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興起辛亥百年紀念活動熱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電】 “十一”黃金周的北京天安門西側中山公園內,遊人如織;廣場中心的孫中山巨幅畫像,與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像遙相呼應。在這三個地方留影的遊客絡繹不絕。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百年,中國內地民眾還發現,辛亥題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9月底10月初的大部分市場。光《辛亥革命》就有電影、電視劇、文獻片三種體裁。與此同時,從北京、湖北、廣東、江蘇到港澳、臺灣、東南亞、日本、美國、歐洲,各種紀念活動、專題書籍、展覽層出不窮。民革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常務理事吳先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活動之多,範圍之廣,參與人群之廣泛,都顯示了辛亥百年紀念盛況空前。

吳先甯發現,紀念辛亥百年熱潮還帶動了相關收藏、拍賣的升溫。從拍賣公司相關起義手稿上拍到普通慈善義賣籌款,從紀念幣熱銷到郵票、書刊、手抄本、老照片等身價紛紛看漲。雖有借機炒作者,但民間湧動的收藏熱情還是讓人驚訝。

“辛亥熱”也讓相關地區“十一”黃金周遊客人數猛增。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南京煦園臨時大總統辦公處、北京香山碧雲寺孫中山紀念堂等地均較往年迎來更多遊客。在此之前,各地也紛紛投資修建相關紀念工程。湖北省武漢市耗費3億多元人民幣建辛亥革命博物館,廣東省中山市投資1億多建立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香港斥資4000萬元建百子裏革命紀念公園……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想用“真金白銀”打造一個讓後代記住的辛亥歷史。吳先寧認為,無論是旅遊熱,還是借辛亥革命紀念的“東風”搞城市建設,都未嘗不可,只要是真心紀念,對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有益。

其實,這股熱潮並非9月開始。今年3月3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代表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委會作工作報告時就提出,要以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為主題,舉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活動。香港等地的一些紀念活動,甚至在去年就開始舉辦。

吳先寧分析,海內外以如此熱情紀念辛亥革命,重要原因就是經過這100年,人們對辛亥革命開啟中國現代化進程、打開黑暗通向光明的偉大意義的認識越來越清楚。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思想領域不斷開放,整個中華民族對自身歷史的認同感不斷增強。

一直以來,孫中山都以各種方式活在全世界華人的心裏。很多城市都有中山公園、中山路,而且其歷史超過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曾是正式場合規定著裝的中山裝,現在仍是許多人的最愛,而這些不分海峽此岸和彼岸。吳先寧認為,從共和制度的確立到廢除跪拜、廢除纏足,辛亥革命給中國帶來的巨變是整體的、根本性的。

吳先寧表示,隆重紀念辛亥百年,“讓海峽兩岸和海內外所有華夏子孫共同分享辛亥革命的光榮”,對於加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同,凝聚民族向心力具有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