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航線」定位出乎台當局意料效應正擴大

前一段時間,台灣政壇上各式人等猜測分析陳水扁在發表「大膽講話」之後不久,突然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拋出「一邊一國論」及鼓吹「公投立法」的原因,除了是台灣當局辯解的「中共沒有善意回應」、「中共與瑙魯建交挖台灣牆腳」、「遲浩田建軍節講話重提不放棄對台用武」,及市面上所指的陳水扁擔心因為走「中間路線」會被台聯黨搶走「台獨」傳統教義派的選票,必須進行「固票」作業……等之外,也有人指出,可能是台灣當局以為,目前正是中共高層忙於籌備「十六大」及黨政軍領導架構換屆等事務,八月初更是外傳的中共高層北戴河會議期間,無暇顧及台灣事務,就趁此機會進行「突襲」,為實施「漸進式台獨」再邁開一大步。

陳水扁等人如是真的有此想法,並不出奇。這從李登輝的「二零零八年是台灣獨立建國的好時機」談話中,可以看到台灣一些政治人物老是意圖覷准北京集中精力處理其他要務的時機,進行分裂活動的心態和習慣。──李登輝曾經聲稱,二零零八年北京將舉辦奧運,既必須集中精力,又擔心攻台會影響奧運,如此時台灣宣佈「獨立建國」,中共也不敢並不會對台用武,故二零零八年是台灣宣佈「獨立建國」的最佳時機。「台灣之父」李登輝的思維方式,「台灣之子」陳水扁予以活學活用,果就抓住北京高層忙於籌備「十六大」的時機,政策急轉彎地拋出了「一邊一國論」。

實際上,在這幾個月來,台灣當局的一些智囊人物,除了是認為在中共「十六大」召開之前,北京高層無暇兼顧台灣事務之外,還進一步認為,在中共「十六大」前後,北京的對台政策及策略都不會出現什麼變化。──在「十六大」召開前,因籌備「十六大」而無暇他顧;在「十六大」後,接任的新領導人為鞏固權力基礎及熟悉政務,需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更是無暇顧及台灣事務。因此,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台灣當局可以在從容應對對岸的同時,加緊進行「去中國化」的活動。由民進黨內「新潮流系」三巨頭之一的邱義仁執掌的「國安會」重新將主導戰略決策的權力收歸自己手中,並連續舉行了「大溪會議」和「三芝會議」,提出了一些「戰略決策」,就是在這種思維方式背景之下發生的。

然而,錢其琛副總理關於「兩岸航線」的談話內容,卻打亂了台灣當局決策層的思維方式及戰略部署:台灣當局高層認為北京最不可能就台灣事務發動新攻勢的時刻,北京偏就向台灣當局「發球」,將兩岸「三通」航線定位為「兩岸航線」。這就使並無思想准備的台灣當局,一下子手忙腳亂,窮於應對。尤其令台灣當局手足無措的是,他們以為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論」之後,按照以往的「經驗」,大陸方面即使是不搞軍事演習,也要收緊對台政策,以作警告及懲戒。但意想不到的是,除了是國台辦和新華社等發表了辭措強硬的回應言論之外,既沒進行軍事演習,領導人和對台工作系統負責人也沒有跟隨陳水扁的調子起舞,相反還提出了更為寬鬆的「兩岸航線」新定位,這就令到陳水扁等人陷入「內外夾攻,進退失據」的境地。

這一次,是連一向以「思考縝密」、「視野遠闊」著稱的邱義仁等人,也失去思考、觀察不足了。或許,這才是邱義仁由於忙於籌備大溪、三芝兩個「戰略會議」,因而「無暇它顧」而造成。其實,北京可能在兩岸通航問題上會提出更為寬鬆的新政策,早就有蛛絲馬跡可尋。早在九月初,錢其琛副總理到廈門考察時,就已發表過要將「三通」作為經濟議題,加緊推動「三通」及進一步促進兩岸人民交流的談話。當時有熟悉北京政務運作的人就分析指出,北京很可能即將會召開全國性的台灣工作會議,就「三通」等問題訂定新的政策和策略。這一跡像,連台灣的一些媒體也有所覺察,如《自由時報》就曾報導稱,北京高層日前在一項對台重要會議中,已經全面下達指令,研究降低政治議題,以民間對民間的方式,盡快促成兩岸「三通」,以強化「經濟統一」戰術來拉住台灣……云。錢其琛副總理「兩岸航線」定位的談話,就間接地証實了這一報導。

如果北京確實是有開過一個全國性台灣工作會議,並作出將「三通」與政治議題脫鉤,全力推動兩岸直接通航的政策決定的話,這就顯示北京方面的對台策略及工作,更趨向成熟,並有可能會以這次提出「兩岸航線」定位為標並,從過去的較為被動轉為掌握主動,並採取一系列的積極措施,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反獨促統,牽著台灣當局的鼻子走。

「兩岸直航」定位的提出,確是一個轉捩點,並將會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發揮著長遠的作用。即使是在短期效應方面,也將會是大有收獲:一、為江澤民主席訪問美國,在與布殊總統會面討論台灣問題時增添一個重要籌碼,証明北京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是充滿誠意和善意的;二、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中國國民黨和親民黨的「立院」黨團推動「直航修法」的活動;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包括馬英九在內的泛藍軍候選人「助選加分」;四、破了陳水扁等人圖藉發表「一邊一國論」而挑起台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敵對情緒,以達「固票」目的之「局」。