一定高度,電梯上方也需要機械緩衝空間。臺北故宮表示,入口亭整體已儘量避免遮蔽正館古典立面,「為降低入口亭對正館外觀影響,新方案也參考正館黃牆綠瓦,提出屋頂配合改為灰、黃、綠等色系」;至於「去中國化」質疑,「則是子虛烏有」。
  臺北故宮秘書室營繕科科長王欣榮辯稱,設計者規劃在二樓廣場新建室內空間,移到正館一樓的「閒居賦」咖啡廳,將通過內部開窗讓更多遊客看到「中山博物院」門額,還能摸到門額下的紅門。民進黨「立委」吳思瑤還稱,過去太強調「時間凝結式」修復博物館,但採用現代化設計融入歷史建築中,新舊並存,早已成為世界趨勢,她支持臺北故宮修復再利用。
  「故宮借屍還魂!」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痛批,臺北故宮北院推出近50億元新台幣的再修復計畫,堅持在主體建築外蓋一座玻璃入口亭,前年被臺北市文資委員以10∶2否決,如今又企圖闖關,「請不要假修復之名,改變原有景觀與美感,甚至有去中國化的嫌疑,把國際知名的故宮變醜了」。大雙溪好土聯盟練燕村稱,前年與今年的計畫沒有什麼不同,只有屋頂不一樣,但很多觀光客都會在臺北故宮入口處廣場拍照,建設入口亭、二樓咖啡廳會破壞故宮美感。在臺北故宮任職32年的退休編纂宋後玲批評稱,臺北故宮是具代表性的古典宮廷建築,正門擴建入口亭「不中不西、不倫不類」,醜化了臺北故宮,花2億多元新台幣預算蓋入口亭,都可再蓋一座博物館,何必浪費公款?如此淪為國際笑柄值得嗎?
  被批從外觀上「打掉重來」
  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於1965年建造,幾經擴建基本維持原建築師的設計,外觀呈中式宮殿風格,並於2020年在臺灣被登記為歷史建築。近年,臺北故宮因展覽空間不足,先後提出所謂「大故宮計畫」和「新故宮計畫」,卻被質疑「形同毀容」。像臺北故宮修復計畫簡報稱,正館將在一樓前方廣場新建大片玻璃建築作為入口,不僅取代現有的懷素《自敘帖》玻璃帷幕,而且大片灰色屋頂與原本的米色宮牆不協調,也遮蔽二樓宮牆特色及空間高度的視覺美感。館內則計畫拆除一樓到二樓的迎賓大樓梯,還將四樓地板打洞,在內部形成一個挑高的八角中庭。
  持反對意見者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主體修復應以漏水、管線、結構補強為主,然而院方提出的計畫卻破壞了原歷史建築群的整體景觀,且修復後的主館展覽空間並沒有大幅增加,根本是借修復之名將外觀「去中國化」。有臺北市民表示,臺北故宮歷史悠久,不僅是文物的館藏地,其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也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臺當局應在既有的美學基礎上錦上添花,而不是打掉重來。
  國民黨人林定芃稱,臺北故宮的修復計畫由內至外破壞原有歷史建築,這是民進黨當局意識形態掛帥的結果,顯然不尊重歷史。他說,這十幾年來,島內「台獨」政客借臺北故宮「本土化」之名大行「去中國化」之實,企圖切割兩岸文化聯結。這種數典忘祖的行徑,對不起祖先,對不起歷史,對不起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堅韌性絕非區區幾個「去中國化」的動作就能消除。
  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大搞「去中國化」,其中針對臺北故宮動起的壞心思已非首次。早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就針對「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修正草案」中的文字「去中國化」,將其中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刪除。2016年11月,臺北故宮南院將安放於主建築外廣場的12生肖獸首複製品拆除、封存。2017年3月,臺北故宮稱「孔子與臺灣關聯」受質疑,「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的展覽名稱要修改;同年5月,臺北故宮推出「明朝永樂皇帝瓷器」特展,但策展方稱其為「東亞工藝美術的巔峰」,為了回避「明朝」兩字煞費苦心,大中華歷史被「東亞」一刀切斷,「去中國化」意圖一目了然。2018年7月,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上任第一天就鼓吹「台獨」,叫囂「故宮臺灣化」;同年11月陳其南證實,臺北故宮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整修3年,整修期間文物將遷到位於嘉義縣的南院展出,希望帶動南部觀光。外界質疑,這是民進黨當局在利用臺北故宮為2020年大選討好南部選民。2020年,臺「行政院」欲推動組織改造,將原直屬於該機構的二級機關臺北故宮,降級改為隸屬臺「文化部」。還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臺北故宮南院改名為「亞洲博物館」。
  「5·20」前拋出計畫令人生疑
  有評論稱,民進黨在野時已視臺北故宮為眼中釘,因為它是兩岸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聯結和象徵,典藏了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精華,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光輝,時時刻刻提醒民進黨和「台獨」分子們,兩岸是一家,兩岸文化同宗同源,兩岸民眾血脈相連。民進黨大權在握後,近年不斷加快「去中國化」的步伐,臺北故宮自然首當其衝,成為被「修理」的對象。可笑的是,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去除臺北故宮的中國元素,改名也好、改成西式建築也罷,都無法「去中國化」,因為臺北故宮最重要的中國元素就是60多萬件從大陸運來的珍貴文物。文章質問道,民進黨當局若真的要搞「去中國化」,就應該首先把臺北故宮的所有文物歸還給大陸,但民進黨當局捨得這些寶物嗎?
  《聯合報》7日稱,近十餘年來,臺北故宮一直有擴建整建計畫卻始終卡關,除了規劃引發疑慮外,溝通也是一大敗筆。就拿這回北院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為例,依照「文資法」,臺北故宮應早辦說明會、公聽會,並公開相關資訊且通知民眾參與。但臺北故宮一開始在網路公告時僅放圖片卻無說明,經民眾要求也只披露部分簡報檔,難免讓人懷疑為何如此保密。臺灣聯合新聞網6日稱,臺北故宮今年3月再次提出修復計畫,也讓其再度陷入政治角力戰。而新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月20日才上任,臺北故宮在此之前拋出該計畫案疑似「去中國化」;加上臺北故宮明年即將迎接百年慶,屆時如何定位,將是賴清德的一大難題。
  (張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