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談開放老兵探親

「即使被抓起來我也不怕」

1986年12月,趙少康(當年一手推動臺灣當局開放探親的「立委」、現為臺灣「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當選「立委」。1987年3月6日台「立法院」開議,在未事先與台當局高層打招呼的情況下,趙少康「立委」生涯中的第一次質詢,就提出開放大陸探親的話題。

趙少康的質詢詢迅速刊登在第二天臺灣各大報紙的重要版面上,他透露,「質詢完後,國民黨秘書長馬樹禮告訴我,這個問題俞國華(時任台灣「行政院」院長)沒法答復。我跟馬樹禮說,請您向經國先生轉達,這個議題我會一直質詢到底,即使被抓起來、關起來,我也不怕。」

「當時經國先生人在臺北榮民總醫院。他聽了報告以後,沉思了很久才說:好吧,民間的事情由他們去。這意思是,人民可以去大陸,但官員還不行。那時是1987年3月下旬的事。」

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宣佈臺灣解除「戒嚴」。10月15日,俞國華宣佈,自當年11月2日起可向紅十字會登記探親。

趙少康表示,台當局早先對赴大陸探親是「不禁止、不協助、不鼓勵」,一連串的「不」給人過於消極的印象。後來因應探親而來的兩岸人民交流交往等多種問題,1988年他又提出質詢,認為台當局應設立一個專責機構來處理兩岸人民的事務。

趙少康表示,當時大陸已有專責對台機構,但臺灣還沒有,也沒有法律依據。他找了多名政治、法律學者草擬「兩岸關係條例」,逼使台當局成立專責機構,但遭到一些官員反對。

「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棟召開黨政協調會,大家在一張很大的圓桌上協商,「林棟遞給我一張小紙條,李登輝在上面寫道:絕不可以設置大陸事務專責機構」。

趙少康說,當時自己已有打算,如果台當局一直不成立專責機構,他會自行成立基金會。

「戒急用忍」讓臺灣錯失良機

趙少康認為,政治人物要有歷史感,不能只看眼前。「如果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前還沒開放大陸探親,估計在當時兩岸氛圍和壓力下,繼任的李登輝是不敢開放的」。

趙少康認為,李登輝當年的「戒急用忍」,讓臺灣失去了歷史機遇,臺灣的發展在李登輝執政中期(上世紀90年代中)以後開始走了下坡路。當年台當局搞「戒急用忍」,以致去大陸的都是中小型台商。如果當時讓大台商、大企業進軍大陸,投資大陸,兩岸不僅能共存共榮,臺灣現在更不得了,但歷史機遇過了就過了。

(陳太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